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伍贞贞
  
大鑫媒体号
2023年29期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东湖学校 6380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法也被广泛的应用。因此,语文作为小学教学的重点课程之一,其良好的课程教学会对小学生的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广泛应用,能够很大程度上丰富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路径

引言

故事教学法是一种以故事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具有形象生动、寓教于乐的特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故事教学法概述

故事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就是将故事陈述作为重要的课堂教学方式,在上课之前提前准备好故事内容并在课堂中通过故事的陈述,将要教授的内容一同讲述给学生,通过故事讲述或演绎的方式更加生动地将授课内容传达给学生们。故事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小学语文课堂上需要教师逐渐引导学生从零基础识字,一直到能够熟练运用语言完成小文章的写作,能够很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和情感交流等。不论是口语的表达还是文章书写的语言表达,或是阅读理解能力的语言表达,都需要一定的语言基础。通过故事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将一些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通过有趣故事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同时还能够加深记忆。结合故事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逐渐积累语言的应用场景与写作素材,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语境下相同词语的不同含义,而这对于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通过故事教学法还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的故事讲授行为,可以提高在不同环境下的语言应用技巧,长此以往,就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景下运用适宜的表达方式。故事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够依靠素材的背诵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而常常死板的记忆方式使得学生逐渐失去对语文的兴趣,同时写作的内容也因为不理解记忆内容而显得生硬死板。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通过故事讲授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语言环境下语境与交流行为的表达方式,通过锻炼学生讲故事的能力,转变死板写作行为。同时故事中广泛知识的涉及,还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因为在故事中很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在进行写作的时候就显得更加灵活,学生也就能够更加娴熟地进行写作情感的传递,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2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不足

2.1传统教育模式固化

现如今,还是有许多地区,尤其是偏远的山村地区,小学语文教师水平不够高,使用的教学理念也比较传统,这种教学方式使用在语文课堂上,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学生无法自主去学习,这就代表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方式难以落实到每一处,小学生也很难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2小学语文教师缺乏新型教学理念的应用经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在课堂上占有主导地位,主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但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自主思考,这也就锻炼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有部分教师因为要追赶教学进度,而开始一味地传授知识点,让学生得不到深刻的思考,长此以往,这就导致学生会产生思维固化和对知识点分不清,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课堂状态,让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一种消极心态,也让学生学习成绩不能得到提高,同时也影响语文教学质量。

3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3.1构建情境开展故事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中会有一些逻辑性较强或文字表达较为晦涩的内容,这对于尚处于语言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针对这些内容,小学教师在语文课程讲解的时候就可以充分运用故事教学的方法,通过情境的构建,结合日常生活的实际加强课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联,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故事情境的创设,充分考虑到班级学生的特点与素质能力,结合课本讲授的内容编制或形成有趣的故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本的内容。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构建故事情境,将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故事化内容与课本理论知识深度融合,不仅能够形成对课本讲解内容的更好传达,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活学活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能力。学生通过此可充分意识到语文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联,从而实现生活化语文的学习,提高了学生对书本内容的运用能力。

3.2借助故事提高想象力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借助故事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故事教学法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帮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自然地展开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故事教学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的展开,引导学生想象故事中的人物、场景和情节,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想象中的情境。教师还可以利用图片、音乐、道具等多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借助故事教学法,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故事情境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3.3拓展延伸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根据故事内容拓展延伸相关的语文知识,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地点、事件等元素,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故事内容,设计一些拓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最后,教师可以根据故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

结语

将故事教学法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多地使用故事教学法,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雷雯.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2(17):190-192.

[2]苑春艳.探析故事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20(2):66-67.

[3]马国英.如何利用故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J].语文教学通讯,2021(1):75-7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