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践探究

杨田田
  
大鑫媒体号
2023年28期
宁阳县葛石镇石集小学 271400

摘要:小学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心智发育快速的时期,农村学生往往会因为心理、情绪等方面问题多多少少会形成一些心理问题,小学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这不仅需要教师优化和调整以往教学观念,还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状态的观察,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优化农村小学生心理思想。接下来,本文对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践进行研究。

关键词:农村;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引言

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往往一些农村学校已经做到知识传授,但是在育人这方面还是有所欠缺,不太注重小学生心理问题,这样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同时还会影响学生今后生活和发展。所以,怎样在农村小学开展心里健康教育活动成为广大教师探究的关键问题,最重要就是从教学方式入手,尽量在课堂上组织一些高质量的心理教学活动,才能不断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真正的为小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一、构建良好课堂教学情境

在农村小学教育过程中学校氛围对学生学习和参与教学活动起着直观重要的影响,当教师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课堂上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课堂环境,才能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思维,让他们在课堂上以最好的心态学习,对心理素质的提升有一定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农村教师在小学课堂上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能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教师的关心和理解,增加师生之间沟通,促使小学生将自己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向教师寻求帮助。这样教师可以第一时间理解学生心理问题并加以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形成优秀品德、形成较强的心理素质,逐步提升心理健康意识,有效推动小学教学的改革和进步。构建良好课堂教学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具体在农村课堂上采用哪一种,就要教师站在学生角度进行探究,为他们提供多种活动放松身心,同时还能保证心理教育指导的针对性。

例如,在班级中设立心理沟通角落、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等形式,都可以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让他们在环境的帮助下与教师取得沟通,进一步表达自己想法和问题,这样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为例,小学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搜集一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真实事件,在课堂上运用视频、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对心理问题危害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还能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遇到问题及时向教师求助的思维,以此帮助他们获取良好的思想,心理积极且健康地成长。

二、在课堂上注重心理沟通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就话可以让教师意识到在农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加强对小学生的关注和引导,才能使他们在小学阶段形成良好的思维,对接下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有一定促进作用。一些小学生可能会以为对教师有一定畏惧心理,不敢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心理情况讲述出来,可见如果想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要从他们心理特点出发,运用关怀、爱护的方式进行沟通,这样学生可以形象的感受教师的关心和注重,久而久之就会对教师敞开心扉讲述一些自己埋藏在心理的秘密。这时,教师不要抱着批判的心理指导学生,而是要在语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让他们认为心理问题并不是难以启齿的问题,而是普遍的一种问题。

例如,每个班级中都会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教师在管理过程中一味的批评,这样不仅不能让他们直观的认识自己错误,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形成逆反心理,对教学效果有一定影响。因此,教师要遵循鼓励和引导的方式教学,在课堂上长时间坚持对他们的关爱和询问,产此以往会唤醒顽皮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热爱,使他们能听从教师的意见改正以往坏毛病。这样才能促进小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进一步推进小学生群体整体的健康发展与进步。由此可见,鼓励式的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增进小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信心,还可以通过活动带动身边的每一个学生进行学习,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三、运用家校合作模式教学

农村地区经济比较落后,文化氛围不够浓厚,一些家长总是盼着子女“成龙、成凤”,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会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像这种言语都是当时形成的: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学生总是在这样环境下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学生父母外出打工,将其教给爷爷、奶奶,他们年级已经很大了在教育方面也是力不从心,往往因为对学生的关心而造成溺爱。可见,想要从根本上结合学生心理问题,家校合作不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因此,如何运用家校结合模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成为关键性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小学教师可以运用微信、QQ、微博等多种软件和手段,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并向他们讲述一些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这样可以改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加强他们之间的沟通,从而有效处理亲子冲突。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家庭反馈意见,改善和调整心理教育方式,为促进学生人格的形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结束语

就当前教学形式来看,在农村小学阶段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满足小学生心理需求的一种表现形式,为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人才培养提供一定保障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农村小学来说,可以有效改善学生一些心理、情绪上的问题,让他们在心理教育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指导,进一步改善自己心理认知,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苏翠红.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06):181-182.

[2]李慧英,郭官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影响因素分析[J].集宁师专学报,2008(02):74-7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