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对标世界技能大赛:以赛定学、以学定教在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实践探索

吴江波 张爽
  
锦绣·上旬
2024年7期
河北省廊坊市高级技工学校机械系 河北 廊坊 065000

摘要:世界技能大赛作为国际性的技能交流平台,对于推动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探讨了以赛定学、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并结合世界技能大赛的标准和要求,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探索路径。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旨在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以赛定学;以学定教;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技能人才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然而,当前职业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不足等。因此,改革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世界技能大赛作为国际性的技能交流平台,汇聚了全球各地的优秀技能人才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标世界技能大赛,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对于推动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以赛定学、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为切入点,探讨其在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和实践。

一、以赛定学:构建以技能大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对标世界技能大赛,职业院校应明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世界技能大赛强调选手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注重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因此,职业院校应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

(二)优化课程体系

以技能大赛为导向,职业院校应优化课程体系,设置与技能大赛相关的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通过引入世界技能大赛的竞赛项目和标准,将竞赛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和行业标准。同时,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实施项目化教学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职业院校可以结合技能大赛的项目,实施项目化教学。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制作和调试等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项目化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开展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和开展技能培训等。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在企业的真实环境中进行实践学习,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工作流程,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适应能力。

二、以学定教: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实施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都不同,因此职业院校应实施个性化教学。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

(二)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职业院校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建设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和实验室,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工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和考核,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推广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和预习,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和讨论。职业院校可以推广翻转课堂,将传统课堂上的讲授式教学转变为互动式学习。通过让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阅读教材等自主学习材料,了解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互动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职业院校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三、实践探索:以某职业院校为例

(一)背景介绍

某职业院校是一所具有多年办学历史的高职院校,拥有较为完善的办学设施和优秀的师资力量。近年来,该院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号召,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实践举措

1.构建以技能大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该职业院校深入研究了世界技能大赛的竞赛项目、技能要求及评分标准,根据大赛的要求,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优化。一方面,新增了与技能大赛紧密相关的专业课程,如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另一方面,对现有课程进行了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的革新,确保课程内容与大赛标准无缝对接。

2.实施“赛教融合”的教学模式

该院校将技能大赛作为教学的重要载体,实现了“赛教融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组织校内技能竞赛、模拟大赛等形式,让学生提前感受大赛氛围,锻炼技能水平。同时,将大赛中的实际问题、案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3.加强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

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该院校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同时,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学习。推行个性化教学与翻转课堂

该院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推行个性化教学。通过建立学生个人档案,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及需求,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同时,推广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则进行互动讨论、实践操作等活动,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该院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引进高水平人才、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建立教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技能大赛、科研项目等活动,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实践效果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该职业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参加国内外技能大赛屡获佳绩;另一方面,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四、结论与展望

对标世界技能大赛,以赛定学、以学定教在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构建以技能大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实施“赛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推行个性化教学与翻转课堂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未来,职业院校应继续深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作者简介:

吴江波,男,汉族,河北景县人,本科,廊坊市高级技工学校机械系,副高,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张爽,女,汉族,机械工程硕士,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数控加工、机械检测.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