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王和庆
  
大鑫媒体号
2023年14期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新华中学 221600

摘要:本文认为陶行知教育理论的精髓在“生活教育”,其指出了学科教学要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而阅读本身就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认识生活、感知生命的重要途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实现高中语文阅读生活化教学,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本生活内涵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指导;高中语文;阅读

一、生活教育理论指导过程生活化

(一)教学目标设置要体现生活化

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果,影响和决定着教学的大致走向。所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置也应当体现生活化,注重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设置阅读教学目标时,既要遵循新课程要求,对目标进行整体把握,还要与生活相结合,凸显教学目标的生活化。

首先,可以从文本内容出发,挖掘其中反映的生活,以此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以《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该著作是一篇重点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从文化、社区、家族、道德等多个方面剖析解读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和特色,结合其文本生活内容,其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为:第一,了解全书内容,理清全书逻辑,认识中国基层社会的特征与面貌,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第二,让学生掌握著作阅读的方法,深入了解中国乡村历史、文化,以及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关心社会生活的态度。其次,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制定具有针对性、合理性的生活化教学目标。以《荷塘月色》阅读教学为例,该篇文章通过“通感”的修辞手法对“荷塘”夜晚的景色进行了描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教师可以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切身感受感官的转移,从而深入理解和体会文本内容。故此,《荷塘月色》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为:第一,重点分析文章中描绘荷花香味的的句子,掌握其写作技巧;第二,品读文章语言,体会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并在此基础上对生活中某一景色进行描写。

(二)教学内容安排要体现生活化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出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这样的教育才具有活力。所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应该置身于生活大环境之中,让学生凭借自身生活经验,从文本中挖掘生活元素,再将文本延伸至生活之中。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开发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首先,可以选择与阅读文本相关的生活资源作为教学内容,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大型史诗巨制《三国》影视剧中的周瑜形象,让学生对周瑜风采有初步认识,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古诗词蕴藏的情感,即苏轼在游览赤壁时缅怀周瑜的思想感情。其次,可以选择能够促进教学目标达成的生活资源作为教学内容。例如,《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阅读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站起来”有更加深刻的体会,教师可以引入我国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有关的资源作为教学内容,以此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进而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最后,可以开发回归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同时也使教育回归于生活,充分体现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二、生活教育理论指导教法生活化

(一)创设情境,体验真情实感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之间的桥梁,使其能够身临其境,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学习更加主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学会对教学内容作出生活化处理,为学生创设合理、恰当的生活化情境。

首先,可以通过图片再现生活情境。例如,在《边城》一文中,作者对湘西边城的风土人情进行了描写,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对于不是当地学生来说,其风土人情学生难以有切身体会。对此,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播放端午赛龙舟图片再现生活情境,促使学生身临其境,还可以播放湘西自然风光图片,以此帮助学生体会湘西的淳朴风情。其次,可以通过音乐创设情境。例如,在教学《归园田居(其一)》时,张雪梅教师则引入了三个不同版本《归园田居》音乐进行对比欣赏教学,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版本并说明原因,这样不仅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品味语言特点,使其阅读能力得到提升,还能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更快的记忆、理解《归园田居(其一)》的内容,同时还能让学生对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有更深入的理解。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以此创设情境。

(二)组织实践,提高创造意识

陶行知曾说行动是知识的母亲,将其应用于学习上,即实践是产生知识、发展知识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以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应用,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意识。

首先,可以组织舞台实践活动,即舞台剧、情境剧、角色扮演等,如此既能够实现生活情境的再现,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其次,可以组织跨学科实践活动,如绘画、社会调研、实验探究等等。最后,让学生对如何对待人文名胜遗址发表意见和看法。这样组织阅读教学,不仅能够让阅读教学充满生活化特色,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对生活有更加深入的感悟和认识,真正的实现教育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

结语: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生活是其源泉,所以实现生活化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在陶渊明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对高中语文阅读生活化教学的实现进行了探究,从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出发,总结了设置生活化教学目标、开发生活化教学内容、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等生活化教学策略,旨在全面促进高中语文阅读与生活的融合,使教学更加高效,同时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得到充分提升,进而彰显生活化阅读教学的价值与魅力。

参考文献:

[1]洪艳祺.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融合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06):16-18.

[2]孙浩然. “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喀什大学,2022.

[3]刘华. 高中语文生活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