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论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英语教育的公平性

——以四川省金阳县为例

于笑双
  
科学与学术文集
2022年27期
悉尼大学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间的差距不断扩大,教育公平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凉山彝族自治区金阳县为例,对当地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调研,发现当地英语师资力量弱、学生英语水平低、家庭教育落后。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金阳县的地理条件差、经济发展较慢、民族文化对当地学生的影响较大。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增加财政投入,重新配置教育资源、强化师资、实施双师课堂等措施来解决发达地区与金阳县英语教育中存在的区域不公平的现象,缩小西部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英语教育的差距,提高西部欠发达地区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凉山彝族自治区;英语教育;教育公平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教育资源分布也不均匀,尤其是在少数名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思想观念等原因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造成了区域间教育的不公平。四川省金阳县地处偏远、封闭、经济落后,是彝族聚居地。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一种语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英语教育在发达地区得到非常高的重视。然而由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对英语教育的忽视,学生接触英语学习时间晚,基础差,导致西部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英语教育质量低,影响了孩子的发展。因此,研究金阳县英语教育公平性尤其重要,该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英语水平,找出英语现存的问题,通过对英语教育的改进来促进公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义不容辞。

1.西部欠发达地区英语教育现状及原因

本文对金阳县两所中学的英语教学展开了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两所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分别进行了调查,对老师的调查主要从网络上进行,对学生发放问卷共185份,回收185份,回收率100%。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研究以及对教师的采访,金阳地区英语教育的区域不公平大致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1.1师资力量弱

凉山彝族地区因恶劣的地理条件和交通条件的限制,经济发展滞后,教育观念落后,对英语教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首先是师资力量弱。以四川省广汉市为例,英语教师多为本科学位,2022年研究生占广汉市英语教师总数的40%,师资力量不断增强。然而在四川省金阳县,中学英语教师共109人,其中只有40%的老师为本科学位,其余大部分老师为专科学历,没有硕士学位的英语教师,并且师范专业出身的老师少。在金阳县,许多英语老师都为本地人,受到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惠及,使得这些老师没有达到本科应该具备的语言素质,因此,当地英语教师会出现英语水平不高,专业知识欠缺,语法不过关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英语水平[1]。

其次,由于金阳县身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导致教师培训投入不足。由于发达地区政府对于教育的经费投入多,教师继续接受培训的机会多,教师能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因此老师们能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据调查,2021年广汉市的教师培训经费总投入为84万,其中在英语教师的投入将近10万。然而,2021年金阳县在教师培训的投入仅有20万,其中英语教师培训的投入不到5万,因此教师培训机会少,老师职后教育跟不上,影响教学能力,这样又进一步拉大了地区之间英语教学的差距[2]。除此之外,大部分优秀教师求职的首选都是发达地区的学校,而金阳县经济落后,地域偏僻、学校待遇和薪酬很难吸引到优秀的英语老师,这就为凉山金阳县引进高素质的教师增加了难度,导致当地英语教师数量不足[3]。据调查,金阳县初中和高中共有学生12392名,按照国家规定师生比1:13.5,需要教师929,现在教师765,缺教师164。以上种种原因都导致了金阳县师资力量薄弱,使得学生无法得到优质的英语教育,导致了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1.2 学生英语水平低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其特殊性决定了区域间学生英语能力的差异。金阳县地区学生英语基础差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金阳县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他们的交通和通讯都非常困难。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会将自己的子女送到别的地方读书,造成了生源的流失。据调查,金阳县每年将近30%的优秀学生会流失到其他城市,使得学生整体水平低,英语基础差。再者,由于政策的不同和当地人对英语教育的不重视,金阳县开设英语课程的时间晚,从初中才开始开设英语课。然而,发达地区对英语重视程度高,开课时间早。因此,与发达地区相比,金阳县的学生英语学习起步晚,基础薄弱,影响了教育公平。

其次,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是目前金阳县英语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通过调查表明,61%的学生表示自己对英语不感兴趣,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英语,这是因为受到封闭的社会环境影响导致金阳县缺乏学习氛围,使得学生没有学习动机。此外,很多学生并不把上大学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英语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不再重要,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动机的丧失,影响学生的英语水平。语言环境也会影响学生英语水平。金阳县地处偏僻,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少,学生长期处于彝语的环境。据调查,在185名学生中,有86%的学生为彝族,并且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彝语的时间更多,缺乏人为创造的英语学习环境[1]。再加上彝语和英语的语法结构完全相反,并且没有时态的表达,英语学习对于学生们来说难度更大[4]。因此,金阳县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英语水平低,英语学习情况不佳,与发达地区学生相比输在起跑线,再加上缺乏补偿教育,导致了当地英语教育不公平。

