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体育舞蹈选手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因素探究

严琪
  
科学与学术文集
2022年28期
武汉体育学院

摘要:体育舞蹈又称国标舞(国际标准舞),兼具体育与艺术双重特性。在体育舞蹈不断发展的今天,尤其在体育舞蹈竞赛中,其所追求的不再单单只是动作技术技巧的堆砌,对于舞蹈的艺术表现性也越来越得到重视。艺术表现力是竞赛评分标准中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在比赛中具有重要的竞技价值。如今的体育舞蹈选手普遍对于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理解不够、意识不足、表达不深。本文以当今体育舞蹈选手的艺术表现力发展现状为切入点,进一步剖析影响体育舞蹈选手艺术表现力的因素,从而得出相应结论并提出建议,以期体育舞蹈选手对于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有进一步的理解并对自己的舞蹈在整体上有所提升与帮助。

关键词: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影响因素

1相关概念解释

1.1体育舞蹈选手

选手一词多指参加体育比赛的人,本文中体育舞蹈选手指的是体育舞蹈的学习者,参与体育舞蹈比赛的竞赛者。

1.2表现力

表现力指完成某项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所显示自身潜在能力特点的凸显和流露。表现力是指人内在的情感在外部动作的表现形式,是运动员现场表现出来的运动激情、自信能力以及利用动作和表情与裁判员及观众进行交流的反映。[1]

1.3艺术表现力

艺术表现力指选手在比赛中将内在情感体验通过外部动作进行展现的能力。具体地说是选手在比赛中将自身的内在情感体验、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身体动作、面部表情、专项技巧等进行表现的能力。优秀选手的艺术表现力应体现为动作与音乐的完美融合,内在的情感充分的体现。[2]

2当今体育舞蹈选手艺术表现力的表现趋势

2.1“夸张”的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

在我们舞蹈的过程中,面部表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面部表情可以展现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不刻不在用面部表情去传达自我情绪与感受,而他人也可通过面部表情来与自己建立情感上的连接。然而不同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面部表情通常是我们内心情感与情绪的直接表现,是不经修饰不掺杂任何表演成分的,而当我们在舞蹈时的表情往往是带着强烈的戏剧性与目的性。在舞蹈中我们往往会运用我们的面部表情,同时结合肢体语言去传达内心的情感、塑造人物形象等,以此来与观众建立连接并感染观众。

在体育舞蹈竞赛中,体育舞蹈选手们应该有着“夸张”的面部表情,这与体育舞蹈的文化背景、技术动作、音乐节奏、舞蹈风格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如今的赛场上,选手们为了追求“夸张”的面部表情而去夸张,为了吸引观众与裁判的眼球而去刻意摆弄出空洞的面部表情,这一现象在体育舞蹈青少儿选手中表现异常明显,众多体育舞蹈选手们在学习时往往流于形式而忽略其内容与本质。

2.2高难度技术动作的堆砌

高难度技术动作无疑是展现一位舞者、一对选手舞蹈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国际大型赛事中许多优秀的体育舞蹈选手在竞技比赛的组合编排中往往会加上一些高难度的动作技巧,设计出旁人无法模仿复制的独一无二的技术动作,这往往也成为其选手的标志性动作。而现今国内体育舞蹈选手往往过分追求复杂耀眼的技术“大招”,试图通过此类动作在竞技比赛中吸引裁判眼球脱颖而出。这就使得在如今的赛场上,普遍的选手在竞技组合中胡乱堆砌复杂花样的技术动作,使人眼花缭乱,而体育舞蹈最重要最有魅力的部分——舞蹈内在质感遗失了。

2.3趋于单一化的舞蹈风格

舞蹈风格的形成有诸多方面的因素,每个人的个性、文化素养、艺术素养、艺术审美等的不同造就每个人不同的舞蹈风格,因此,个人的舞蹈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自己对于体育舞蹈的理解与态度。体育舞蹈的十支舞各有其不同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不了解每支舞的文化内涵及其成因就很难去准确表达每支舞的风格与特点。而在国内的体育舞蹈选手培养体系中,往往忽视了这方面的学习。在如今的众多体育舞蹈选手中这一点无疑是缺失的,盲目模仿与跟从使得风格趋于同一化,而不是吸收消化转变为属于自己独特的优势。

3体育舞蹈选手表现力的影响因素

3.1文化素养

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主要包含文化知识、艺术专业知识、科学知识等方面。文化素养是一个人在任何领域与专业中能否长久且优秀发展的基石,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文化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需要长年累积的过程。各个门类及学科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艺术素养的层次。正所谓:“观其舞、知其德”,一个人的舞蹈应承载着其对生活的体验并将其转化为肢体语言或将其融入到舞蹈中呈现给观众。因此,一个优秀的舞蹈选手是否能给观众带来积极深刻的艺术体验与享受是与自身的文化素养积累、内心情感体验等因素息息相关的。文化修养对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地增加了运动员的心理积淀。造就了其特有的审美心理,并由其去把握、认识客观世界和人类精神、从而融汇和体现与他对音乐的理解、联想并更好去运用到比赛中。[3]

3.2身体素质

舞蹈这一艺术领域是十分看重身体的形态与条件的。在体育舞蹈中对于身体形态的要求虽远不如芭蕾舞与中国舞那样严苛,但一个良好的身体形态与条件对于自身舞蹈的学习是十分有利的。舞蹈动作的延伸感、线条感、空间感、画面感等通过良好的身体条件会更容易且更优秀地展现出来。不同的身体条件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决定不同的舞蹈表现及舞蹈风格。

我国学者田麦久总结出身体素质指的是肌体在进行肌肉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基本的运动能力,其中包括:力量、速度、柔韧、灵敏、耐力、协调等基本的能力。在体育舞蹈学习中,通常我们会借助许多其他舞蹈门类来帮助体育舞蹈选手提高各项身体素质能力。例如让选手们学习芭蕾舞来提升身体的柔韧度、协调性、身体形态、身体控制力及身体的肌肉能力等。身体素质能力的好坏对于体育舞蹈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