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
——以Module9 Unit2 A beautiful smile为例
【摘 要】:当前,在很多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中,存在着“填鸭式”教学、阅读评价模式单一、 “重教轻评”等问题。 鉴于此,本研究以外研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Module9 Friendship Unit2 I believe that the world is what you think it is为例,从语篇研读、教学目标的设置、评价目标的设定、教学活动的设计等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期为一线教师实施高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DOI:10.12417/2705-1358.24.02.042
引言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旨在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教育部,2022)。而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则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当前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如:“填鸭式”教学、阅读评价模式单一、“重教轻评”等问题。对此,教师要想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切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以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为指导,探索符合学生认识发展的阅读教学模式,促成教学达成育智和育人的双重目标(王蔷,李亮,2019)。教学评一体化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来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设置评价目标,根据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活动,把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和学的过程中(华萌萌,2021)。本文将结合具体课堂教学案例,探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教学模式。
1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构建
教师需要明确学科育人的教学理念,从主旨、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深入解读文本;同时分析学情,明确学生起点,关注学生在已有知识以及潜在不足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根据学生已知和未知的差距制定教学目标,并围绕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持续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从而发现问题,搭建“支架”,及时给予反馈,以便教师和学生都能据此进行后续的反思。由于教学设计能够预设教学过程,能够使整个研究过程的教学更具系统性,因此本研究将以语篇研读、教学目标的设置、评价目标的设定、教学活动的设计四部分为重点进行教学设计,由此落实上述实施模型,探究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如下图所示:
2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
为探究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下面将以外研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Module9 Friendship Unit2 I believe that the world is what you think it is中的A beautiful smile一课为例,从语篇研读、教学目标的设置、评价目标的设定、教学活动的设计等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教评相融。
2.1根据“3W”教学法研读语篇,基于核心素养解读文本
①What(主题意义和主要内容)
本文主题语境是人与自我,以叙事的形式,围绕“友谊”这一话题展开。核心内容是起初13岁的Zang Bai在新学期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因此感到很孤独,更不愿意和同学交流。有一天,一个小女孩路过时无意间对她微笑。正是那个微笑便改变了她的一生,她开始变得乐观爱笑,主动结交新朋友。因此,通过本文学习,学生能够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②Why(作者意图和育人价值)
本文通过两个小女孩的故事,展现了微笑的力量,点明了“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的主题,引导青少年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世界,那么世界也会报之以歌;也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自尊、自信、自强、真挚的良好品格。
③How(文体结构和语言修辞)
本文语篇类型为叙事文,该语篇共分为8段,采用总分总结构,主要讲述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女孩Zhang Bei因为好朋友一个无意间的微笑继而改变了自己的性格和对世界的态度。第一段呼应标题,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第二至七段交代了故事的来龙去脉;第八段升华情感,点明主旨。文本结构清晰,逻辑清晰,结构紧凑,按照at first,one day,suddenly,now的时间标志词展开叙事情节。话题语言丰富,教育意义深刻;
从语言功能角度看:在叙事时,本文采用了一般过去时的语法结构,而且强调了一般过去时的句式表达,让学生明白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要用一般过去时表达;
从词汇角度看:语篇整体措辞表达简洁易懂,句型以简单词句为主:lonely,suddenly,in silence,with the bright smile;同时文章的配图也清晰地介绍了话题内容,引发学生深思。
2.2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制定教学目标
明确的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和灵魂,只有教师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指导教师后续教学活动。在本课结束时,学生能够:
①根据标题和图片预测文本主题。
②辨识语篇文体,获取语篇的细节信息,激活语篇知识(故事要素):when,where,what,how,why。梳理叙事语篇结构化知识,构建思维导图。
③运用寻读、梳理、归纳等策略,聚焦文本主要内容,发展解码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④通过微笑女孩的视角,对故事进行重述,内化知识和语言,分析赏析语篇中的修辞手法、积累丰富的词汇和优美句式。
⑤批判性地提出自己对友谊的见解并与同伴交流讨论,结合个人经历,发散思维、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基于结构化知识,写一篇有关个人交友经历的文章,表达对友谊的看法,实现“以读促写”。
2.3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设置评价目标
