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文创+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藤编盲盒首饰设计
摘要:编织工艺“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编织工艺品“是老百姓”创造的,以技艺的形式,物的形态表现的艺术产品。它融汇了不同时期的文化讯息,体现了老百姓的创造力。所以,本文从“文创+”出发赋能传统文化,针对非遗手工业发展方向和首饰设计领域,以藤编手艺为切入点,专注年轻化市场,设计多元化造型,传授手作性技能,赋能潮流化IP,打造“手艺人”的文创品牌,让每个人都能成为非遗传承人。
一、”文创+”的提出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创新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故此,目前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开展创业教育,大力扶持那些掌握创新知识的大学生进行创业,以期可以成为国家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文创+”的内涵意义
在世界从经济高温转化为文化高热的新时代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间的矛盾。”在这样一个物质需求过剩的时代,我国人民更应该重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是本民族言行举止的道德准则,同时也是一个民族抵抗外部侵略的精神支柱。“文创产品开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创新,既可以不断推动、引导社会实践的发展,又可以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复兴,是一个民族永保活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本项目主要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中,将传统文化中的元素提炼出来,在结合时代发展的同时表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提升产品本身的价值,并且能赋予其文化含义。也就是说产品不再只有其材料和制作价值,而是额外附加了文化价值。进而为实现文创产品的多样化和创新化,提高全民文化底蕴和传承发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增添新助力。
三、“文创+藤编盲盒”的未来发展优势分析
近年,盲盒玩具以其可爱的造型,独特的营销模式,带给消费者诸多的猜想和惊喜,尤其是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潮玩企业更是将小众的盲盒发展成大众的热现象,甚至席卷生活的方方面面。“盲盒+X”作为一种新颖的销售模式也正由潮玩区域快速拓展至文具、美妆、食品等各领域。本方案便是将目光聚集在首饰领域,让盲盒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后面简称“非遗”)相结合,用盲盒的热点属性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而众所周知藤编工艺作为我国传统手工艺的一种,由于藤制品属于自然材料具有质量轻、柔软而有弹性,加工方便,材质生态亲肤,透气性好,不易发霉,可以降解、持久耐用、价格便宜等特征,尤其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成为最初普通家庭购买家具的重要选择而兴盛一时。但随着社会发展,很多新材料、新技术打破了藤制品的销售市场,更重要的是在全国范围来看,藤编工艺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却越来越少有青年人愿意参与到这个产业之中,工艺传承和发展前景并不乐观,所以导致当下藤编工艺长期停滞不前,甚至被现代工艺技术发展所遗忘、取代,故此借着复古风回暖和非遗传承热潮高涨将非遗工艺融入文创领域,将传统文化与具体经济有机结合,也就是将藤编文化与潮流现象相结合,以一种新颖的呈现方式,将我国传统的藤编文化推向大众与现代生活,既可以拓宽盲盒市场范围,增加销售量,又能唤醒大众对民间传统工艺的重视,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藤编盲盒设计还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是顺应绿色可持续发展趋势的一种方式。
三、文创+盲盒的开发过程:
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发现藤编饰品的市场份额占比较小,多为私人店主的手工制作,且销量较少、颜色单一,想要改变这一现状项目组成员就要总结规律、取其精华,除了提升产品设计感外,还要注重产品包装及营销模式的创新。
1、造型设计
在造型设计前,小组成员自主研究了藤编文化并向手艺人学习了编织技艺和经验技巧,这样有利于对之后设计中饰品结构的把握。随后对首饰造型也进行了类别的、风格的、主题等划分,然后展开设计并尝试融入艺术美与再塑美。反复推敲利用藤编技艺创新首饰造型,或者在藤编工艺品上加入符合现代审美艺术的元素进行涂鸦或组装设计,不仅要做到实用耐用,还要在保有当代设计时尚的同时又不失古朴精致的韵味,使产品更具可塑性、趣味性和年轻化、潮流化的特征,让文创产品能被更多阶层和年龄层的人所欣赏,更具消费潜力。首饰虽然不大,但与大众相伴的不只是不起眼的、小小的藤编而且恢弘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凝聚着文化的饰品带在身上又何尝不是一件美事!
2、打造品牌
尝试升华品牌传递的精神,给人以自然的美感。由于长期处在大城市的喧嚣中,激烈的竞争下,人们会渴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愿景,基于此对产品展开包装构思,创作属于自己的品牌logo,同时在融入艺术美及文化内涵基础上,还要具备关怀性。
3、设计产品包装
用现代手法包装非遗文化,增强文化内涵及觉醒,为后续推广打好基础。并且有效区别于市面上多利用消费者贪求便宜的心态以按斤称重的方式售卖低廉的首饰盲盒形象。同时包装内融入助农元素,助力精准扶贫,践行公益反哺社会。
4、创新营销模式
以手工创业者视角出发,探寻更多的可行性、多样性与创新性营销模式。比如增加手作环节,将自然的朴实与生活的诗意在指间融合,可让年轻人提高动手能力以及艺术创新能力。并且全心投入可舒缓弘扬生活、工作中的压力,间接培养兴趣爱好,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抹充满温情的仪式感,帮助受众更加透彻的理解藤编非遗的传统文化从而提高现代人精神层面的升华,甚至助力手造产业的发展。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丰富而多彩,是人们设计灵感的来源,也是文创产品设计丰富而宝贵的资源。传统文化中的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有利于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也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更能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满足人进一步的消费需求,丰富人的精神文化世界。
2022年大连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级立项,项目编号:X202213207018,项目名称:“文创+”赋能传统文化——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下藤编盲盒首饰设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