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语篇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鸿呈
  
现代教育与实践
2023年6期
合肥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读后续写作为高考改革后的新题型,考察学生阅读与写作的综合能力,并要求学生写出逻辑严谨、衔接紧密、内容和结构完整的语篇。语篇衔接理论可以成为读后续写教学中有效的理论依据。本文基于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现状,探讨语篇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并以2023年新高考Ⅱ卷为例,设计其在读后续写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语篇衔接理论;读后续写;高中英语教学

DOI:10.12417/2705-1358.23.06.02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要求学生能恰当运用代词、连接词、省略句、替代等衔接手段实现指代、连接、省略、替代等衔接关系,从而使文章连贯。为了更好地考查高中生在写作中对以上能力的掌握程度,部分省市高考近年采用了新题型——读后续写。读后续写中的语篇衔接是提高写作质量的关键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理解文章的整体意义,同时增强学生的写作基础以及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加理解故事逻辑性及连贯性,更清晰地把握全篇内容与结构,在透彻的理解下进行更好地续写,提升读后续写的写作质量。

一、新高考背景下读后续写试题特点

纵观近年新高考全国卷的选材,主要体现以下三类特点:

(1)选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的现实情况,易于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在2023年新高考Ⅱ卷中,介绍了主人公在写作训练上的心理历程,符合高中生自身对待写作的态度转变。

(2)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来看,读后续写选取的语篇多为记叙文,理解难度适中,整体结构比较清晰,且使用在高考要求范围内的词汇和句式,适合高中生阅读。

(3)在续写部分提供的段落首句,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不仅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帮助学生展开续写,还要求学生把握人物的情感,态度以及语篇传达的主题与价值。

二、语篇衔接理论在读后续写中的体现。

(一)语篇衔接理论

语篇衔接理论强调文章需要具备有逻辑性,并且保持语意连贯,衔接自然,其体现在词、句、段之间存在一定的衔接关系,通过词汇和语法实现联系上下文的语言机制。

根据Halliday和Hason(1976)的观点,衔接手段分为语法衔接(Grammatical Cohesion)和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两大类。语法衔接是使篇章连贯的重要手段,包括指称(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逻辑连接(Conjunction)。关于词汇衔接,Halliday和Hason将其分为词汇复现和词汇同现两类。词汇复现是通过将语篇中的某个词汇的原词复现以及其他词汇的替代、对照、补充等手段增强其连接性。词汇复现主要划分为四类:原词的复现、同义词与近义词的复现、上下义词的复现、概括词的复现。在以上衔接手段分类的基础上,国内学者近年来也对语篇衔接理论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周谦(2018)在《外国语》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从话语连贯到语篇衔接:实证性的研究综述》对国内语篇衔接理论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重点关注了话语序列、语义关系、语法手段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谢明霞(2016)在《语言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语篇衔接研究的理论与实证》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语篇衔接研究的理论发展和实证研究成果,包括层次结构、指代、语义关系等方面的研究。黄银铃(2018)认为在阅读教学中,一定的前置任务可以培养学生语篇衔接能力。综上所述,在国内外学者的推进下,语篇衔接理论及其应用在逐渐扩充与完善。

(二)语篇衔接理论与读后续写的联系

在读后续写中,语篇衔接理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读者需要通过理解前文的语言,准确把握文本中明示或暗示的线索,从而产生自己的想象和推断,进而产出连贯的、条理清晰的文本。语篇衔接理论所涉及的诸如指称、替代等机制都对读者在续写时如何联系前文提供了有用的指导。因此读后续写是对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综合考察,可以有效发展学生英语学科素养。

不仅如此,依据现有的国内外对语篇衔接的研究,学生语篇衔接能力的培养呈现出多方面,多角度的态势。在阅读训练中,学生会注意到语篇中多样的表达方法,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运用衔接手段的习惯。在听说训练中,学生也会有意识地优化自身的表达方式,注意到听力语篇中的表达技巧,从而使语篇衔接能力可得到锻炼和发展。

