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析敦煌舞蹈《飞天》的表现形式

张静怡
  
锦绣·中旬
2023年26期
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敦煌舞是在敦煌地区所形成的舞蹈形式,其中飞天舞是敦煌舞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敦煌飞天舞历经岁月洗礼,愈发彰显出其艺术与文化魅力,得到了诸多人的青睐,因此对敦煌飞天舞实施研究,具有现实与历史的双重价值。从敦煌舞蹈《飞天》表现形式入手,对其艺术魅力进行深入探讨,能够呈现更加直观的舞蹈风格,有助于加深对优秀舞蹈文化的认识,充分展现舞蹈的魅力。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敦煌舞蹈《飞天》的表现形式展开积极探讨。

关键词:敦煌舞;《飞天》;表现形式

敦煌舞《飞天》)源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充分彰显了敦煌文化底蕴。敦煌舞是以敦煌文化为创作基础,同时结合意境化的舞蹈手段进行编创,形成《飞天》舞,赋予了飞天形象新的内涵,使用肢体语言对舞蹈艺术进行展现,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更好地抒发舞蹈情感,增加人们的艺术体验。《飞天》展现了敦煌舞的艺术精神,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特征,通过对《飞天》表现形式、表演方式、音乐、舞台、服饰文化运用等方面进行探究,能够学习到敦煌舞的精髓之处,体会敦煌舞的艺术魅力,进而提升艺术审美能力。

一、《飞天》的表现形式

(一)舞蹈语言

《飞天》是通过融入肢体与情感语言,对浪漫进行充分的表达,在创作的过程中对中国美学思维进行了融合,并运用想象与夸张形式,描绘出自由、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飞天》舞蹈具有流畅的线条,其灵魂在于“飞天”,通过肢体的伸展、翻转、扭动,促使舞蹈形象更加生动,充分彰显了舞蹈的生命力,促使飞天跃然眼前,形成了动态美与节奏美的衔接。《飞天》舞蹈在配合乐舞时能够对其舞蹈内涵进行展示,营造出飘逸的飞行之美,使人们逐渐进入优美的舞蹈意境[1]。

(二)整体结构

飘带是敦煌飞天舞的重要核心,伴随飘带进行飞动,为舞蹈增加了动感之美,同时展现了飞动之感,随着飘带的变化,给予人们一种步步生花、飘逸灵动的感受,促使舞蹈质量进一步提升,同时彰显了敦煌舞蹈的本质特征,借助飘带方向与力度的改变,呈现出连续的游动感,表现出更加美妙的飞天舞蹈意象,进而提升了敦煌飞天舞的吸引力。

(三)表现手段

《飞天》并未以过多的修饰对舞蹈进行呈现,而是通过多变、婀娜的舞蹈表演,有效衔接了舞蹈动作,为观众呈现出飞天飘舞的直观感受,同时给予观众无限的想象,观众可以通过自身的想象力赋予飞天不同的艺术意象。舞者在空中自由飞舞,营造出一种缥缈的意境,给予观众一种在浩瀚宇宙中翱翔的感受。同时《飞天》以人体彩绘艺术为基础,使舞者形象更加灵动,带领观众融入优美的舞蹈氛围中。

二、表演方式

《飞天》与其他舞蹈作品相比,创新性特征更加显著,《飞天》通过固定7位舞者的一条腿,并通过对S形肢体语言进行深入挖掘,注重对手部与脚部动作进行调整,突破了固定舞蹈形式的常规形式,促使舞蹈动作更加灵动、流动,能够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力。舞者们通过连贯的舞蹈动作对舞蹈内容进行衔接,在舞动的过程中,以蹲沉与伸升,为身体提供坚实的支撑,做到突破身体的极限,以灵活的肢体语言对舞蹈语言进行塑造,形成形与神的统一。同时运用飘带是《飞天》的重要特征,飘带是肢体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融合进舞蹈过程中,伴随舞者肢体动作的变化而随之飘舞,展现了飞动之感的舞蹈特征,彰显了飞动之势,能够增加舞蹈效果,营造飞天变动的美好意象[2]。

三、音乐运用

《飞天》音乐与其他舞蹈特征差异性较大,敦煌本土、西域、中原等地区的音乐均得到了应用,融会了多种乐器的演奏特点。西域乐器包括箜篌、五弦等,中原乐器包含笙、筝、琴、竽、埙、排箫等古典乐器,同时应用了敦煌本土乐器,涵盖五弦葫芦琴、指板胡琴等,对以上乐器所演奏的音乐进行了充分融合与编排,呈现了更加空灵的音乐特征,展现了神秘的东方特征。通过音乐的节奏,能够与舞蹈所传达的情感进行呼应,呈现出更加立体的舞蹈想象,引起观众对舞蹈的情感共鸣。

四、舞台运用

《飞天》的舞蹈背景是一幅星空的美丽画面,在浩瀚的星河中展现舞蹈动作,不仅具有转瞬即逝的意味,同时在星空的衬托下引导观众摆脱时空的制约,营造出翱翔天际的情境。伴随烟雾缭绕,使舞者形象更加鲜明,形成飞天的飘逸状态,同时应用LED屏幕进行展示,创造出优美的天宫情境,使观众仿佛置身其中,深入感受到敦煌舞的美感。

五、服饰运用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由于时代不同,所穿着的服饰也具有一定差异,同时飞天舞者的服饰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对现阶段的《飞天》舞蹈进行观察发现,其舞蹈服饰与唐代飞天形象具有高度相似度。唐代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经济繁荣时期,在唐代时期的飞天服饰主要表现为鲜艳的颜色、华丽的图案,且胸前、头上均具有美丽的装饰品,全身围绕着飘带,具有轻盈的姿态。飞天舞者们穿着优美的长裙,束双髻,而腰上则是缠绕着长长的丝带,以精巧的服饰设计,充分展现了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给予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带领观众走进了大唐盛世。

六、文化运用

只有充分理解“飞天”的文化含义,才能发挥飞天舞形神兼备的舞蹈效果。舞者在表演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心”的培养,做到内在情感与文化内涵进行充分融合,重点是加强对文化与作品的深入理解,进而展现出作品所传达的艺术情感,缺乏文化内涵的舞蹈仅仅是失去灵魂的造型,难以呈现出《飞天》的灵动美感。因此舞者需要不断积累敦煌舞的文化素材,提炼出文化内涵与艺术情感,寻找创新的灵感,在深入掌握敦煌舞技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再创造,促使《飞天》更具艺术表现力,实现舞者与观者思想上的共鸣,不断提升《飞天》舞的文化审美高度。

七、结束语

敦煌舞蹈《飞天》是融合了文化与艺术魅力的作品,通过舞者的灵动舞姿、优美的音乐、服饰与舞台的创新运用,使飘逸的飞天形象仿佛来到眼前,为观众营造了缥缈的艺术情境,有助于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总的来说《飞天》具有文化交融特征,展现了敦煌舞的魅力,也呈现出生动的敦煌文化之美。《飞天》是舞蹈艺术的瑰宝,展现出更加立体的飞天形象,充分彰显出舞蹈的艺术感染力,传递了视觉上的灵动美感与敦煌舞的文化内涵,其优秀之处仍然值得学习。

参考文献:

[1]童昕,孙香怡. 敦煌舞蹈的意象表达——以《闻法飞天》为例[J].艺术评鉴,2023,(12):89-93.

[2]刘宁.品评《飞天》舞蹈中的“相由心生”以及对古典舞蹈表演的启示[J].长春大学学报,2019,29(07):117-12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