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三位一体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刘阳 孙彤 强云
  
现代教育与实践
2024年1期
合肥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项目式学习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施项目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和迁移运用,培养关键能力,建构核心知识。鉴于此,文章融合词法、语义和语用知识,贯穿形式、意义和使用,依托项目式学习,实施教学评一体化,以教学设计案例深层次探讨研究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方式方法,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英语教学要求。

【关键词】:词汇教学;项目式学习;教学评一体化

DOI:10.12417/2705-1358.24.01.002

1 引言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和新课标的颁布,传统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很难达到新课标的要求。项目式学习法是基于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兴起于德国职业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国外倡导的项目式学习法主要指学生采用一定的工具和方法去解决与生活或实际工作相关的问题。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方案,再组织实施方案,最后总结评价。[1]语法主要反映了语言的规律性,因为不同的语法规则,语言才呈现出不同的意义。而词汇的学习和词法知识的学习是分不开的,词汇学习不是单纯的词汇记忆和机械的操练,而是要学会运用词语在特定情境中理解和表达意义。[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英语语法知识包括词法知识和句法知识。词法关注词的形态变化,如名词的数、格,动词的时、态(体)等;句法关注句子结构,如句子的种类、成分、语序等。词法和句法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初中学生要学会辨识单词中的前缀和后缀,学会借助构词法知识学习词语。[3]结合项目式学习的英语词汇教学建立在单元整体教学基础上,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可以了解词汇知识的全貌,真正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鉴于此,本文通过探讨了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结合式—意义—使用三位一体,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词汇,通过独立学习及合作交流相结合全面发展学生能力,最终实现关键能力的培养和核心知识的建构。

2 项目式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19世纪末,Dewey认为项目不应只关注技能,要基于儿童的兴趣与经历,提出建构性作业的概念,即学生主动的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他认为学生的知识经验是通过学生与周围外界情景、活动的不断交往互动中产生的,强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获得知识经验。1918年,W.H.Kilpatrick继承了老师Dewey的实用主义思想,首次提出了项目学习的概念。1931年,Lillian,G.K.用“Project Approach”表达项目学习这一概念,认为项目学习的总目标为培养学生的心智,使学生平衡好项目活动与系统教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们学会团结合作、民主平等。二十世纪开始国外专家学者对于项目式学习的研究方向价值提升方向发展并对其应用进行反思验证。Stefan等人(2006)提出了项目式学习中项目团队半随机式的两步组建方法。Soparat(2015)等人将项目式学习与信息通信技术相结合,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进行实证研究,最终证明了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否同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Hugerat(2016)论述了项目式学习模式在中学实施时所遇到的挑战与问题。[4]

2.2国内研究现状

刘景福,钟志贤(2002)是我国首次对项目式学习完整论述的学者,认为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探究性学习模式。学生们在真实情境中合作探究,在一定时间限制内,利用那个网络收集、调查或教师提供的资料解决复杂或具有挑战的问题,并最终将成果进行展示,在此过程中学生逐步构建新知,培养技能。柯清超(2018)认为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有较大的冲击,学生围绕真实或感兴趣的情景主题,对生活或社会等问题进行解决,为此学生们会一起参与设计、计划、决策等学习任务,此过程时间跨度较长,且更具开放性、创新性,最终以能力提升、知识增加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

杨明全(2021)从教学流程的角度出发,认为其是一种开放性学习策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方案、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最终制作作品并解决问题。在词汇教学方面,徐苏燕(2014)将项目式学习应用到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并制定了项目式学习的目标及教学的主要流程。徐玲(2021)将项目式学习应用到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认为通过项目式活动可以提升学生对词汇记忆的效果,学生词汇印象更加深刻,并在词汇记忆中的责任感增强,从而使学生能够采用积极的态度和简单、有效的记忆策略进行词汇记忆。[4]

3 初中英语词法教学问题

词法知识关注词的形态变化,如名词的数、格,动词的时、态(体)等,在语言使用中,词法知识是“形式—意义—使用”的统一体,直接影响语言理解与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与词法、语义和语用知识紧密相连,结合三者可以综合分析出初中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的问题。

3.1构词法

构词法分为合成法,派生法,转化法。利用构词法知识的学习有利于记忆单词,利用构词法来记忆英语单词能够大大提升记忆的效率,在短期内能够快速丰富同学们的词汇量。在词汇的教学中,构词法的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掌握一个词根的意思,就可以记下一整串的单词,比如记下act(行动),通过加后缀-ive,就可以构成它的形容词active(积极的),在形容词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后缀-ly,就构成它的副词actively(积极地)。而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对于此模块知识的系统讲解,或者对于规则的讲解过于枯燥学生没能感受到其重要性并真正理解运用。

3.2词类

根据词的形式、意义及其在句中的功用将词分为若干类,叫做词类。初中生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扎实掌握词类知识,而现实情况是教学课时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参差不齐,大多数初中生对于英语词类知识的掌握情况很不理想,英语教师的教学迫切需要加强,广大英语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精力去应对这个难题,努力使初中学生牢固掌握词类知识,力争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3.3时态

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法范畴,英语时态学习有助于初中生正确使用语言。时态是用于表示当前动作进行的时间,表明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还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或者是将来有可能发生的事情等。但多数英语时态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导,时态知识以孤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所以学生无法实际使用中正确选择时态。

3.4语义

英语的语义概念是指单词、短语或句子所传达的意义或含义。它涵盖了语言的各个方面,包括词汇语义、句法语义和语篇语义。词汇语义是指单词的本义、引申义、词义关系和词汇意思等。初中学生在学习词汇时需要关注词汇语义,对于本义和引申义都要有所以了解,不要孤立的看待每个词汇,建立词汇网系统的认识单词可以更深入的学习语言。

