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如何加速推进新能源“集中监控、少人值守、区域运维、专业检修”生产管理模式
摘要:本文浅谈浅谈如何加速推进新能源“集中监控、少人值守、区域运维、专业检修”生产管理模式和加速推进方法,结合日常运维工作,在现有的运行、检修基础上谋划一条加快新能源“集中监控、少人值守、区域运维、专业检修”生产管理模式,进一步让风电机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从而提高风力发电机组设备的可利用率,向社会提供清洁、稳定、可靠的绿色电力,点亮千家万户。
关键词:新能源场站;推进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集中监控、少人值守、区域运维、专业检修;
一、前言
新能源作为清洁能源,得到国家的支持和认可,在国家的鼎力支持下飞速增加和发展,大量核准开发的风电项目给千家万户提供了清洁绿色的电力,给新能源“集中监控、少人值守、区域运维、专业检修”生产管理模式开展提出前所未有的困难,当下,国内新能源企业都在推行新能源“集中监控、少人值守、区域运维、专业检修”生产管理模式,但由于技术水平的制约,导致都不是做的太好,因而,新能源场站的运行维护管理必需从新思索,在管理、技术、设施、人才等多方面新能源“集中监控、少人值守、区域运维、专业检修”生产管理模式中摸索适宜本企业环境有效的措施,方能成为真正的风电龙头,创建一个百万级风场,担负起供电责任,向社会提供清洁、稳定、可靠的绿色电力,点亮千家万户。
二、新能源“集中监控、少人值守、区域运维、专业检修”管理体制现状
新能源场站设计建设往往规模巨大、占地面积大、分布相对分散、远距离传输,随着国家电网电能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种配电设备不断更新和增加,如安防设备也逐渐配备齐全,自动化装置配件不断更新,新能源“集中监控、少人值守、区域运维、专业检修”生产管理模式也要跟上步伐,跟上节奏。
(一)新能源企业开发速度加快,“集中监控、少人值守、区域运维、专业检修”管理经验缺乏
在国家能源局对新能源核准方面的鼎力支持下,风力发电企业通过近十多年的飞速壮大,国内的私企、国企新能源场站以及风电制造商有突飞猛进的提高。但随之也引出了较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研发人员专搞研发,新能源“集中监控、少人值守、区域运维、专业检修”生产管理经验和方法不足,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且近五年新核准新建的新能源场站运维大多都在质保期内,新能源场站业主几乎靠外委厂家以包代管,新能源“集中监控、少人值守、区域运维、专业检修”生产管理经验缺乏。
(二)新能源企业基础底子薄若,“集中监控、少人值守、区域运维、专业检修”管理模式老旧
新能源企业在我国发展年限短,各种新能源“集中监控、少人值守、区域运维、专业检修”生产管理正在摸索时期,目前,我国新能源企业几乎都是原火电企业优秀人才,带领一个团队从新能源场站测风数据的收集→新能源场站可行性研究报告→政府部门核准→新能源场站微观选址→新能源场站前期规划→新能源场站基建建设→新能源场站并网调试→新能源场站运行管理,在新能源“集中监控、少人值守、区域运维、专业检修”生产管理中,管理模式大部分套用原先火电厂的管理模式改动执行,事实上从新能源企业和火电企业比较来看,相似但不形同,各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差异,然而“照搬套用”根本无法最优化的实现新能源“集中监控、少人值守、区域运维、专业检修”生产管理工作。
(三)新能源企业环境条件恶劣,“集中监控、少人值守、区域运维、专业检修”管理人才较少
就目前现状,由于新能源场站所占地域宽阔、分布相对分散、远距离传输、运行维护少人值守、交通道路多为山路、环境条件恶略、工作条件差,所以导致工作岗位不稳定。外加,应国家电网电能质量、调规管理要求新能源场站运行配套设施多,对人才的的培养,工作经验的积累,对口专业的选择,都有很高的要求,由于运维人员大多为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需加快培养新毕业入职高校学生上岗。新能源场站处于海拔较高的偏僻无人山区,工作环境恶略,大多优秀而有经验技术人员不适应高原寒冷的山区,导致偏僻山区新能源场站人才缺失。
三、浅谈如何加速推进新能源“集中监控、少人值守、区域运维、专业检修”
目前,国内各企业都在大力尝试向新能源“集中监控、少人值守、区域运维、专业检修”生产管理模式靠拢,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技术管理进行整合,将新能源场站原本配置的运行班、检修班合并到一起,重新分为两个或三个运维班,重新配置优化现有人员,把原来“只运行、只检修”过渡到“可运行、可维护”的一岗多能高技能人才,最终实现新能源场站少人、无人值守,提高经济效益,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石。
(一)夯实工作内容,总结工作经验
1.设备管理
针对新能源场站设备老旧且状态不好的情况,持续开展风机技术改造和系统性的保养维护,合理利用改造替换下的备件,科学、合理制订备件采购计划,提高采购效率,加大对易损易耗备件的采购和储备。
2.技术管理
运维一体化较为繁琐,需要将检修工艺全套记录成模板,模板包括但不局限于排查方法、检修细节、使用工具、备件、台帐等完善总结出一套标准化检修流程,深入开展设备缺陷分析,定期组织开展设备缺陷分析会,尤其是重点、难点、重复性问题应该重点分析、深入分析,增强问题分析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要求班组针对每一条缺陷进行开展分析会,全员参与,逐条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制定措施并形成模板添加到数据库里。
(二)强化培训管理,提升运维技能
1.安全培训
生产的前提就是安全,一切都是围绕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开展工作,可见安全生产管理极为重要,能否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效益,安全要从零的的做起,杜绝习惯性违章,坚决打击违章作业,坚持“违章就是事故、未遂就是已遂”的原则,不作“老好人”,敢抓敢说敢为,让员工了解反违章是保证安全的重要措施。
2.技术培训
