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常态下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现状与发展策略

任瑞斌
  
赣商
2023年10期
乌鲁木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830000

摘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城市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旨在分析新常态下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现状,探讨其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我们发现城市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难题。本文将从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深化产品创新、加强风险管理、拓宽服务渠道等方面提出发展策略,以促进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为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和经济持续增长贡献力量。

关键词:新常态;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现状;发展策略

中国金融体系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重要特征。在这一过程中,普惠金融作为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得到了高度重视。城市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发展普惠金融业务既是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是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将从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现状出发,分析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推动普惠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普惠金融的概念

普惠金融是一个重要的金融概念,它强调金融服务应该普及到所有社会群体,包括贫困人口、农村居民、小微企业等,以满足他们的金融需求,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包容性。普惠金融的核心理念是让每个人都能够获得贷款、储蓄、保险、支付等金融服务,无论他们的经济地位、社会背景或地理位置如何[1]。普惠金融的目标是解决金融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缩小贫富差距,提高社会的金融包容性。通过提供包括小额贷款、微型储蓄、保险、电子支付等金融产品和服务,普惠金融助力那些过去难以获得金融服务的人们更好地参与经济活动,降低他们的经济脆弱性,改善生计和生活质量。普惠金融不仅关注个体客户的金融需求,还包括支持小微企业和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这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多元化,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振兴,促使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总之,普惠金融是一种以包容性为核心的金融理念,旨在确保金融服务普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金融体系的稳健发展。这一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被视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减轻贫困的有效工具[2]。

二、新常态下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意义

(一)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和转型升级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传统的制造业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已经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需要加速向创新驱动型、内需拉动型经济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小微企业、农村地区和居民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参与者,他们具有巨大的潜力和需求,但常常面临金融服务的不足和困难。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满足小微企业和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为他们提供融资支持、风险管理工具和金融教育等服务。通过为这些群体提供更便捷、灵活、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城市商业银行可以促进小微企业的创业和发展,支持农村地区的乡村振兴战略,帮助居民提高金融素养,从而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和产业转型升级[3]。

(二)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发展和金融深化改革

在新常态下,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变得尤为关键。城市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积极参与到金融深化改革中,通过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为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有助于金融业的稳定发展,通过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可以降低信贷风险,分散信贷集中度,提高金融业的稳健性。此外,普惠金融还有助于减少不良资产的形成,提高金融体系的健康度。普惠金融有助于金融业的创新和改革,在金融深化改革过程中,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借助普惠金融推动金融创新,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例如,通过数字化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开发出更智能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提高客户体验。同时,普惠金融也有助于引入新的金融科技工具,推动金融业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普惠金融有助于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履行,城市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有义务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通过普惠金融,银行可以更好地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提供有益于社会的金融服务,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4]。

(三)提高金融包容性和社会稳定性

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意义还在于提高金融包容性和社会稳定性,金融包容性是指金融服务普及到各个社会群体,包括贫困人口、农村居民和小微企业等,使他们能够充分参与金融活动,分享金融发展的红利。在新常态下,金融包容性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城市商业银行通过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可以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金融便利,这有助于减少社会贫富差距,提高社会稳定性。此外,金融包容性还有助于提高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通过为农村居民和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城市商业银行可以降低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如果大量的人口和企业被排除在金融体系之外,可能导致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增加,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其影响将更为严重[5]。

三、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成果

(一)促进小微企业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成果之一是促进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就业、创新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传统金融机构往往难以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这一群体长期以来一直面临融资难题。通过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渠道和金融产品。小微企业可以获得小额贷款、无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等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帮助它们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竞争力。此外,普惠金融还鼓励了金融创新,例如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等,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灵活和定制化的融资方案。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有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还有助于促进就业增长和经济结构升级。小微企业的蓬勃发展为城市商业银行带来了稳健的贷款增长和稳定的收益,进一步加强了银行的金融实力。

(二)服务农村地区和农民增收

另一个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成果是促进了农村地区和农民的增收,中国农村地区是广大农民的居住和生活之地,但长期以来一直面临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通过普惠金融,城市商业银行为农村地区的居民提供了更多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市商业银行通过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提供了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这包括小额农业贷款、农业保险、农村电子支付等,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包容性和金融素养。农村居民可以更便捷地融入现代金融体系,实现财富增值、农产品销售和农村产业发展。此外,普惠金融还有助于推动农村地区的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应用。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引入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这不仅有助于农村居民享受到更高水平的金融服务,也为农村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持[6]。

四、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存在不足

普惠金融业务通常涉及到小微企业和农村居民等相对风险较高的客户群体。然而,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业务时,往往面临风险管理不足的问题。普惠金融涉及到小额贷款和信用服务,客户群体分散,信息不对称严重,这增加了信贷违约的风险。城市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评估、还款能力评估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准确性和精细化。城市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和小微企业市场经营时,可能受到市场波动和政策变化的影响,市场风险较大。在金融产品创新和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好地识别和管理市场风险。由于客户群体众多,金融服务需求多样化,可能导致操作流程复杂化,容易出现操作风险,例如错误的账务处理、信息泄露等问题。

(二)不良资产的问题

小微企业和农村居民往往面临着较高的经济脆弱性,容易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和市场波动的影响。在经济不景气或市场波动时,这些客户可能难以按时还款,导致不良资产的增加。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城市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业务中难以全面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这可能导致信用评估不准确,一些不良客户被放贷,增加了不良资产的形成。另外,普惠金融业务中的贷款规模相对较小,但涉及的客户众多,这意味着银行需要管理大量的小额贷款账户,增加了不良资产的管理难度。

