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幸福教育实施策略的具体探究

马晓燕
  
锦绣·中旬
2023年2期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长山镇范公小学 山东 滨州 256202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教学中,德育教育占据中非常关键的地位,对于学生良好道德意识、思想品质的培养,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当前的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学生幸福感的获得是班主任教师的终极追求。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幸福教育的内涵及德育教育价值,并将其有效地贯彻、实施到具体的班级德育教育工作中,以此来使德育教育更加贴合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幸福教育;实施策略;具体探究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素质教育理念不仅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普及,同时更被赋予了更加丰富、深刻的教育内涵,其中幸福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终极追求,也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开展,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因此,在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班主任教师应对幸福教育给予深刻的认知,并以此为指导思想,通过学生身心成长特征的了解以及对幸福的个性化理解,来具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的德育引导,使学生能从中获得内心、精神层面的满足,产生幸福的感受。这样通过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幸福教育的融合,班主任就引导学生形成了正确的幸福观和幸福意识,为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了幸福的基础。

一、幸福教育的内涵及德育教育价值

1.幸福教育的内涵

幸福教育作为德育教育逐步深化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一项具有个性化的德育教育方式,它不仅紧密围绕着学生幸福感获得这一目标,与各个阶段学生的成长心理需求有着高度的匹配性,同时还具有德育熏陶、德育渗透以及德育引导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由此可见,幸福教育的内涵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一方面,幸福教育是相对于教育者而言的,教育者会通过教育这一行为获得物质、精神层面的满足,将教育作为一项幸福的活动与职业。另一方面,幸福教育是相对于学生而言的。学生会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获得幸福的感受,以知识基础的夯实、高尚德育意识的培养、健康积极心态的形成,来为自己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2.幸福教育的德育教育价值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幸福教育的内涵给予了科学、全面的了解,并在将幸福教育融入到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对其德育教育价值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首先,充分调动了班主任教师德育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关爱。学生幸福感的获得与班主任教师关爱的表达关系密切,班主任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就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与关爱,以此实现幸福教育的有效渗透。其次,积极促进了班主任教师对快乐德育教育策略的实施。幸福教育是一种紧贴学生精神需求的德育教育方式,班主任教师为了使学生在德育教育中获得愉悦的学习感受,就会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快乐教学法的运用,以此营造浓厚的幸福教育氛围。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幸福教育实施策略的具体探究

1.注重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营造幸福的班级管理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相对不足,其幸福感受的获得常常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进行幸福教育渗透时,班主任教师就应以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来营造更加宽松、自由、愉悦的班级管理氛围,使学生能在这一良好班级环境的感染下,获得更为强烈的幸福感。如,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教师应对学生的自主管理主体地位给予充分的尊重,在进行班级事务决策时,应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建议,这样学生就会在对班级事务管理活动的参与中,感受到来自班主任教师的尊重与理解,以此获得幸福的感受。

2.注重德育工作中关爱的渗透,有效增强学生幸福感受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是一项充分关爱的教育,班主任教师应出于对学生的关爱,形成强烈的责任心,才能给予学生更为有效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更为健康良好的成长。因此,在小学阶段的班级德育教育中,班主任教师应注重关爱的注入与表达,使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获得幸福的感受。如,班主任应对班级内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对于一些存在学习、生活困难的学生应给予及时的帮助,这样学生就感受到了来自班主任教师的关爱,进而获得幸福的感受。

3.注重德育工作中的赏识教育,满足学生内心的精神需求

在小学阶段教学中,来自班主任教师的认可与激励,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焦虑情绪和自卑心理,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教师为了奠定学生幸福生活的基础,就应注重赏识教育的有效开展,不仅要对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关注,同时还应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这样学生就会获得自身内心需求的满足,以此实现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幸福感的获得。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幸福教育的融合、渗透,不仅是优化德育教育形式、提升德育教育效率的必要需求,同时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必然途径。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应在构建和谐、平等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注重关爱教育、赏识教育的实施,使学生能在班主任德育教育中获得自身内心需求的满足和强烈的幸福感受,进而实现自身健康的成长和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牛彦荣.谈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当代家庭教育,2021(25):157-158.

[2]欧阳玉龙.小学班主任工作中采用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方法浅谈[J].科技资讯,2021,19(22):121-123.

[3]李志奇.浅析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21(55):147-148.

[4]连洪波.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融合幸福教育[J].吉林教育,2021(15):29-30.

[5]肖丽春.德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吉林教育,2021(13):93-94.

[6]王成桂.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实施幸福教育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1):18-1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