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技术创新和个人隐私因素探索消费者使用人脸识别支付系统的意愿和认知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人脸识别支付系统已经被广泛使用。目前,该系统被认为是最成功的支付方式之一。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些使用者发现在隐私方面,各种生物识别验证系统可能会威胁到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本研究报告将运用“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中隐私因素、技术创新、努力期望、绩效期望、便利性来解释消费者对该系统的行为认知和使用意愿。
关键词:人脸识别支付系统,消费者意愿,个人隐私,创新,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
引言
在互联网的今天,人脸识别支付被称为移动支付的下一站。如果人们在交易中不使用人脸进行支付,就会显得与这个时代脱节。该系统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更高效率的自动扣款。对于消费者,减少排队等候时间;不需要做各种繁琐的事情,比如拿着手机,使用者记忆密码,真正实现了人和银行卡的结合。对于企业,可以从信息和数据中获得消费者偏好,可以用于精准营销以吸引客户。然而,该系统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旦被商家抓住漏洞,轻易通过各种刷脸配置,转出支付宝金额,这项技术存在风险。因此,对于注重隐私问题的客户来说,推广使用该系统是很困难的。
一、人脸识别支付系统及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
面部可以向感知者显示不同的信息。人脸识别支付系统的识别技术是一种基于人脸特征信息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签发的文件《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第209号,提出金融科技促进生物识别支付稳步创新,降低可能存在的风险,促进对支付账户和支付行为的监管。人脸识别支付是金融科技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刷脸支付代理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社会各部门越来越重视新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但是个人用户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仍然是应用程序的开发人员关键问题。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动机模型、技术接受模型的创新与文化模型相结合形成了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影响了人脸识别支付系统的接受程度。本论文采用了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增加了社会支持、信任、创新、文化维度等新概念。自从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被广泛使用以来,它更多地解释了用户对各种信息技术的采用,包括移动技术和和网上银行系统。
二、假设发展与研究模式
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提出了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两个关键因素。用户的行为意向直接受到感知易用性的影响。使用新技术的行为意向是由顾客的态度和感知有用性决定的,而感知有用性是基于感知易用性和外部变量(研发公司对客户的隐私保护)。不同的技术验收模式由于验收对象的不同,其影响因素也不同。鉴于这项正在推广的新技术和上述理论,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通过使用该系统,期望付出努力对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当使用该系统时,消费者会确保系统质量、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是否持续满足客户自身的要求。
假设2:通过使用该系统,期望绩效对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产生正向影响。绩效期望是系统对用户动作的响应时间。消费者关心系统是否支持7*24小时业务接入。期望期望是指消费者在使用新技术时所获得的好处和便利性。
假设3:便利条件和创新对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产生正向影响。新技术的创新反映了个人发现新事物和体验不同工具的愿望。个人体验和实验新工具的程度反映了新技术开发公司的创新精神或创新趋势。创新得到了主流技术接受理论模型的支持,成为新产品购买的关键决定因素。支付过程中的便利条件是指消费者在执行行动时对资源和支持的感知。在人脸识别支付过程中,客户需要承担服务成本等成本。此外,由于它是一项新兴技术,用户需要具备使用该技术所需的知识。如果用户没有必要的知识和资源,他们可能不会更倾向于继续使用面部识别支付。
假设4:社会影响对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产生正向影响。社会影响力是指消费者感知到周围的人使用某种特定新技术的频率。如果有人倾向于在社交网络中使用新技术,这可能是受到社会压力的影响。在消费者情境下,旁观者对自己的选择和社会形象有很大的控制权,因此社会影响在消费者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假设5:在所有假设中,隐私问题的出现是唯一对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隐私一般可以分为身份隐私、用户情境隐私和信息隐私。当私人用户发现他们的个人兴趣和位置超出了他们的可控制范围,或者当个人数据在不知情或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被故意收集、传播和出售时,隐私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害。故而隐私问题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对移动产品的满意度。
三、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为完善研究思路,设计一份调查问卷来确定影响消费者使用人脸识别支付系统意愿的行为因素。问卷题目是根据本文的假设和项目来编制的。第一部分包括受访者的个人信息,第二部分包括与假设结构相关的问题。受访者都是目前有资格使用人脸识别支付系统。
样本特征:女性的比例(70.83%)高于男性(29.17%)。受访者年龄以18-35岁居多(64.17%),18岁以下仅占1人。本科学历占多数(70%),研究生只比本科以下学历多3人,排名第二。月收入在2001元至5000元、5001元至8000元、8000元至12000元之间的受访者差异较小。通过SPSS结果表明,结构假设是沿直线的。积极努力期望、绩效期望、社会影响、晋升条件(如创造力)与行为意图呈正相关。然而,只有隐私问题与行为意图呈负相关。
总结
如今,许多新兴技术都需要分析用户接受程度来确定用户的动机。然而,任何用户在使用新技术时都将面临相应风险。因此用户需要考虑其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创新因素被认为是决定性因素;个人隐私问题扮演着重要角色会对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产生负面影响。在研究技术接受度时,应同时关注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能够预测使用行为意图的因素是绩效期望因素,这项新技术需要提供一种方便的服务,用户无需下载额外的应用程序即可使用。或者,开发人员可以确保面部识别支付系统在提供替代支付方式时不会获得实际利益,从而提供独特的价值。重要指标是努力预期,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分配资源,营销传播和方便使用这种支付方式的受众。社会影响是一个预测因素。新技术营销人员可以利用社会压力向潜在用户提供奖励,比如奖励积分。各种活动也可以增加潜在用户的使用率,改善口碑推广的方式。创新因素对顾客采用人脸识别支付系统的行为意愿有正向影响。因此,该制度的研究人员应增强该制度的新体验,改进创新方式,以展示其创新能力。便利性在任何新技术中都是特别重要的,并且具有积极的影响。存储运营商需要确保新用户能够访问方便使用的资源。如商人的帮助,耐心的指导。对于隐私问题,人脸识别支付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人员需要使用认证、加密和数据保护技术来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从而减少对人脸识别支付系统的安全担忧。
参考文献
[1]Bruce, V., & Young, A. (1986). Understanding face recognition.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77(3), 305-327.
[2]Wong, C. A. (2013). U.S. Patent No. 8,600,883. Washington, DC: 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