教师应同时关注课前评价、课后评价和课中评价,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课的评价目标设计如下:
①通过借助语篇标题、插图预测文章内容,诊断并发展学生的信息处理及探究能力。
②通过运用略读、细读等阅读策略分析文章结构及内容细节,诊断并发展学生总结归纳及细节推理判断的能力。
③通过构建文章的思维导图,实现以读促写,诊断并发展建构思维框架及学习迁移能力。
④通过讨论交流,感受微笑的魅力,从新的视角认识自我和世界,诊断并发展学生社会认知的水平。
2.4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结构、认知水平及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活动。将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与核心素养相结合,形成一个系统的育人工程。
(1)学习理解类活动
Activity 1:感知与注意
教师播放歌曲:《You raise me up》并提问:“Who ever raised you up?”导入主题。该活动围绕主题意义选择一首歌曲吸引学生注意力。问题讨论引发思考,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评价任务】通过借助与话题相关的歌曲直接导入主题,诊断并发展学生的感知、共情与鉴赏能力;
【评价标准】文化意识能力——能感知、理解音乐所传递的意图、情感态度等信息。
Activity 2:获取与梳理
①学生根据标题A beautiful smile及文中的插图预测语篇内容,教师提问:“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story?”该活动中,标题及插图比较直观化,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评价任务】通过借助语篇标题、插图预测文章内容,诊断并发展学生的信息处理及探究能力;
【评价标准】阅读理解能力——能根据标题、图片、关键词等信息,预测篇章主要内容。
②First reading: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文章:Q1.Whose smile was it?Q2.When did it happen?Q3.Where did it happen?Q4.How did the writer organize the passage?该活动帮助学生捋清文章脉络,为后续“以读促写”做铺垫。锻炼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评价任务】通过扫读获取文章的具体信息,诊断并发展学生快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评价标准】解码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能通过快速浏览,即扫读获取篇章具体信息。
Second reading:学生根据时间线索仔细地阅读文章,并填写表格。该活动加深并巩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评价任务】通过仔细阅读,根据时间线索词提取相关信息,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文本细节事实理解及信息提取能力;
【评价标准】阅读理解能力——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调整相应的策略获取信息,进行信息提取。
Activity 3:概括与整合
“How did‘my’feelings change?”在该活动中,深挖文本信息,结合板书把女孩儿的整个心理变化呈现出来。学生带入角色,身临其境去感受作者的心理变化历程,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评价任务】通过构建女孩整个心理变化过程的思维导图,诊断并发展学生归纳、建构思维框架及学习迁移能力;
【评价标准】解码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化意识能力——能对文本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当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积极乐观面对、主动寻求朋友的帮助并尝试解决。
(2)应用实践类活动
Activity 1:阐释与描述
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每组4个人,其中两个扮演正在开心交流的同学,一个扮演Zhang Bei,另一个扮演微笑的女孩。
【评价任务】通过角色扮演诊断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交能力;
【评价标准】文化意识能力——能感知、理解、带入角色。
Activity 2:分析与内化
“After reading the story,what can we learn?”进行情感升华,加深对语篇主题意义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评价任务】通过情感升华体验,诊断并发展学生的共情、感悟能力;
【评价标准】文化意识、思维品质能力——能结合自己的交友经历并内化自己的品质。
迁移创新类活动
Activity:想象和创造
“That is we can learn from this passage,that is also how Zhang Bei’s friendship started.How about you?How did your friendship start?”教师引导学生根据timeline和structure写下自己的交友经历。本环节是语言输出,也对上一环节的迁移应用,锻炼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的能力,实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评价任务】通过写作,诊断并发展学生的创作能力、迁移创新能力;
【评价标准】解码能力、语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文化意识能力四马并驾齐驱。
3 结语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开展的阅读教学活动,各教学环节相互联系、不断递进。与教育评价导向的传统阅读教学相比,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评价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在深度阅读中把握语言学习、文体结构和主旨思想三者之间的关系;评则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监控学习过程,检查教和学的效果;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多元思维,实现深度学习。为转变多年来英语阅读教学中“填鸭式”教学、阅读评价模式单一、“重教轻评”等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提升阅读教学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由“学会学习”向“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方向转变,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王蔷,李亮. 推动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意义、理论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 2019 (05): 115.
[3] 华萌萌.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D].山东师范大学, 2021.
注:本文系合肥师范学院2024年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对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影响研究——以初中英语阅读课为例”(项目编号:2024yjs07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