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肖红丹
  
大鑫媒体号
2024年8期
河北省保定市涿州普利庄中心学校 072750

摘要:本文以核心素养为理念,对“教学—学习—评价”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在教学上,笔者采用“任务驱动”、“情境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以具有挑战性的、能引起感情共鸣的任务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策略方面,本课程注重多元阅读与问题解决,以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判断能力。在评估中,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估制度,并结合自我评估与互评,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及核心素养的发展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在实践中,通过教学档案的建立和定期评估机制,不断调整策略,形成科学的教学模式。这一研究旨在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

引言

在当今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已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应该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论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对“教学-学习-评价”整合教学的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语文教育不只是传授语言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表现力和情感体验,促进他们在语言学习中的全面发展。通过讨论任务驱动、情景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提倡多样化阅读、问题解决学习等学习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更加科学和创新的方式,促使学生在语文课程中获得更丰富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

核心素养强调学科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综合发展,符合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小学阶段,语文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学科兴趣。因此,核心素养的培养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

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

(1)任务驱动教学法:

设计富有挑战性和情感共鸣的任务,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语文能力[1]。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可以设计一个探讨出行安全问题的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并撰写相关文章。通过这个任务,学生不仅在语文写作中提升,还培养了团队合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的挑战性和情感共鸣使学生更主动参与,充分展示了语文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促进了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2)情景化教学法:

创设与生活、实际经验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语言运用中体验到实际应用的乐趣,从而提高语文学科的吸引力。例如:通过角色扮演、小组交流等方式,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文学创作的历史、发展历程,进而增强了他们对文学作品的认识与欣赏。这样的情境教学方式,不但形象、趣味,而且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3)个性化教学法:

个性化教学法强调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个性化任务,使每个学生在语文学科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不同主题的阅读小组,每个小组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文本进行深入研读。这样的个性化学习任务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也促进了学生在特定领域的深度学习,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支持。

(二)学习策略:

(1)多元化阅读:

多元化阅读是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多元比较阅读。例如:引导学生选择同一主题下的不同体裁的文本,如诗歌、散文和小说,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文本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多样性。这种多元比较阅读既拓展了学生的文学视野,又提升了他们的文学鉴赏水平。

(2)问题解决学习: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例如:通过分析一篇小说中的人物冲突,学生可以提出关于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等方面的问题。随后,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通过合作解决问题,不仅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问题解决学习方法不仅促进了语文学科的深度学习,也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评价策略:

(1)多元评价体系:

多元评价体系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可以设置多样化的评价方式[2]。例如:除了传统的笔试和作业评价外,还可以引入学生参与文学活动的项目评价。通过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项目成果展示等多方面的评价,教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语文学科中的发展状况,为后续个性化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2)自评与互评:

自评与互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可以设计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的环节。例如:学生完成一次写作任务后,鼓励他们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评价自己在文法运用、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优缺点。同时,通过同学之间的互评,学生能够从不同视角获得反馈,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表现。这样的自评与互评机制既促进了学生的自我认知,又培养了他们对他人观点的尊重和接纳态度。

三、案例分析-任务驱动与情景化的结合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情景化教学法的结合,设计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旨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任务内容为“编写一个文学广播剧”,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

教师首先引入一个有趣的情境,如一个神秘的岛屿上发生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每位成员负责一个角色或一个情节,要求他们深入思考角色特点和情节发展。教师引导学生在情景中感受语言运用的重要性,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对话等方式加深对情景的理解。学生根据任务要求编写文学广播剧脚本,注重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情感共鸣。最终各小组成果汇总展示,学生共同演绎各组的广播剧,体验语言在真实情境中的运用。通过多元评价体系,包括小组合作表现、广播剧脚本评价、整体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估。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促使他们从整个任务中发现个体和团队的成长点,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3]。这一案例中,任务驱动与情景化教学法的结合既提高了语文学科的吸引力,又培养了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语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需要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的设计和实践来实现。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能够全面发展,达到语文教学的更高境界。通过这样的不断探索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教育的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语文教育。

此论文为保定教育科学规划十四五课题《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策略研究》【231036】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丁元慧.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实践路径[J].天津教育,2023(15):174-176.

[2]钟淑芳.探究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应用策略[J].课外语文,2018(18):1.

[3]嵇晨昕.围绕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内涵,意义及方式[J].新教师,2023(3):34-3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