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教学评一体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探析
——以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Module 8 Unit 2为例
【摘 要】: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强调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评价三个要素贯于英语课堂教学全过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英语阅读能力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本研究以初中英语阅读课为例,从具体的教学步骤中阐述如何将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落实于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初中英语阅读;思维品质
DOI:10.12417/2705-1358.24.03.052
1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评价也日益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话题之一。教学评价一体化作为一种新型的评价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教学评一体化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提出的新理念。“教”是通过教师的指引作用,有效为学生展开相关英语知识内容的教学,从而有效实现英语教育目标。“学”是基于教师的指导,学生积极参加英语实践活动,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英语核心素养。“评”是通过运用多元化的方法对教学结果进行一定的评价。它是新课程方案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它主张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的评价一致指向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强调以评价驱动引领高质量的学与教,从而推动教师由“关注自己教得怎样”向关注“学生是否会”转变,促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深刻变革。思维品质体现了个体的思想和智力的差异,表现为系统性、批判性、敏捷性、深刻性、原创性和灵活性。王丽洁(2021)指出,课程标准将思维品质列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强调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也明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处理好教、学、评三者之间的关系,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的。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元素,教学评一体化也是实现有效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二者之间存在共性。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有显著变化,他们的思维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方式和认知能力。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只关注教师该教什么内容,一味地注重灌输知识点给学生,以教师为中心,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丁丽云(2018)认为,由于一线教师的评价素养和评价能力的关系,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包括评价反馈低效,表现为评价方式单一,语言笼统,缺乏针对性地建议,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通过教师通过教学评一体化的英语教学,能够有效保证课堂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性。然而,目前对于教学评价一体化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在初中英语教育领域。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教学评价一体化对初中生思维品质的影响,以初中英语阅读课为例进行深入研究。
2 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
本文结合外研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Module 8 Unit 2 He was invited to competitions around the world教学案例,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嵌入式评价及不同评价形式,设置不同难度梯度的任务提升学生思维水平,贯穿教学评一体化,探究如何培养初中生思维品质的教学实践。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语篇属于人与自我的范畴。语篇以体育为主题,介绍中国著名的跨栏运动员刘翔的人物传记。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刘翔体育事业的起起落落和转折点,以及他在面对各种问题时的态度和解决路径。通过介绍刘翔的体育生涯,学生能够学习主人公的优秀品质,在遇到困难时要积极乐观,永不放弃,不屈不挠、顽强拼搏。文章中主人公展现出的体育精神和优秀素质值得学习,具有育人价值和教育意义。
【教学过程】
(1)利用多模态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模态资源在英语阅读课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丰富学生学习过程,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学习体验。该资源可以是视频、音频;歌曲、海报、图像、插图等。通过多样化的信息呈现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视觉语篇,也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度,拓展思维空间与联想能力,建立更加丰富的思维联想。而新课教授中,课堂导入又是能否抓住学生眼球的重中之重,也是利用多模态资源的好时机。
在该阅读教学设计课堂导入部分,教师展示与主题运动相关的图片,如游泳、滑雪、跑步、打篮球等体育运动,询问学生感兴趣的运动。教师提问如下:
①Do you know the name of the sports that are shown in the pictures?
②Do you know who are the well-known representative athletes in their fields?
③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qualities in them that appeal to you?
随后,教师播放刘翔在奥运会夺冠的短视频,并询问学生“How much you know about his deeds and share how you feel after watching.”
该环节中,教师通过富有层次梯度的问题与学生对话,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中的直接经验出发,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已有背景知识,感知文本主题,有效促进师生互动,同时教师也有利于根据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并进行评价,适时调整教学步骤。在邀请学生分享精神品质时,学生能够在头脑中对所有知识进行加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思维能力。此外,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感知新课主题,能够帮助学生更生动地想象故事情节,拓展思维空间。
(2)设置基于问题链的课堂活动,多层次推进语篇理解。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贯穿教学的始终,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问题设计是实施提问的根本保证,也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有效手段。教学设计过程中,通过问题链的课堂活动,会影响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效果。教师应发挥问题链的时效性,提出开放性、引导性的问题,鼓励推理与应用,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这些问题可以涉及到课文内容、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等,帮助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在该阅读语篇教学中,教师从核心问题出发,设计关于文本内容(What)、文本形式(Why)、如何运用语言(How)的问题。通过该系列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while-reading环节中,除了基本的获取的文章大意和梳理文章结构确定文体后,教师提问如下:
①Who found Liu Xiang’s ability in HUrdling?
②Where did Liu Xiang win his first international 110m hurdles race?
③What was the special programme set up in 2001?
④Why did Liu Xiang hurt his foot?