1.3家庭教育落后

家庭教育也是造成孩子英文水平差的因素之一,不同地区的家长在对孩子英语学习的关注程度差距大。在发达地区的家长有很大比例拥有较高的文凭,既对孩子英语学习非常重视,又能及时进行良好的物质条件[5]。然而,受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影响,金阳县当地人民多为彝族,且学历大多为中学或以下,在185份调查问卷中,91%的家长没有达到初中文化水平,这导致当地人对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除此之外,由于金阳县的家长学历低,因此无法从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导致学生学习习惯差,不完成作业,无法应对初中和高中的英语学习,并且学习没有主动性,英语水平低,导致了当地教育不公平。

2.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英语教育公平的对策

2.1加大教育投入,合理分配资源

首先,要增加对金阳县英语教师培养的费用支持,为教师培养提供专项经费,增加教师外出进修的机会,加强对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英语技能的培养。其次,在学校建设、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加大金阳县的办学经费,改进英语教学的基础设施,采购英语课外读物,加强图书建设。建立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为学校英语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提高学生英语的全面素养。除此之外,我国的人才流动存在着一定的不规范,如有些老师通过学校资助到先进地区学习,之后不再回到原来的岗位,还有从欠发达地区抢夺优秀教师、学生等,这都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和生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要构建一个规范有序的人才流动体系,使人才合理有序地流动[6]。

2.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资源的流失一直是金阳县英语教育发展的问题之一, 因此政府应该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资源。师资缺乏的主要原因在于金阳县地方偏僻,工资待遇不够好,不能吸收和留住优秀教师。因此,可以提高学校老师的生活待遇与工资待遇,并对教师按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还可以从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当地教师优待,防止教师流失[7]。其次,要强化教师的职业素质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加强金阳县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增加英语培训机会,例如让英语教师到发达地区的学校接受实地培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2],提高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平和当地英语师资力量。

2.3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推行双师课堂

现代科技的运用像双师制等教育创新的理念让教育可以更平等,减小区域间教育上的差距[8]。由于金阳县地区偏远封闭,英语教育资源短缺和教学水平低等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因此,金阳县可以通过建设“双师课堂”促进金阳县英语教育的发展。双师课堂可以有效解决教育资源不公平的问题,把发达地区的名师资源通过直播的方式成为欠发达地区老师和学生培训和学习的平台,帮助逐步提升当地教学水平,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受益,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的发展。

2.4营造英语学习环境

英语学习环境对于金阳县的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由于金阳县地处凉山彝族自治州,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彝语,又处于彝语主导的语言环境中,所以金阳县的英语学习环境十分恶劣。因此,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至关重要。首先,要降低英语受母语(彝语)的影响,例如,在英语教学时把彝语的文法和英语的教学相比较,培育少数民族英语教师等,减轻英语教学中对外国语言的抵触心理。其次,增加学生英语使用的时间,增加英语课堂课时并且培养学生英语课外阅读习惯。此外,举办英语校园活动如英语比赛、辩论比赛等,也能优化校园英语的教学环境[4]。

金阳县作为凉山州欠发达地区之一,其英语教育现状代表了许多西部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现状。近几年,通过国家对教育公平的重视,对凉山地区的扶贫和当地政府以及老师的努力,金阳县的英语教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由于经济条件和地理环境的限制,金阳县英语教学任重而道远。希望凉山金阳县的英语教育能在大家的不懈奋斗中不断进步,也能使我们的教育事业更加公平,落实金阳县英语教育公平发展。

参考文献:

[1]甘岱侠.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问题分析——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54-156.

[2]兰霞.多维视角下的西部中学英语教育.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eds.)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二),2016,362-364.

[3]张高超.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与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江西农业大学,2021,12:79.

[4]王静.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育的调查与思考——以四川凉山彝区英语教育为例.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3):76-79.

[5]苏静.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的思考.内江科技,2010,(11),190.

[6]刘珈辰.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义务教育公平研究——基于凉山州甘洛县的调查.祖国,2019,(01):214-215.

[7]林新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教育发展与思考.民族教育研究,2002,(02):28-32.

[8]王亚娜.凉山喜德县彝族基础教育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方民族大学,2021,9:4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