新能源场站要提供一个优良的学习平台,好的学习氛围才能更好地带动整个新能源场站的技术水平,新能源场站应集中组织运行与检修班组进行轮训,积极推进“师带徒”模式,坚持“严管+厚爱”的管理模式,奖惩分明,公平合理,推进青年员工的职业规划,加速成长,积极鼓励员工有所作为,敢作敢为,勇于担当。完善奖惩机制,有奖有罚。采取人员工作情况打分制,根据每个人工作完成情况不同,分别给予当日工作进行打分,与当月业绩考核挂钩,鼓励人员多劳多得,督促人员积极上进,逐渐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气氛。
(三)加快推进新能源“集中监控、少人值守、区域运维、专业检修”新能源生产管理模式
加快推进“集中监控、少人值守、区域运维、专业检修”新能源生产管理模式,以“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管理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新能源企业管理水平,推进新能源企业提质增效。
新能源场站接入集控中心电力专线网络,实现集控系统软件直接遥控现场风机的启停、复位功能,调度电话和调度权限分别划转至集控中心,场内运行值班人员逐步过渡到风机运维班组中,每天工作时间由运维班组安排少量人员到控制室办理工作票、开展定期设备巡检和轮换工作,不安排人员夜间值守。
(四)逐步实现数字智慧
推进“少人值守”和“无人值守”管理模式,同时配套建设自动巡检、智能动环、智能安防、智能消防系统,应用智能系统代替人工巡检,优化设备巡检和定期工作的开展方式,有效减少设备巡检对现场的人员数量和技能水平的要求。通过现场实施效果优化出优秀的实施方案,纳入新场投运的标配系统,在基建期完成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将场站的数字化建设标准化、模块化,降低数字化场站的设计和实施难度,发挥数字化、智能化应用的作用,实现精益化管理,持续提质增效。
四、推进方案
总体思路为:集控中心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与智能分析,通过集控实现现场少人、无人值守,通过大数据分析指导现场开展“集约化”集控;区域运维中心基于地理位置最大限度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着力打造一专多能、单位容量人数较少的现场运维团队,实现新能源运维管理“产业化”;专业检修中心实现区域内共享专业化检修队伍,保障新能源设备在发现劣化倾向后及时维修,深入拓展检修中心的专业化技能,保留企业自己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实现新能源检修管理“专业化”。
(一)集控中心推进方案和计划
各新能源场站接入集控中心电力专线网络,实现集控系统软件直接遥控现场风机的启停功能,调度电话和调度权限分别划转至集控中心正式运行。场站撤离运行值守人员,风机和升压站设备监控职责完全交到集控中心,场站运维人员轮流开展运行设备的巡检、轮换试验,以及两票的办理。
为了保障区域运维后运维人员具备全面承接场站运行专业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的工作任务,对各场站运行规程中的日常巡检、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等内容增加图文说明,方便运维人员的日常培训学习中尽快掌握运行操作技能。
(二)区域运维中心推进方案和计划
建立区域运维中心办公地点,服务各新能源场站。
电力专线接入集控中心且纳入区域运维管理的新能源场逐步撤离全部运行值班人员,实行运维一体,由运维中心制订轮值表,每天安排2名运维人员(老带新模式)开展运行值守,负责现场设备的运行巡检、定期轮换和临时的倒闸操作、办理两票、配合检修现场对风机调整操作,运行值守人员不安排夜间值班,如有工作需要临时配合;
区域运维中心管理的场站生产车辆和检修工具就地划分到对应的运维中心,由区域运维中心统一调配。
(三)“专业检修”推进方案和计划
检修中心应已开展在役场站电气一、二次设备和风电机务设备的维护、检修、试验等工作,服务新能源场站。
检修中心配置电气一次班、电气二次班、风机检修班共3个班组,根据专业分工承接事业部投产所有升压站、开闭站的电气一二次设备日常维护和检修预试工作,风机设备的大部件维修、轴承更换维修、内窥镜检查、螺栓无损探伤等专业检修工作,以及光伏发电设备的检修、检测工作。按事业部统一调配,从运维中心抽调部分人员到检修中心,扩大检修中心承接业务范围,研究掌握输变电设备、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及通信、风电机务、风机主控系统、变频器等核心技术,承接和深入在现有设备自主维护检修的基础上,开展生产技术攻关、疑难杂症的会诊、技术改造方案审核、新建项目的设计优化等工作。
五、结论
新能源作为清洁能源,得到国家的支持和认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壮大和发展,大规模核准风电项目给国家发展带来了清洁而丰富的电能,同时给新能源“集中监控、少人值守、区域运维、专业检修”新能源生产管理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通过不断的跟换、尝试运维模式,去探索出一种适合本企业环境的新能源“集中监控、少人值守、区域运维、专业检修”生产管理模式,在实际发电中,要勤思考、多总结,不断利用现有的可用资源,充分应用好办公软件,总结摸索一套智能化运维工具,让风机安全、稳定、经济、可靠运行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发展趋势,让自己的企业越走越远,越做越强。
参考文献
[1]李岳鹏,李耀东,风力发电场运维管理工作浅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
[2]付玉坤,风力发电场运维管理工作浅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9;
[3]刘 伟,风力发电场运维管理工作浅析[J],四川水利,2018;
[4]张文宝,新能源场站运维管理浅析[J],能源与节能,2016;
[5]李延辉,风力发电场运维管理工作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
[6]孙丽楠,姚良,周辉,邢亮,5G核心网切片运维管理关键技术研究[J],广东通信技术,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