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以恩施地区为典型的西部地区如何结合地区优势发展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实行乡村振兴

许绍逸 魏凌云 杨柳 徐登奎
  
大鑫媒体号
2023年14期
东湖学院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

恩施地区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典型代表,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然而,长期以来,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乡村贫困问题突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国家对旅游业的大力支持,发展特色旅游文化产业成为恩施地区实现振兴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可以促进恩施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高农民收入,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旅游热潮的背景下,发展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已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然而,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和资源禀赋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针对性地制定发展策略。本论文将以恩施地区为例,深入探讨该地区如何结合地区优势,推动特色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实行乡村振兴。

1.2 研究方法

本论文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2.1 文献综述:对相关领域的学术文献、期刊论文和政策文件进行广泛的收集和阅读,了解恩施地区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和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情况。

1.2.2 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走访恩施地区,与当地政府官员、旅游从业者和农民代表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于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认识和期望。

二、恩施地区及其旅游资源

2.1 恩施地区概况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总面积约为5.2万平方公里,下辖10个县市区,辖区内有恩施市、利川市等主要城市。恩施地区地处长江经济带,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交通便利。

恩施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特别是夏季,气温适宜,是避暑的理想胜地。同时,恩施地区也是中国的生态重点区域之一,保留着大片原始森林、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2.2 地域优势与特色旅游资源

恩施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其地域优势和特色使其在乡村振兴中具有独特的发展潜力。

2.2.1 自然景观: 恩施地区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包括巍峨的大别山、秀美的乌龙湖、壮丽的清江画廊等。大别山是中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乌龙湖清澈如镜,周围被翠绿的山峦环绕,是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清江画廊则以其壮美的峡谷和清澈的江水吸引着众多游客。

2.2.2 文化遗产: 恩施地区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土家族苗族的民俗风情、传统节日和手工艺品都吸引着游客的关注。恩施的苗族铜鼓文化、土家族锦缎技艺等都是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3.1 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恩施地区旅游文化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随着国家政策对旅游业的支持和鼓励,恩施地区的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收入逐渐增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旅游接待量增长: 近年来,恩施地区的旅游接待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来到恩施地区感受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特别是在假日和节假日,各大景区、乡村旅游区人气旺盛,游客络绎不绝。

3.1.2 旅游收入增加:随着旅游接待量的增加,恩施地区的旅游收入也持续增长。旅游业成为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旅游产业的兴盛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交通等,形成了完整的旅游产业链。

恩施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分析

4.1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意义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新时代农村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旨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这一战略对于恩施地区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1.1 产业结构转型: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农村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对于恩施地区而言,可借鉴发展特色旅游文化产业,通过挖掘和保护本地区的自然和民族文化资源,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4.1.2 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恩施地区作为典型的农村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增收机会。地方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民从业者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从而实现农民增收。

4.2 地方政府政策支持

恩施地区地方政府对于乡村振兴和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予了积极的政策支持,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实施。

4.2.1 产业扶持政策: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和农民参与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提供财税支持、土地政策等优惠措施,降低投资门槛,吸引更多资金和人才投入到恩施地区的旅游产业中。

4.2.2 人才培养政策:地方政府重视旅游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开展培训计划,提高从业者的服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同时,吸引高层次的旅游专业人才来到恩施地区,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1 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为了实现恩施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和发展特色旅游文化产业的目标,首先需要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通过深入挖掘本地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资源,推出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提升游客体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恩施地区旅游。地方政府可以加大对特色旅游项目的扶持和引导,鼓励旅游企业进行创新开发,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

5.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体验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游客需求,恩施地区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体验。地方政府可以加大投入,改善交通网络和通讯设施,提高乡村旅游的便捷性和舒适性。同时,加大对酒店、餐饮、厕所等旅游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服务质量,让游客感受到更好的接待和服务。通过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可以增强恩施地区的旅游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到访。

5.3 加强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恩施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保护这些资源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地方政府应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制定科学规划和政策,防止资源过度开发和商业化。同时,要加强对游客的引导和教育,增强其环保意识,促进绿色旅游的发展。通过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方式,可以实现旅游业和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长期的支撑。

六、恩施地区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

6.1 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

在推动恩施地区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恩施地区作为生态重点区域,必须将生态优先放在发展的战略位置。地方政府应制定科学规划和政策,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与管理,防止过度开发和商业化。通过推行生态旅游理念,倡导游客文明旅游,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实现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6.2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恩施地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地方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旅游从业者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激发农民从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可以鼓励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如农家乐、农产品加工等,拓展农民的收入来源,实现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6.3 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不能忽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恩施地区作为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重视本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可以组织民间艺术表演、传统节日庆祝等活动,加强对本地传统手工艺技艺的传授和保护。通过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可以提升恩施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乡村振兴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12月21日。

[2] 《关于构建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2月.

[3] 何文渊, 周培培. 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以西藏为例[J]. 中国农村经济, 2019(10): 32-4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