因此,在读后续写中,理解和应用语篇衔接理论对于提高文章质量和思维深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语篇衔接理论在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基于以上理论研究,本文采取2023年新高考Ⅱ卷的读后续写题目为例,具体阐述该理论的应用方法。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上中学时,老师邀请作者参加一个写作比赛。作者不喜欢写作,但是在老师的鼓励下同意尝试一下。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很累很困难,但是没有放弃,坚持到最后。作者在完成写作时,感觉到写作的快乐,并且不在乎比赛的输赢了。

(一)获取语篇信息,学习衔接手段

在读后续写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挖掘语篇中的信息,学生只有真正把握住原文中所提供的信息,才能写出优秀的续文。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原文带领学生阅读语篇,再结合衔接方法开展教学。

首先,教师应该指引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要求学生寻找细节,一般而言,学生可以从Who,When,Where,What,Why,How六个方面了解篇章。对记叙文而言,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明确故事的人物,时间,地点,故事的内容、延续、发展,人物的情感发展等,让学生获取这些关键信息,为续写做好准备。

其次,教师在进行语篇分析的时候,需要同时教授学生一些衔接手段及其作用,并且举例说明,让学生能在不同的语篇中理解不同衔接手段的含义。

最后,把握关键词句。续文的内容必须体现出原文所给的关键词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寻找哪些是关键词句,并且要求学生提炼出关键信息。

例如,“Not a brilliant idea, but funny; and unlikely to be anyone else’s choice.”体现了“省略”的衔接手段,“I said no without thinking”与“I didn’t win, I wouldn’t care.”体现了“照应”的衔接手段。后文中多次使用的“it”指代前文的“story”体现了“替代”的衔接手段。

(二)运用衔接手段,确保续写连贯

在引导学生获取了语篇的关键信息和教授了衔接手段之后,为了确保续写内容的连贯性及该内容与前文之间的连贯性,在教学时还需要加强学生对语篇相关背景知识的了解和语境的理解。正如上文提及,读后续写的材料往往贴近学生实际情况,那么在教学中可以联系学生实际,发散思维,丰富续写思路,尝试引导学生代入故事人物,从而使学生更容易写出情节连贯的续文。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步步引导。

例如,文中提到“writing was so difficult and painful for me.”,教师可以基于此提示,设计问题,如What is your attitude towards writing? Do you think writing is difficult and painful? 这样学生可以感同身受。文中主人公在构思写作时,也用到了连续的提问What did the horse think, as he sped through the night? Did he get tired? Have doubts? Did he want to quit? 这里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比如if you were the writer, what would you consider? 所给语篇最后处If I didn’t win, I wouldn’t care.可以引导学生why the writer changed his attitude?

(三)贯彻教学评一体化,内化衔接连贯手段

在学生完成续写后,教师可以依据语篇衔接理论指导学生评价续文。贯彻教学评一体化,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续写水平,强化理论应用能力。比如句与句之间缺乏有效连接,可以用“naturally but unexpectedly” “after a while”等等进行连接;如果故事情节不连贯,可以使用连接、照应的衔接手段,比如写作者对写作态度的转变时,可以写“After repeated revisions, I focused more on the writing process than on the outcome.”过渡。比如为了连接上结尾处的I went to my teacher’s office after the award presentation.在上一段结尾时就应提及老师,如“Thinking of my award, I am even more grateful for the motivation of my teacher.”等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教师应认识到语篇衔接理论在读后续写中的价值与意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加强对该理论的应用,在语篇教学中形成一定的范式,帮助学生分析语篇,多利用问题导向,引发学生思考,合理评价学生续文,改善并逐渐提高读后续写水平,培养学生语篇衔接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瑛.语篇衔接理论视角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训练的实证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2]赖文玲,李琼.基于衔接理论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J].英语教师,2022,22(05):159-162.

[3]于艳红.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研究——从一堂读后续写课的设计说起[J].英语教师,2020,20(10):124-126+145.

[4]杨建国,何君.英语语篇衔接与中学英语阅读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20(04):325-327.

基金项目:2023,年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语篇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23yjs061)。

作者简介:张鸿呈(1997--),男,研究生,合肥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学科教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