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林下种植中草药的实践探索

张文武
  
科学与学术文集
2021年1期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钦廉林场 广西钦州 535000

摘要:林下种植中草药,一方面能够为地区经济建设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促进中草药种植业和林业共同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钦廉林场为例,探索林下种植中草药的优势和种类,并基于适地适树、集中连片、交通便捷、林地权属无纠纷等原则,提出几点中草药种植的实践方案,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林下种植;中草药;林业产业;实践技术

引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钦廉林场地为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速度,促进农民共同脱贫致富,严格按照高效益、高标准和经济适用原则,将林业产业与中草药种植产业有机融合,充分利用林业资源种植天冬、百部等中草药。该林场处低纬度地区,具有温度高、光照强、雨水充沛等特点,全年气候温度平均在22-22.3℃之间,年均降雨量在1771.4-2103.3mm之间,并且该林场临近武利江和平艮江,水源较为充足。同时土壤有机质丰富、肥力较好,PH值在4.5-5.5范围内,在种植中草药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林下种植中草药的种类及优势

1.1种类

林下种植是农业生产中一种新型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依托于林场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当前,我国越来越多地区实施林下种植模式,主要种植种类包括菌类、蔬菜、中草药等,这些种植模式也统称为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以上提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钦廉林场,主要利用林业资源种植中草药,种植种类包括天冬、百部两种[1]。

1.2优势

发展林下种植模式,能够切实解决因退耕还林造成的农业与林业之间利益冲突问题,有利于促进两种产业共同发展,并在科学技术支撑下实现资源共享目标。通过合理设计林业短期、中期、长期效益,不仅能够提高农林经济水平,还可以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为林业与中药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另外,林下种植还能够有效提高林地附加值和利用率,为山林、山区等农户开拓全新的致富道路。这正因如此,使得林下种植模式被广泛应用到国有林场中[2]。

2以罗汉松林下种植天冬百部为例分析林下种植中草药的实践技术方案

2.1造林模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钦廉林场发展林下种植中草药产业,主要以种植天冬和百部为主,为了确保上层林木正常生长,需要合理选择造林模式,将中草药与上层林木树干之间的距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3]。通常株行应控制在50×50cm左右,株距应控制在70×70cm左右。

2.2造林地及种苗选择

2.2.1造林地选择

天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就有喜阴忌光特点。结合以往种植经验总结来看,一般种植环境的透光度40-50%之间,有利于促进天冬健康生长[4]。而百部在生长发育中喜散射光,植株成年后喜温暖湿润气候,具有抗旱怕涝特点。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钦廉林场地理条件来看,具有土壤肥沃、气候湿润、通风透气等诸多优势,并且周围临近水库和河流,可以在温干旱季节随时补给水源,具备较好的通风透气效果,在种植天冬和百部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5]。

2.2.2种苗选择

种苗选择是林下种植中草药项目的关键环节,种苗质量能够直接影响中草药成活率。国有钦廉林场中选择的天冬苗,主要由陆川县展业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提供。所有种苗的妙龄均为1年,高度在30cm左右,根薯不少于6个,结合种植经验来看,这种种苗的成活率较高,一般在95%以上。林场中的百部苗,主要由广西福顺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所有种苗均为1年龄红花种子苗,高度在30cm左右,根薯不少于4个,并且苗木生长健壮,未受病虫害侵染,成活率高达95%。

2.3营造林技术方案

2.3.1确定栽植密度

林下种植中草药,需要充分考虑林场中树木种类、生长特点、地形条件、劳动力等多种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对造林规格进行统筹规划、合理设计,确保栽植密度是以,在充分利用林地资源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中草药种植质量和产量,从而为种植户创造最大化经济效益。以上提到,国有钦廉林场中,商品林上层林木主要为罗汉松,平均数高在2.5m左右,平均冠幅在0.6m左右。结合罗汉松生长特点,以及林场地形条件,可以将天冬种植密度控制在每亩1500株左右,株行距控制在50×50cm,每个种植穴栽种1株幼苗。百部种植密度一般需要控制在每亩1300株左右,株行距控制在70×70cm。每个种植穴栽种1株幼苗。为了避免中草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罗汉松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合理控制种植位置与罗汉松树兜之间的距离,一般在0.5m左右即可。

2.3.2整地和栽植

首先,林下种植中草药需要做好整地工作。该工作一般在造林前的60-90d之内进行,种植户需要彻底清理林地,确保林地无杂草。同时反复翻整土地,深度控制在30cm左右,确保土层中无土块,翻整完毕后连续晒土,至少5d。而后在土壤中均匀施加腐熟有机肥,将肥料与土壤同时翻整,确保二者充分融合,通过整地能够有效改善土壤质量,有利于为天冬和百部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环境。

其次,中草药栽植。林下种植中草药需要合理选择种植时间,结合以往经验总结来看,做好在春季种植,尤其雨季或雨后种植最佳[6]。另外,要合理选择种植方法。具体来说,在天冬种植过程中,需要种植户严格按照上文提到的种植密度进行操作。种植沟挖设深度一般在5-8cm范围内,每个种植穴栽种1株幼苗,并且要将幼苗的小块根均匀包摆布到四周,确保根系在发育过程中能够深扎土壤,同时保证苗体正直,在此基础上覆土并压实处理,土壤覆盖厚度超过芦头1.5-2cm即可,最后浇灌定根水,保证浇足、浇透。在百部种植过程中,需要开挖6-10cm种植沟,在控制好种植密度基础上,所有操作方法与天冬种植方法一致。

其三,中草药补植。在完成中草药定植工作后的15-20d之内,种植户需要对中草药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如果存在缺株或者幼苗死亡情况,需要将死亡幼苗拔除,并补足新苗,这也是实现中草药稳产、丰产目标的关键环节。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