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析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的指标体系构建
摘要:农村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高质量发展视角出发,分析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含义,构建了一个新的评价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的指标体系,并从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性发挥、要素融合发展三个维度对其进行阐释。
关键词: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农村发展
农业农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问题。高质量发展是指区域内城乡创新、协调、绿色发展。随着人口、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农村不仅有第一产业,而且有第二、第三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是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我国是世界第二大农业国,总人口的36.11%生活在农村。与其他国家相比,农民是一个较大的群体。从地区维度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口占比分别为39.93%、25.83%、27.12%和6.98%,且各区域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存在着区域异质性。
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要研究诸如数字化、智能化等对农村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影响,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的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在此过程中,对“高质量”概念丰富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最为重要。尽管近年来学者们对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衡量在研究上颇有建树,但仍然未建立起一个统一的评价体系。现有研究中衡量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的评价体系主要存在两种形式:一是从实践内容出发,从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性发挥、农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农业新业态培育等方向选取评价指标,如张林等(2022)、王丽纳等(2019)及李晓龙等(2019);二是从融合行为和融合成果两大方面构建评价体系,融合行为即前述农村产业融合的实践内容,融合成果为农村产业融合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如李芸等(2017)。
本文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出发,基于科学性、代表性及可操作性原则,在借鉴上述权威文献的研究方法及考虑省级层面数据可得性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从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性发挥、要素融合发展三个维度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做出综合评价,并试图体现高质量发展所蕴含的创新、协调、绿色等内涵要义。
一是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产业链延伸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核心模式之一,也是评价融合发展程度高低的关键指标。它可以激发强村富民的新动能。而农民合作社作为最典型的新型经营主体,对于鼓励各类经济主体参与产业融合,推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参考张林等(2022)、王丽纳等(2019)的做法,选取农产品加工业比重与每万人拥有农民合作社数量来反映农业产业链延伸情况。
二是农业多功能性发挥。农业的功能不仅在于提供农产品。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推进农村休闲旅游发展。本文参考李晓龙等(2019)、张林等(2022)、孔德议等(2019)的做法,选取了休闲农业比重来反映农业的文化功能,利用化肥农药薄膜施用强度、人均主要农产品产量和设施农业水平等指标来衡量生态与经济功能等农业多功能的发展情况。
三是要素融合发展。多种生产要素进行重整融合生成新业态、新模式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环节。农业服务业正是当前重点发展的新业态之一,它承担着农业领域关键的生产与服务功能,其发展情况是衡量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高低的关键因素。乡村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仅反映了农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情况,也反映了资本要素对农村三产融合发挥的关键作用,深刻影响着农村产业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本文参考孔德议等(2019)、谭燕芝等(2021)做法选取了农林牧渔服务业比重与涉农贷款来反映要素融合发展程度。
由此,高质量发展视角下评价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的指标体系得以构建。未来研究可围绕某要素对农村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影响机理和影响程度展开。
参考文献:
[1] Hu, Y.; Yu, H.; Chen, Q. Digitalization Driving High-Quality Converged Development of Rural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Mechanisms, Effects, and Paths[J]. Sustainability, 2023(15): 11708.
[2] 余胡越.数字化驱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22.
[3] 张林,温涛.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22(07):59-80.
[4] 王丽纳,李玉山.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分析.改革,2019(12):104-114.
[5] 李晓龙,冉光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基于农村经济增长与城镇化的双重视角[J].农业技术经济,2019(08):17-28.
[6] 李芸,陈俊红,陈慈.农业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对北京市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04):55-63.
[7] 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报,2021(06):16-19.
[8] 孔德议,陈佑成.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产业融合、人力资本与农民增收——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10):155-162.
作者简介
陈桥宇,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高思宇,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何嘉琦,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