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民航飞机维修中的人为因素研究

刘德康
  
科学与建筑文集
2022年19期
广西北部湾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53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民用航空行业进入到了发展黄金期。作为目前我国交通运输的主要形式,民航飞机的效率及质量会对整体产业的发展造成深远影响。但在飞机的用途以及飞行压力、时间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会导致其内部组件出现磨损,若是无法及时明确民航飞机所存在的问题,会对飞机的安全出行造成严重的影响。在民航飞机维修过程中,人为因素是影响飞机维修质量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本文针对民航飞机维修中人为因素的成因及后果进行分析,并提出规避人为因素对民航飞机维修工作影响的合理化建议,从而为相关维修人员给予理论参考,切实推动我国民用航空领域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用航空;飞机维修;人为因素

民航飞机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离不开飞机、机场、空管以及航空维修等部门的共同参与,而航空维修工作对于民航企业的经营成本及安全性有着积极价值,也是民航行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虽然针对航空事故原因分析发现,人为因素并不会直接造成飞机事故的发生,但维修工作的质量则会直接影响到飞机的安全性,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1]。鉴于此,必须要加大针对民航飞机维修中人为因素的研究力度,切实的规避人为因素针对民航飞机的负面影响,保障飞机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从而为民用航空领域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奠定优良的基础。

一、民航飞机维修中各类人为因素

(一)沟通质量较低

沟通质量较低表示维修人员无法清晰明确的表述相关注意事项,且无法进行高质量的沟通交流以及倾听,从而导致信息出现偏差,严重影响到民航飞机的维修质量。

(二)专业知识不完善

民航飞机维修人员需要具备较为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且这种知识体系并不仅仅是通过理论培训得来的,更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其中包括了专业技术技能、专业知识理论、飞机专业知识以及工作流程标准等多个方面。若是维修人员专业知识体系不完善,势必会影响到维修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2]。

(三)缺乏合作机制

由于民航飞机维修并非是仅依靠一个人就可完成的,需要多个人共同合作进行维修,若是维修人员之间并未有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很容易导致维修效率较低,且团队合作也是在当前民航飞机维修工作中较为重要的问题。

(四)过度劳累

通常情况下民航飞机的维修工作体量庞大,维修人员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下,或者是由于个人心理原因会导致出现身体及精神上的过度劳累,从而使得维修人员的反应能力降低,严重影响到民航维修工作的开展。

二、规避人为因素影响民航飞机维修的合理化建议

(一)在维修过程中强调沟通的重要性

随着民用航空领域的发展,在当前的民航飞机维修工作中,更加注重沟通质量以及维修水平。针对多数民航飞机维修人员来说,其日常工作中与他人沟通的机会较少,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有关沟通技巧及能力水平提升的培训工作。首先要帮助维修人员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从而可以将内心的想法通过公开的方式进行清楚表述,同时在表述的过程中要以诚恳、冷静的态度,保证他人能够准确的接收自己的想法[3]。其次,在沟通过程中要使用专业维修名词,并养成优良的倾听能力。为了切实的提高沟通水平,还需要维修人员在沟通过程中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最后在交接班的过程中,除了常规的交接班人员记录与清单之外,还需要对工作状态标识进行检查,保证工作交接的完整性。

(二)规避排故差错的人为因素影响

针对民航飞机维修工作来说,其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由多种不同类型的子系统所构成。比如民航飞机维修机械人员要开展常态化预防维修任务,而预防维修工作中包含了检查、调节、润滑以及更换等工作内容。通过预防维修工作可以规避飞机部件发生损坏,同时根据相关要求机械员还需要针对现有的飞机系统或零部件进行加固或翻修处置,这些工作是相关维修规范中明确提出的基本内容,但还有多重日常的勤务保养工作需要机械员执行。由于各个航空维修单位的工作任务都是这些内容,因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评判飞机维修单位及人员的重要评判依据。为了切实的降低排故差错所导致的人为因素影响,首先可以通过强化排故技能培训、制定自动化备选方案、实施排故程序、降低排故工作复杂性、降低工作时长及工作压力、合理安排技术人员以及班组合作等措施,针对航空器的排故开展相应工作。

(三)规避轮班工作中人为因素的影响

为了规避在轮班过程中发生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措施来批判组织中是否存在轮班工作或者过度疲劳等问题。比如不安全事故报告,将实际工作中所发生的事件通过书面形式进行记录,针对由于轮班工作的过度劳累而导致身心变化进行客观的测量,在工作过程中让维修人员填写调查问卷以及意见表,通过这些措施来规避人为因素的产生[4]。另外为了降低轮班工作中人为因素的影响,还需要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为管理人员以及排班人员讲解如何在工作过程中预防疲劳,同时让他们明确这些普遍存在的影响是员工无法控制的。其次也可以通过优化轮班机制,在最大限度上降低每一位维修人员的夜班次数,并为维修人员在夜班转换期间给予充足的休息时间,保障维修人员在工作期间保持充沛的精神与体力。

总结:随着我国民用航空领域的不断发展,对于飞机维保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保障民用航空行业发展的基础,必须要不断提升飞机维修工作质量,才能切实的推动民用航空行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民航飞机维修过程中受到人为因素影响的成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合理化的完善建议,但针对维修人员来说,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人为因素对于飞机维修工作的影响,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总结,以此保障我国民航飞机的运用安全性及稳定性,规避由于人为工作失误或疏忽导致不可逆的巨大损失发生。

参考文献:

[1]武耀罡,徐建新,马超,郝锐.基于改进HFACS的飞机维护维修人为因素分析[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8,36(05):43-47.

[2]张栋善,任鑫欣.飞机维修计划和机务维修中人为因素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2):61.

[3]张海生.飞机维修计划和机务维修人为因素的若干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7(05):17-19.

[4]张凯,高德水,董文强.浅析飞机维修计划和机务维修中的人为因素[J].中国民用航空,2011(12):59-61.

刘德康*男*陕西汉中*本科*无职称*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