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物联网在配电网运维管理水平提升中的实践研究

李路民 李昱 王鑫 葛文萍 马冲 胡长悦 贺琛
  
科学与建筑文集
2022年27期
国网新疆电力信息通信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新疆大学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基于物联网在配电网运维管理水平提升中的实践研究,结合物联网技术无线传输的通信特点,提出通过物联网技术解决现网中的管理现状。本文通过对LORA、NB-IOT、北斗、WAPI等多种种物联网通信技术在配电网智能感知中的应用场景进行研究,从平台架构、经济情况、应用模式等方面考虑,得出建设以LORA技术为主物联网技术应用模型。

关键词: 配电网;物联网;LORA;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双碳”能源政策的出来,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打造新型电力系统,配电网是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维管理水平一直以来采用传统配电网模式,管理经验落后,无法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为进一步提高配电网运维管理的水平,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结合5G、LORA、NB-LOT、北斗、WAPI等物联网新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的试点应用,探索未来电力配电网的发展模式,针对现有的低压配电网络痛点,包括末端厂站接入、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型号各异的设备型号、不同通信协议、覆盖范围大、高故障率的现状,开展试点应用,通过终端监测的管理模式,提升配电网运维管理水平,其经济性和可靠性均得到保障。

1 配电网运维管理的概述

配电网是电能利用的“发、输、变、配、用”五大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沟通供给侧和消费侧的重要桥梁,实现电压的转化并完成至用户侧的电能分配。现有配电网运维存在以下特点:线缆老化严重,线径过细、供电可靠性差,各类运维情况差异性大、设备故障高发等问题突出。同时,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不足,运维管理效率不足。新疆电网地处西北边陲,地域广阔,配电网络情况复杂多样,管理维护每年将花去大量的人力、物力,作为能源输送大省,解决配电网络薄弱、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迫在眉睫。采用新技术,用科学技术代替人的重复劳动,提升配电网的运维管理水平是未来配电网络运维管理的发展趋势。

2  配电网运维管理中各物联网技术分析

随着迈入物联网技术时代,各领域之间技术不断融合发展,LORA、NB-LOT、北斗、WAPI等物联网新技术不断的展现出其技术优势。研究物联网技术和配电网络运维管理融合发展,对解决现阶段配电网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其中,LORA和NB-LOT均是低功耗、大带宽、广连接的技术,均可以实现在直接15公里左右的网络覆盖接入,其内置电池可进行定期休眠、唤醒,可达年级别的通信。不同的是NB-LOT依赖于运营商网络,具有专业通信频段,但无法实现自主建站,部署缓慢。LORA技术可以通过自组网灵活部署,其信道采用公共频段,通过扩频技术提高其抗干扰性,安全性在军事领域也完成验证。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可实现对无网络区域的通信,其信息容量根据北斗设计参数单次传输14000比特。WAPI则通过下发数字证书,实现高加密的信号传输,并且可以实现大带宽、高速率的终端接入,适合作为小范围通信手段。

3  物联网传感器实现配电网运维的信息采集与融合处理

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对配电网络的运行环境、设备参数等信息进行收集,建立数学模型,对越门限的信息进行告警显示。以LORA平台为例,终端感知层作为物联网架构的基础层,可实现环境数据及物体标签信息采集,包括温湿度、倾角、红外、光照、烟感、水浸等,终端可以根据作业状态进行活动和休眠两种模式切换,提高电池利用效率。通过网络层进行双向高效、可靠的信息传输。平台层则用于实现数据安全存储、融合显示及利用。应用层利用平台层数据,实现变电、输电、配电、送电、通信、应急等多场景的应用。

3.1 设备运行的配电网运维信息

运维人员可以通过配电设备的电压、电流等信息分析,对比正常值与故障值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制定有效的线路控制方案,完成新数据的写入,实现配网调度的科学化、智能化,重构配电自动化网络。在设备运行方面,通过电压、电流、设备温度等信息数据,可进行合理的检测和匹配处理,减少设备故障率,也可以用于防雷击及漏电保护,全面提升配电网监测质量[ 1 ]。

3.2 设备运行的环境信息

在日常运维工作中,必须重视配电设备的动力环境状态监测,对于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性能具有关键作用,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定期监测告警,环境优化,确保配电运维工作的安全可靠。加强环境温度、水浸、雨量的检测,实现极端环境预警,提升故障处置效率。保障极端情况下配电网设备安全有效。

4  物联网在配电网运维管理中的典型场景应用

4.1 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实现配电网的可视化现场管理是提升运维能力,进行故障快速研判处置的关键,是配电网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配电网络的环境多样性、线路管道复杂特点,采用传统运维 模式效率低下,信息传输手段有限。通过引入物联网传输技术,代替原来的无线通信及中压载波技术,采用RFID及GPS结合实现巡视人员的授权管理及重点场所的定位,开展针对性的定期重点督查,有效提高作业效率,同时满足新型电力系统遥信、遥测需要,通过设置终端唤醒采集频率,以适应不同时期、时间段的配电网的精益化运维。

4.2 在配电网场所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配电网因其在电力传输过程中担任向用户侧配电工作,网络拓扑结构复杂,且设备节点多,管控难度大,在一些偏远地区尤为突出,常发生盗窃事件或者设备损坏事件,为此若采用传统的防盗措施,成本高,部署难度大。采用电子围栏、红外传感、无线门磁传感器等技术,对场所入侵进行监测,通过监测围栏张力变化、电压变化、接地电阻变化,周围环境及人的温度高低,以及门禁授权准确判断出非法入侵[ 2 ]。

4.3设备安全防护中的应用

通常配电场所为保护变压器设备的安全及用户用电安全,会在站内安装大量的避雷设施,由于避雷器构造较为简单,安装成本低廉,在实际设施中,很难安装其他监测设备研究工作状态,无法及时发现避雷器的故障情况[ 3 ]。此前,对于避雷器一般采取传统定期更换方式运维,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设备更换,增加了运维的成本和资源的浪费。通过利用物联网终端对避雷器结构进行略微调整,可实现对避雷器功能及可用性的一些监测,同时可以通过内部泄露电流进行终端供电,改变配电中避雷器的运维模式,指导相关检修工作的开展。

5 结论

文中,通过研究物联网与配电网的融合应用,提升配电网的运维管理水平。结合信号区域覆盖范围,对比几种技术的参数性能,得出建设以LORA为主自主可控的物联网络,实现低功耗、大带宽、广连接接入需要;同时,考虑以WAPI作为辅助补强手段,满足局部小范围高保密性的信号传输。

参考文献:

刘晋武.物联网在配电网运维管理水平提升中的应用分析[J].信息通信,2017(05):285-286.

盛鹏飞.浅析物联网技术在10kV配电网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9,26(11):256-257.

潘锦良,孙彬华,肖禧超.基于物联网的配电网多故障抢修资源调度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7, 19( 16) :58.

作者简介:

李路民(1972-),男,新疆阿克苏人,硕士,副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配电无线通信网络故障;

李  昱(1996-),男,甘肃武威人,本科,初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通信设备运维;

王  鑫(1988-),男,吉林松原人,本科,副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配电网研究;

马  冲(1993-),女,新疆阿勒泰人,本科,中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通信;

胡长悦(1992-),男,甘肃武威人,本科,中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通信网络建设运维技术研究;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