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与提升研究

刘乐晨
  
锦绣·中旬
2021年8期
西北民族大学

摘要:体育舞蹈是一种融合了包括音乐、舞蹈以及体育等多学科知识和艺术美感元素的体育表演艺术。当前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尚有待提升,因此新时期如何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已成为当前体育舞蹈教学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体育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的重要价值,分析影响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的因素,提出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与提升路径探索,以切实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关键词:体育舞蹈教学;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与提升

1、体育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的重要价值

1.1强化学生学习效果

体育舞蹈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在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过程中,针对学生在体育舞蹈实际训练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和不足,对其进行有针对地讲解,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舞蹈的内涵和价值,加强学生对音乐节奏、服装服饰、动作技巧等的结合,使其通过自身的身段和动作将表演内容的精、气、神等进行良好地展示,可以增强表演内容的审美价值【1】。

1.2提高学生表演水平

体育舞蹈是一项艺术性体育运动,有效融合了体育、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和文化,具有一定的规范性、观赏性、体育性和教育性等特性。体育舞蹈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较高,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强化学生舞蹈动作和表情等的有效练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表演水平,使其做到身心合一,具有灵魂和内在活力,还能增强学生的表演吸引力,从而获得观众喜爱。

2、影响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的因素

2.1学生身心素质影响

体育舞蹈的训练强度以及对艺术的内涵理解要求较高,而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柔韧性、协调性、耐力等身体因素会影响学生体育舞蹈的表现水平,外加部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教师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舞蹈技巧的传授等,都会直接影响体育舞蹈表演过程中艺术表现力的展示,这不仅无法满足体育舞蹈的表演需要,导致学生的动作缺少艺术美感,降低体育舞蹈的观赏价值,还会影响观众对体育舞蹈的喜爱【2】。

2.2学生艺术修养程度

学生艺术修养程度是指学生自身的舞蹈基础功底以及对音乐节拍等的感知能力。在体育舞蹈表演过程中音乐节拍和动作表情的配合程度是舞蹈的灵魂,不同节拍的音乐类型决定着学生的动作节奏、强度,而部分学生的艺术修养程度不高,其音乐识别能力有待提高,无法准确掌握不同音乐中的情感内涵,并且舞蹈基础功底较差,尤其是在群体表演过程中每位学生个体的舞蹈功底存在差异,都会影响学生艺术表现力的提升,从而影响体育舞蹈作品的呈现效果。

2.3教师综合素质问题

优秀的体育舞蹈不是僵硬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而是具有灵活生动的内涵和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准确把握不同音乐和体育舞蹈的内涵,并且拥有较高的艺术专业素养和指导教学能力。部分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无法全面了解体育舞蹈内涵,又缺乏实践教学经验,不能在学生实际训练过程中及时发现并指正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会导致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效果不明显。

3、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与提升路径探索

3.1加强学生身心素质

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做好体育舞蹈表演的重要保障。体育舞蹈教师在日常教学和训练过程中,要重视加强学生的核心力量、肢体协调性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练习,从而提升学生的身体柔韧度、增强学生的耐力素质和心理素质,保证学生拥有良好的肌肉收缩能力,提高学生的灵敏度和速度,以在进行体育舞蹈表演时能够充分展现体育舞蹈的魅力。如加强控腿力度,在保持学生腿部线条优美的基础上,拓展学生身体的软开度和柔韧性。

3.2提升学生艺术修养

体育舞蹈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有效融合,为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要重视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基础。通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音乐作品或者舞蹈作品的创作背景,明确作品背后蕴含的动机和情绪情感,研究舞蹈风格和表演艺术特色,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作品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风格领悟能力和情感应用能力,保证其在体育舞蹈表演过程中能够跟随音乐合理控制情绪并展示动作艺术,达到音乐、舞蹈合二为一的境界【3】。

3.3强化教师综合素质

具备专业性音乐知识和指导训练能力的综合性舞蹈教师是提升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关键。强化教师综合素质能力,针对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不同的教学现状,通过个性化、情景化、趣味化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体育、艺术、舞蹈和音乐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教学和分层次教学,加深学生对体育舞蹈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热爱,并重视引导式、探究式教学,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产生一定启发,有效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4、总结

艺术感受力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艺术素养的基本,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为有效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通过强化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和专业水平,加强学生日常训练和学习过程中的身心素质,让学生在掌握扎实基本功的基础上,增强艺术感受力,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并使其形成一种由内而外的艺术语言形式,有效塑造学生的艺术气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海丽. 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J]. 智库时代,2018(48):278+283.

[2]辛叶,李静,刘江波. 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研究[J]. 体育视野,2020(03):26-27.

[3]袁婷,于克巍. 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演力和综合艺术素质养成措施[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04):154-155.

作者简介:

刘乐晨(2000-),女,安徽阜阳人,汉族,本科,研究方向:体育舞蹈。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