(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业务中普遍面临的挑战之一,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客户的信用信息获取和评估上。小微企业和农村居民通常缺乏完善的信用记录和金融信息,使得银行难以全面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这导致了信息不对称,使银行在信贷决策中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客户的经济状况和还款意愿难以准确把握,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在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方面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导致不良贷款的增加。另外,信息不对称问题还可能导致客户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不充分了解,从而限制了他们的金融选择和利益。城市商业银行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来改善信息透明度,提高客户的金融素养,减轻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影响。

(四)金融科技应用水平低下

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中,金融科技应用水平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技术平台建设、数据分析和智能化服务方面。首先,许多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的技术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存在系统老化、互联互通性不强的问题,影响了信息的快速流动和处理。其次,数据分析能力有待提升,部分银行在挖掘客户需求、评估风险等方面未充分发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优势,导致普惠金融产品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水平相对较低。最后,智能化服务应用不足,缺乏更多基于科技手段的普惠金融产品,限制了服务的创新和覆盖面的拓展。

五、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风险管理

普惠金融业务具有一定的风险特点,城市商业银行应当加强风险管理,以降低信贷风险和不良资产的增加。风险管理是金融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普惠金融领域,风险控制显得更为关键。城市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在普惠金融领域,客户的信用信息可能相对有限,因此需要依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更全面的信用评估模型,这些模型应考虑客户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社会信用等多个因素,以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城市商业银行可以采用多元化的风险分散策略,这包括将贷款分散到不同的地区、行业和客户群体,降低信贷集中度,提高整体风险分散性。此外,可以建立风险衍生品市场,通过风险转移的方式降低信贷风险。另外,城市商业银行还需要建立不良资产的分类管理制度。不良资产处置机制对于减少损失至关重要。银行应制定清晰的不良资产处置流程,及时处置不良资产,回收债务,以降低不良资产对银行的不利影响。

(二)加强不良资产的管理

加强不良资产管理是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的首要步骤,银行应建立完善的不良资产管理机制,银行应建立清晰的不良资产识别标准和分类体系,以便将不良资产及时纳入管理范围,这包括对逾期贷款、坏账、违约债务等进行明确的定义和分类。银行应定期对不良资产进行评估,确定其价值和潜在损失。根据评估结果,应及时计提足够的准备金来覆盖可能的损失,以减少不良资产对银行财务状况的冲击。银行需要制定不良资产的处置策略,包括出售、重组、催收等多种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不良资产,制定相应的处置计划,并确保合规性和最大程度的资产回收。此外,改进贷后管理是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的重要步骤,贷后管理涉及对已发放贷款的监控和管理,以防止逾期和不良资产的进一步积累。银行应建立有效的还款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客户的还款逾期情况。通过自动提醒和通知,鼓励客户按时还款,并提供灵活的还款方式,以降低还款风险。银行应定期评估客户的财务状况,特别是那些存在还款风险的客户,这可以通过客户的财务报表、现金流分析等手段来实现,以及时发现潜在的还款问题。一旦发现客户逾期或财务状况恶化,银行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包括提供贷款重组、延期还款、提供咨询服务等,以帮助客户解决财务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资产的形成。

(三)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措施

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应该积极提升客户教育和透明度,这包括提供详细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信息,确保客户充分了解产品的特点和潜在风险。银行应当在产品宣传材料、合同和网站上清晰地披露产品的所有费用、利率、期限和可能的风险。客户在购买前应该能够轻松获取这些信息,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避免使用复杂的金融术语和术语的误导性,确保客户能够理解产品的相关信息,简化语言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加强金融素养教育对提高客户的金融知识和理财能力至关重要,这将使客户更有能力理解和评估金融产品和服务,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风险。银行可以与教育机构合作,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金融教育课程,帮助客户提高金融素养水平,理解基本的金融概念和技能。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和目标,提供个性化的理财建议和规划,帮助客户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财务。银行应建立积极的沟通和互动机制,以确保客户能够随时获取所需信息,解答疑问,提高透明度。银行应提供多种沟通渠道,包括电话、电子邮件、在线聊天和面对面会议,以便客户可以便捷地联系到银行,获取所需信息。建立客户反馈渠道,鼓励客户提出问题和建议。银行应积极回应客户反馈,并根据需要改进服务和沟通方式。

(四)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水平

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水平,这一举措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至关重要,因为金融科技已经成为推动金融业务创新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力之一。建设智能化的金融服务平台是提升金融科技应用的重要一步,这种平台可以整合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在线开户、移动支付、智能投顾、贷款申请等,使客户可以在一个平台上便捷地满足各种金融需求。通过智能化的平台,城市商业银行可以提高客户的体验,降低服务的成本,并加强客户粘性。区块链技术应用是另一个重要的方向,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特性使其成为改善金融交易透明度和安全性的有效工具。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借助区块链技术构建安全的交易和信息存储系统,减少欺诈和数据篡改的风险。此外,区块链还有助于提高交易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特别是跨境交易方面。此外,人工智能技术也应成为城市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应用的一部分。人工智能可以用于客户服务、风险评估、反欺诈检测等方面。例如,自动化客户服务机器人可以为客户提供实时帮助,智能风险评估模型可以提高信贷决策的准确性。城市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高金融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结语:

新常态下,城市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水平、深化产品创新、加强风险管理、拓宽服务渠道等一系列策略,城市商业银行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推动普惠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这不仅有助于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还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提升自身的普惠金融能力,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桂芝.金融科技发展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测度及影响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22.

[2]辛仰桓.数字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22.

[3]田宇.X城市商业银行Z分行普惠金融信贷风险管理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1.

[4]喻微锋.互联网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基于西部某城市商业银行的调研[J].科技资讯,2021,19(24):93-95.

[5]李向前;贺卓异.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影响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21,(02):50-57.

[6]胡颖.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案例与借鉴——基于票据区块链视角[J].金融与经济,2019,(04):78-8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