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浅析

童明飞
  
大鑫媒体号
2024年7期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805队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其危害,并提出了解决策略。研究发现,水文地质问题可能导致地表沉降、地震活动、地质灾害等一系列危害,严重影响工程安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综合水文地质调查、合理规划和设计、加强技术监督等措施。通过有效应对水文地质问题,能够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危害;解决策略

工程地质勘察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工程区域的地质特征进行调查和研究,为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然而,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往往被忽视,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基础和保障。

1.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

1.1 地下水位变化

地下水位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地下水渗出或灌溉设施受到影响。该变化还可能影响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对于工程设计和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水文泥化

水文泥化是指地下水中含有过多泥沙颗粒,导致地下水质量下降的现象。水文泥化会影响地下水的供应和地下水结构物的使用寿命,需要在工程设计中充分考虑。

1.3 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污染可能来自于周边的工业排放物、农业化肥、地下油田等。地下水污染问题需要及时处理和防范,以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健康。

1.4 地下水涌出

地下水涌出是指地下水受到外部压力或渗透而在地表持续泉涌。地下水涌出可能导致地面稳定性问题,对地下结构和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1.5 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

地下水的提取或排泄可能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引起地面沉降。地面沉降会对建筑物、交通设施等构筑物造成损坏和安全隐患,需要在工程规划中纳入考虑。

2.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

2.1地表沉降和工程变形

水文地质问题包括地下水位变化、含水层压力调整等。当施工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水文地质问题,如不合理地开挖或放水,地下水位下降、含水层压力失衡等就可能导致地表沉降和工程变形,严重时甚至直接导致工程垮塌[1]。因此,在工程地质勘察中,需要充分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预测并评估地表沉降和工程变形的潜在危害,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2.2地质灾害的发生

水文地质条件对地质灾害具有直接影响。例如,地下水位过高可能引起滑坡、泥石流等。工程地质勘察中必须对区域内的地下水变化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2]。

2.3地震活动的诱发

水文地质问题在地震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施工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可能导致地下水位降低,进而使得岩土层发生压缩,从而引起应力的集中,进一步诱发地震[3]。因此,在工程地质勘察中,需要对地震活动的概率和灾害程度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地震活动对工程的潜在威胁。

3.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解决策略

3.1 综合水文地质调查

综合水文地质调查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水文地质资料,以解决工程中可能出现的水文地质问题。在进行综合水文地质调查时,需要根据工程地质勘察的要求和项目的特点,确定水文地质调查的范围。这包括确定调查区域的边界、调查的深度范围以及调查点位的布置等。在进行综合水文地质调查时,需要收集和分析多方面的数据。这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位、流量、水质等方面的数据,以及地质、地形、降水等方面的数据。数据的采集可以通过现场观测、实验室分析以及文献调查等方式进行。为了获得更加准确的地下水动态信息,可以利用现代水文地质技术进行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流速的监测。这可以通过埋设水位计、水质采样器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地下水流动进行分析。综合水文地质调查所获得的数据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以确定工程所面临的水文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这需要依据数据的可靠性、多样性和代表性等特点,运用合适的统计和地质方法进行数据的处理和解读。在综合水文地质调查中,需要将工程项目所面临的水文地质风险进行梳理和分析。这包括对可能存在的水位变动、地下水临界条件、水文地质灾害等进行评估,以确定风险等级和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可以全面了解工程区域的水文地质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减少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可以为保护水资源、预防地下水污染等提供参考,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3.2 合理规划和设计

合理规划和设计是解决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关键。在开始勘察之前,需要充分了解目标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位、水文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特征等方面的信息。这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调查记录和地质监测数据来获取。同时,在勘察过程中也应进行现场水文地质调查,收集更多的水文地质数据。合理规划和设计工程地质勘察方法是确保勘察质量的关键。常用的地质勘察手段包括钻探、岩土试验、地电、地震等。根据不同的勘察目标和具体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勘察手段,并进行综合应用。同时,要注意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勘察结果的偏差。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和设计工程方案。根据水文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工程类型和设计方案,确保工程能够满足地质环境的要求。例如,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可以采用隔离墙、抽水井等措施来降低地下水位;在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要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方法,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工程地质勘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因此,合理规划和设计需要引入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工程地质师、水文地质师等。他们能够根据勘察结果和工程要求,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意见,确保工程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3.3 加强技术监督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常见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加强技术监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技术监督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例如设立专门的监督组织或加强对勘察单位的监督力度。监督组织可以负责对勘察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掌握先进的勘察技术和方法。同时,监督组织还可以对勘察过程进行跟踪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加强对勘察单位的监督力度可以通过设立严格的审核和考核机制来实现,确保他们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工作,避免出现水文地质问题。通过加强技术监督,可以提高勘察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结束语

水文地质问题是工程地质勘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安全影响。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并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能够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工程地质勘察人员应加强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认识和研究,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郭文祥.水文地质问题在煤矿地质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3,(23):190-192.DOI:10.13487/j.cnki.imce.024499.

[2]林玲燕.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情况及应对措施[J].冶金与材料,2023,43(09):117-119.

[3]陆梦婉,肖俊萌.试论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8):121-123.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231804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