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美术核心素养的课堂构建

谢其均
  
大鑫媒体号
2023年29期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九韶初级中学 642350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初中美术课堂尤为重要。因此,美术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新课程标准下美术教学,应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培育,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融入了多样化的美术教学法,旨在打造多层次的美术课堂,不断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增强学生对于美术的认知与感受,最终达到以美促善和以美育德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美术;核心素养

引言

2022年出版的新课标将原有五种核心素养提炼为四种核心素养,这一变化要求教师必须更加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新旧核心素养之间的不同,并将这些不同转化成教学实践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1核心素养在美术学科中的作用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自身所应具备的,能够满足自身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各学科教师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核心素养的独特育人价值。各学科教师应基于学科本质,凝练本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需要达成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美术课程也不例外,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美术教师应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备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的能力和沟通合作的能力。美术学科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

2初中美术课堂的现状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当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初中美术课堂的创新与改革,使其无法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发挥作用,并且也降低了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学习效果。首先,从教师的思想来看,许多美术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对美术课堂的重视程度较低,没有挖掘美术课堂中所蕴含的育人价值与核心素养内容,无法让美术课堂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收获与学习价值。教师处于课堂主导位置,无法激发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从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来看,教学方式较为陈旧,教师无法运用更加生动直观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美术教学,激发起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学习兴趣,也无法让学生通过美术课堂更好地感受美,感受艺术,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第三,当前的美术教学也较为忽略学生对美术技能掌握的教学环节,导致学生通过美术课程无法掌握相关的美术技能,无法对艺术之美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3初中美术核心素养的课堂构建策略

3.1引导学生鉴赏,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美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美学素养的重要课程,可以给学生欣赏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利的学习机会。所以,初中美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展示一些比较经典的作品,同时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这些经典作品中的美,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目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帮助。在初中阶段的美术课程中,教师经常会给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能够向这些名家们学习,提升自己的美学素养。那么,教师要想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欣赏能力,就不妨尝试着在给学生展示这些经典的作品的同时,引导学生自己试着去从美学欣赏的角度深入地感受。

3.2传递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文化理解能力是对特定文化情境中艺术作品人文内涵的感悟、领会、阐释能力,是美术核心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课前查找资料的习惯,培养学生课后继续研究作品内涵的能力,强化学生对美术课堂中作品的探究及拓展,从而增强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艺术觉悟,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领会艺术的贡献和价值。

3.3优化多媒体辅助,引导学生感知图像识图能力

图像识图能力是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图像识图是指对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读和解读,在图像识读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非常重要,多媒体技术可以辅助图像识图教学,培养学生感知图像识图的能力。

3.4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

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应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入广袤的天地中,寻找创作的灵感。而生活是艺术的重要来源地,也是进行艺术创作的灵感积累的重要场所。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运用生活中各种常见的事物来带动学生进行美术思考,激发学生产生审美思维。教师要通过生活中的细节,对美术课程进行整合,组织角色扮演类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带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得到双向的发展。

3.5嵌入式评价,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嵌入式评价是根据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的综合评价,需要将评价嵌入整个学习过程中。嵌入式评价从多维度、多角度来立体描绘和评价学习过程。学生能够从中找出学习的不足,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这种评价方式能够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注重评价主体的参与和互动,帮助学生和教师了解学习进程中的思维发展情况,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反馈,真正做到以评价促进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在备课中设计嵌入式评价,首先要合理分割学习内容,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其次要组织有效的评价任务。教师应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嵌入有针对性的评价任务,以此考量学习成效与学习进度,并设计具体可操作的评价量规,以便真实评价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从而为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有力的保障。

结语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美术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作为教师需要将出发点放在培养关键能力和品格方面。通过结合学生的发展实际,来创新美术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善于切合实际生活,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同时,还要提高美术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只有这样,新课改下的初中美术课堂才会进一步提效增趣,最终达到发展美术核心素养目的。

参考文献:

[1]朱锦荟.基于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3(7):66-68.

[2]刘娟.新课标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美术纸艺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校园,2022(09):77-7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