3.5语用

语用知识是指在特定语境中准确理解他人和得体表达自己的知识。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语用知识有助于学生根据交际目的、交际场合的正式程度、参与人的身份和角色,选择正式或非正式、直接或委婉、口语或书面语等语言形式,得体且恰当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提升有效运用英语的能力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要初步了解的这些词汇的语用特征,选择恰当的交际策略,初步具备用所学英语进行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4 问题驱动下的项目式词汇教学

4.1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词汇教学原则

(1)深挖教材文本,创设真实情境

创设真实的英语情境在英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学生适应英语学习的氛围,为语法的学习创造条件,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先深入挖掘语篇,通过语篇和内容(what),语篇传递的意义(why),语篇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how),通过对教材的深层挖掘,引导学生提出驱动问题,确定项目主题,在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英语课堂。

(2)设计项目方案,解决实际问题

以新课标中的语法项目和教材单元语法教学确定问题驱动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老师提供脚手架,在学生的项目实施中充当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集思广益进行项目活动,结合实际做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3)产出项目成果,完成知识建构

项目式学习通过研读教材确定主题,最终想达到的目的是让学生内化核心知识,涵养涵育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因此在项目成果阶段,不仅要有可以切实落地的解决方案,在项目结束后要求学生们做到真正理解相关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完成知识建构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4.2结合教学案例分析项目式学习下的词汇教学

以外研社版八年级上册Module 2 My home town and my country为例,基于教材文本,围绕模块主题“比较家乡的两个地方”为驱动性问题展开学习。

(1)项目前—挖掘教材,确定驱动问题

本模块以“我的家乡和我的国家”为标题,以制作报告来比较两个家乡的两个地方为最终任务,主题语境为“人与社会”,词法目标是形容词比较级。

首先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要学习的语法内容,让每个学生列出他们自己在学习该知识点过程中的理解和掌握有困难的问题,然后全班讨论哪些是他们最困惑的,哪些是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哪些是试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根据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形似程度进行分组,每组问题为一个小的研究项目,具有共性的问题作为重点研究项目主题。老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需要和想要解决的问题来确定自己要一次解决的项目主题。每个小组选定一个组长,负责检查、监督和协调本组成员的学习。

这一环节通过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汇总、归纳、分组,确定他们要去学习和研究的项目内容。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水平,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项目中—基于自身现状,动手解决问题

学生们各自确定项目主题后,依据选定的项目主题和老师在项目建构过程中的要求,快速利用教科书、笔记、教辅资料以及网络去获取更多更深层次信息,来解读他们困惑的问题并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可以独立或者以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并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他们的发现,得出结论。

小组一代表发言:

总结1:形容词和副词均可以进行比较,但在单词变化形式上略有不同。

总结2:并不是所有的形容词副词都有比较级。

小组二代表发言:

总结1:大部分比较级变化是加-er,但是还有很多其他规则变化形式及不规则变化,需要掌握词汇基本构词法知识。

总结2:形容词和副词在变化形式上有所不同,尤其注意以-ly结尾的形容词副词区分。

小组三代表发言:

总结1:在对比较级进行翻译时要注意比较级前面的程度副词,不同的程度副词在翻译上有所区别的。

总结2:同样含义的中文可对应多个英文单词,需注意区分同义不同形词汇在比较级变化的特点。

小组四代表发言:

总结1:在具体语境中,涉及到两者之间需要用比较级,三者之间需要用最高级。

总结2:在具体的口语交谈中,不需要完整的比较级句式,形式上可以更简洁,意义传达更为重要。

在这个项目活动过程中,老师要承担控制和指导学生行动的角色,要参与到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分析他们的研究行为,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并适当地纠正他们的错误。

(3)项目后1—呈现解决方案,展示项目成果

在项目成果展示时,学生可以用作报告、演讲、图片展示、表格呈现等方法来展示他们在项目学习法中获得的知识和取得的成就。展示方法不拘一格,可以是个人表述,也可以是小组分工配合,老师要记得提醒学生总结他们在项目学习中用到的模式和方法。

小组一:小组合作写一份无法进行比较的形容词副词总结及其原因分析报告。

小组二:小组合作做一个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变化规则的表格。

小组三:小组合作出一份关于比较级含义翻译的试题。

小组四:小组合作做一个关于家乡对比的对话表演。

这一环节主要结合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通过对细小项目的研究学习,最终完成整个大的语法模块的项目学习,是一个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积累经验、理解项目主题,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和团队合作精神。

项目后2—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在项目后通过评价反思和优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评价方式可以有:各小组间互评、小组成员自评、老师评价,通过不同形式的评价体系和方式,老师最后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小组间的评价可以针对各自项目成果的可行性,小组成员的评价可以针对每个成员的具体表现,学生们也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效率,活动感受,学习氛围等进行评价,可以为以后教师更深层次的教学提供核心参考依据。

5 总结

项目式学习通过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把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通过做中学的方式,完成词法项目学习并同时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文章中结合词法学习的形式、意义和使用,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对语言知识的内化和运用。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相对应的生活热点设计项目式活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看五种技能,并及时进行反馈和多样化评价,同时也着重评价学生在参与项目活动中所体现出的文化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项目式学习超越语言知识学习、指向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梁亚鹅. 项目学习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施探究[J], 新课程, 2019: 20.

[2] 李梨.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以人教版目标Go for it七年级教材为 例[J]. 教育实 践与研究(中学版)(B), 2016 (12): 45-4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 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1.

[4] 张婉桐.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应用研究[D]. 山西: 山西师范大学, 2022:5、12.

基金项目:合肥师范学院2024年研究生基金项目: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创新路径研究(2024yjs070);融合中国文化的初中英语项目式阅读教学创新模式研究(2024yjs09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