•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多维度视角下中职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识别与综合干预策略研究

冯珊珊
  
锦绣·上旬
2024年7期
哈尔滨市阿城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职学生面临的常见心理问题,并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策略。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识别了中职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自我认同与自尊心问题以及职业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维度提出干预措施,以期促进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本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为中职学校和家庭提供了实践指导。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家庭;社会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

中职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处于青春期关键阶段,面临生理和心理的巨大转变。相较于普通高中生,他们需应对学业和职业发展的双重压力,还受社会偏见和家庭期望等多重因素影响,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识别并有效干预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其顺利度过青春期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1.2 研究意义

关注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促进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首先,心理健康问题影响中职学生的学习、职业、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其次,它直接影响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最后,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长远发展。本研究旨在为中职学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中职学生心理问题识别

2.1 学业压力

中职学生面临学习成绩压力,常感紧张、焦虑甚至失眠。学习内容专业化、实用化,需掌握更多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但学习基础薄弱,难以跟上教学进度,且考试评价体系严格,导致学业压力大。长期下去,不仅影响学习成绩,还对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2 人际关系问题

中职生需适应新班级和同学关系,面临人际冲突和压力。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缺乏有效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易出现矛盾和冲突。部分中职学生自卑或自我封闭,难以融入集体生活,加剧人际关系紧张。

2.3 自我认同与自尊心问题

中职生处于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关键阶段,渴望被接受与认同,但常出现自卑、自我怀疑情绪。在学业成绩、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方面处于劣势,缺乏自信和自尊,易陷入自我否定情绪中,影响学习和生活,对心理健康产生长期负面影响。

2.4 职业发展问题

中职生在职业选择和规划方面迷茫和困惑。职业选择明确具体,需掌握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但对职业市场和职业发展缺乏了解,难以做出合理规划和选择。部分中职学生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源有限,难以获得优质职业发展机会,加剧职业困惑和焦虑。

三、综合干预策略

3.1 学校层面

(1)营造积极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应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技能竞赛等,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同时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讲座、开展心理测量和评估,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意识。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

(3)强化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教师是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学校应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鼓励其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全面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3.2 家庭层面

(1)加强家校沟通:家长应加强与学校的沟通联系,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和心理状态。学校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2)注重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家长应为学生提供温暖和谐支持的家庭环境,通过鼓励表扬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关注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心态和价值观。

(3)关注情感需求: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通过多陪伴、多倾听、多理解等方式,增进感情交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意愿,给予适当自由和空间。通过关注情感需求,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积极的情感状态,为心理健康提供有力支持。

3.3 社会层面

(1)提高中职教育认可度:社会应加强对中职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提高认可度和接受度。通过媒体宣传、政策引导等方式,增强公众对中职教育的认识和了解。减少对中职学生的偏见和歧视,为其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

(2)增强公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媒体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报道,提高认识和重视程度。通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网络宣传等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意识。加强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为健康成长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

(3)提供优质职业发展机会:社会应为中职学生提供优质的职业发展机会和平台,帮助实现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就业指导等方式,提供更多职业选择和就业机会。加强对中职学生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职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四、结论

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多维度、复杂的,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实施综合干预策略,可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学校应营造积极校园文化氛围,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强化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家庭应注重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关注情感需求,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社会应提高中职教育认可度,增强公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为中职学生提供优质的职业发展机会。通过共同努力,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他们将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刘芳.张和荣. 浅谈加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J]. 心理月刊,2018(09):31-32.

[2]刘伟伟.中职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研究[D]. 鲁东大学,2015.

[3]俞国良.张哲.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特点及对测考量[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