以上问题主要与主人公刘翔的职业生涯几个关键点相关,属于学习与理解层面,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精读的能力。随后,教师依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提供支架式教学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归纳与梳理文章内容。基于此,教师设计了“Retell Liu Xiang’s sports experience according to the timeline”的同伴合作任务,在任务驱动下进行自主探索与学习,邀请学生根据列出的时间点总结刘翔在该时期的主要经历。该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培养学生归纳能力以及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结束后教师请学生回答分享探讨出的结果,教师进行点评与同伴互评结合,补充时间轴的内容。该时间轴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语篇信息梳理,根据文章结构划分文章层次,筛选有效信息并进行总结概括性答案,给予学生适当线索,提供支架,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最佳答案,完成思维导图,进而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达到锻炼学生逻辑性思维。
本活动结束后,教师围绕主题,让学生自由组队并“Find out the passive voice of the simple past tense and discuss with your peers what are the benefits of the presence of this tense in the text?”该环节任务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继续小组讨论的过程也是一种互评和自评充分融合的过程。该语法结构是在学生已经深入了解文本信息后进行的,让学生自主探索语法结构的特点,教师也能够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进行下一步教学,进行适当扩充与总结。同时,学生在探索语法结构特点及其作用的过程中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演绎与推理能力,活跃学生思维。
在post-reading中,教师基于主题进行提问,设置辩论活动:If Liu Xiang didn't continue to engage in sports in the end,so is he still a sports hero?在阅读中学生对某个观点进行批判性的思考,用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既提高了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根据有效信息正确合理评价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讨论、争辩的方式达到对某一观点深层理解,既可以培养沟通表达能力,又能发展批判能力和问题评价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3)使用思维视图梳理语篇信息,有效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思维视图可以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清晰的思维结构,其灵活性和开放性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思维视图的视觉化呈现,学生也可以更加轻松地记忆和理解知识点,感受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该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Timeline邀请学生对文本零散的认知进行结构化组织,把握文体结构脉络。在板书设计中也使用思维视图带领学生进行文体结构梳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将刘翔的经历以一座小山的图案呈现,展示他在不同时间点发生的主要事件以介绍他的职业经历,小山就像人生中会遇到的种种困难,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永不放弃登上山顶,实现自我价值。随后教师让学生进行文章复述,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也为教师进行主题升华创造条件。随后,由教师进行总结:1.Although Liu Xiang did not continue to engage in sports in the end,he will always be a hero in our hearts,and his spirit of tenacious struggle and continuous self-transcendence is worth learning from.2.There are many ordinary people like Liu Xiang in our lives,and they also have the same quality-never give up when encountering difficulties,and face challenges positively and optimistically.Such people are also heroes,and and we have to learn from them.该板书的设计融入德育元素,立德树人,有效升华文章主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4)健全英语评价体系,以评促教优化学生学习过程。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注重各教学要素相互关系的分析,设计并实施目标、活动、评价相统一的教学。因此,通过不同形式的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维能力,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全面发展。教师也要鼓励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让他们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效果。
如在该阅读教学设计post-reading部分,教师设置小组活动,邀请学生对以下话题任选其一进行探讨:Topic 1:What are the reasons for Liu Xiang's success?Topic 2:What does it take to be a successful athlete?教师为每组成员提供了小组评分表,对每组代表分享的回答进行评分,评分表如下:
Items Checklist Assessment
1 Are their answers coherent and articulate?
2 Are there any grammatical errors in the expression?
3 Are their pronunciation correct?
4 Can they use the new words and sentences patterns and passive voice correctly to express ideas?
5 How well can the group members work together?
该读后活动的设置,与学生的思维品质紧密挂钩,又贯穿教学评一体化。分析和概括是学生逻辑性思维的表现。Topic1、2主要目的是邀请学生分析刘翔的人物品质并拓展总结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运动员。学生通过该话题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自己的努力和外部因素对他们个人发展的重要性。通过Checklist的同伴互评,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和合作,提供多样化反馈,促进学生良好的关系和合作精神。在该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水平,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和学术素养。
(5)设计项目式任务,建设学思结合的英语课堂。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项目式任务,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完成,并通过评价学生的项目成功来促进其思维品质的发展,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项目可以是英语阅读理解、口语表达、写作等方面的任务,通过完成项目,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能力,还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该阅读课post-reading中,进行小组讨论后,教师设计了写作任务:write a biography about Gu Ailing with the use of the passive voice of the present tense.教师首先播放介绍我国运动员谷爱凌的职业生涯经历与成就的短视频,为学生提供提供其基本信息,为学生提供一个写作支架,随后让学生进行写作产出。该任务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流畅性、灵活性和广阔性,达到锻炼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目的。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创新,同时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也能够密切关注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发现问题并及时提供帮助与指导,因材施教。
3 结语
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是教师专业水平的具体体现,每天都应发生在课堂中(王蔷、李亮,2019)。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能够促进批判性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加强合作与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等优势。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师角色,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围绕阅读主题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丽云.“教-学-评一体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8,(03):66-68.
[2] 王蔷,李亮.2019.推动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意义、理论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39(5):114-120.
[3] 王丽洁.“教学评”一体化下“以评促思”学思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1,(31):26-2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本文系合肥师范学院2024年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教学评一体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探析——以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Module 8 Unit 2为例”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4yjs077
本文系合肥师范学院2024年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对初中生思维品质影响的行动研究—以初中英语阅读课为例”(项目编号:2024yjs07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