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表情包的非言语交际功能

毛洁
  
锦绣·中旬
2023年4期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近年来,表情包已经渗透到各种社会场景中,很多年轻人在进行虚拟交流时都离不开它。随着网络表情包的普及,关于它们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语言学、传播学和符号学的解释上,但是,很少有人从交际本质出发,去探讨网络表情包的实际作用。本文从非言语交际行为的功能方面来研究网络表情包的功能,希望能对今后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网络表情包,特别是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参考。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网络表情包;语言学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交平台的广泛应用,使得表情包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使用逐渐普及,成为新兴网络语言和社交必备工具,影响着这个时代人们的交流方式与交流习惯[1] 。姜若雪教授指出,传播学的观点支持,网络表情包可被看作一种有效的非言语交流工具[2],它可以有效地改善人际交流,并且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传达信息。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这种交流方式的交际作用。

1非言语交际行为

1.1非言语交际行为的定义

交际行为包括言语交际行为和非言语交际行为。非言语交际指的是那些没有使用语言的交际行为。近年来,非言语交际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如副语言学、身体语言学和近体语言学[3]。

1.2非言语交际行为的功能

马兰德罗和巴克认为,非言语交际行为具有六种独特的功能:补充、重复、强化、协调、替代和抵触[4]。补充功能是指通过非语言行为传达的信息与伴随的语言信息相一致,或补充和加强了伴随的语言信息。强化是指通过非语言行为传达的信息能够强调语言信息或其附带的部分。重复功能指的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达的信息能够重复对话中任何一个参与者所要传达的语言信息,并且经常与补充或强化功能一起出现。协调功能是指通过非语言行为传达的信息能够指导或控制沟通或话题导向的主要方式。替代功能可以理解为在某些情况下,通过非语言行为传达的信息能够替代某些语言信息。抵触功能又叫否定功能,指的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达的信息与语言信息中包含的字面意思相反的情况。

2网络表情包

2.1网络表情包的定义

表情包是一种流行的文化,它通过使用一系列相关的图片和文字来表达情感、情绪和态度。这种文化在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受欢迎,人们喜欢使用当红明星的照片、语录、动漫和电影截图作为素材,并用它们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2网络表情包在交际中的功能

通过实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表情包在实际应用中的六大功能。

2.2.1补充功能

例1:男朋友给女朋友发微信"我不是故意忘记你的生日的",然后附上一个低头认错的动图。

例2:小王给闺蜜发消息"我的猫猫走丢了",后又发了一个流泪的表情。

在例1中,低头认错的动作不仅补充了“我不是故意忘记你的生日的”的言语信息,还增强了“对不起”的表达能力;而在例2中,流泪的表情则是“我的猫猫走丢了”的一种有力补充,同时也丰富了“我很伤心”的表达内容。

2.2.2重复功能

例1:快期末考试了,妈妈在线上给住校的女儿说"加油,我相信你是最棒的",然后附上一个手势做加油状的表情。

例2:小刘在微信上发出了清华录取通知书的消息,他的父亲立即回复“你太棒了”,并配上一张竖起大拇指的照片,以此来表达对他的祝福。

在例 1 中,一个手势表示“加油,我相信你是最棒的”,这是一种重复性的表达;而在例2中,一个竖起大拇指的图像,则是一种对“你太棒了”的重复性表达。

2.2.3强化功能

例1:同事告诉小陈"这个月都要加班"后,小吴随后恢复了两个表情包——一个青年哭晕在厕所的表情;一个年轻人一只手捂着胸口,另一只手扶门的表情。

例2:闺蜜在网上告知小王"小徐和小刘正在交往"的消息,小王随即回复了三个同样的表情包——一个黑人头上有几个感叹号的表情。

例 1 中的两个表情包是对得知“这个月都要加班”这一消息后,小陈内心“痛苦,无奈”这一感受的夸张描述。例 2 中连续 3 个表情包是对小王内心感受的一种夸张描述,这是对言语信息“震惊,难以置信”的强调。

2.2.4协调功能

例1:周末的时候,小王发出“周末一起去爬山”的消息,小李立刻回复了一个坐在电脑前敲击键盘的男子的动态,随即,这段对话就此结束。

例2:小刘收到了好友发来的微信——一只悲伤蛙流着眼泪的动图,小刘回复"怎么了?"

在例 1 中,一个男子猛击键盘,这一动作暗示“我很忙、周末也在加班”,它终止了双方的交流;而在例 2中,一只悲伤的蛙流下眼泪,这一动作暗示“我很伤心”,它为双方的对话建立了基础,并预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2.2.5替代功能

例1:老师在班级群里发布任务的时候,随后学生们都会回复"OK"手势类的表情包。

例2:公司群里加入了新成员,老员工们都发出放烟花的表情包。

在例 1 中,“OK”的手势表情包取代了“收到”,而在例2中,老员工们发出放烟花的表情包,以此来取代“欢迎你的到来”。

2.2.6抵触功能

例1:班长在群里通知班上的学生明天7点钟上课,同学们回复"好的",然后附上一个裂开的表情。

例2:老公忘记和妻子的结婚纪念日,发微信给老婆道歉,并称要补过。老婆回复"没关系",并附上一个男人跪搓衣板的动图。

例 1中裂开的表情其实“出卖”了言语信息“好的”,事实是这件事是意料之外的并且同学们接受不了这一现实;例2中一个男人跪搓衣板的动图与言语信息“没关系”背道而驰,事实是作为老婆的她很生气。

3结束语

根据当前的学术界定,网络表情符号与任何一门非语言交流学科都没有关联,但是,网络表情包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完整地具备了非言语交际行为的六大功能。未来,非语言交际的研究方向将逐渐多元化。希望本文能够为今后网络表情包在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禹晶轩. 表情包文化的传播意义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2]杨全良.非言语交际简述[J].外语研究,1990(02):18-22.

[3]姜若雪.表情包文化的传播学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6(24):15-16.

[4]李薇.非言语交际行为在日常交际中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4):34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