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人工智能在全科医学领域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出现了大健康的概念,而且在医疗领域融入了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推进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能够满足电子病历建立、医学影像识别、健康管理以及药物研发,而且在很多方面也有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自上世纪80年代末,政府大力推展全科医学,近些年来,全科医学有了长足进步,而且在2018年我国也出台了关于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领域融合,推进互联网加医生的建立,满足对医疗知识的科普。基于此,本文针对人工智能在全科医学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全科医学;基层医疗;公共卫生服务
引言
人工智能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运行基础是大数据技术,其中包含了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人机交互等等多种功能,通过机器学习可以满足传统机器学习以及深度学习,在应用过程中实现了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的利用。目前,卷积神经网络应用是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主要区别体现在数据生产、收集、存储、计算等多个方面,能够利用机器实现对整个过程的取代。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应用在金融、建筑、交通等多个领域,在医疗领域也有了良好的发展成果,包含电子病历建立、健康管理、医学影像识别等等。
1全科医疗服务
1.1 疾病筛查与预测
通过相关调查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在眼底疾病、肺部疾病、肿瘤疾病等筛查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且也已经远超当前的医生平均水平。近些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的迅速发展,信号处理和识别技术不断被应用,能够满足机器自动识别人类语言,并且转换成相应的文本与指令,将其应用在电子病历以及健康记录的书写方面,全面提升了全科医生的工作效率,也为我国的医疗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利用智能语音识别技术能够满足日常行为的大数据调查、家族健康疾病史的分析,同时满足对各项检验结果以及影像和病理数据的探查。利用机器反复深度学习,开展对技术的优化,构建相应的疾病筛查以及风险模型建立,将疾病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系数,满足对疾病的筛查以及风险预测。
1.2 健康管理
人工智能健康管理在应用过程中包含了体检时间的预约、体检套餐选择等多个功能,可以将电子档案同步上传到智能平台,利用医疗传感器远程监测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实现对居民健康状态的监测以及风险预警,满足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促进术后护理指导以及营养管理、心理健康管理等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生理健康指标监测方面,可以依托智能化的可穿戴装备,全科医生能够满足24小时之内对居民的血压、血糖、心电图等各种指标的监测。另外,利用健康软件可以满足对健康数据的分析,合理规划居民的日常锻炼模式,确保睡眠以及服药的依从性。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实现居民身体健康管理,保持对居民身体的个性化管控,是目前全科医学发展的重点。
1.3 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与慢性病管理
我国的人口数量较大,出现的慢性疾病患者相对较多,尤其在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的治疗中,人工智能技术发挥着关键作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满足对慢性病患者的预约挂号以及在线咨询,实现药物配送以及家庭医生的预约,实现线上与线下医疗的服务开展。而且,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对繁琐看病流程的简化,可以结合相关专家的经验,落实医疗资源的优化,确保全科医生具备较强的医疗水平,加大医疗资源的科学分配,进一步降低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合理现象。除此之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作为全科医生的助手,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可以满足在医疗诊断过程中制定全新的诊疗方案,有助于提升基层医生的医疗服务能力。
2社区急救与转诊智能诊疗平台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对患者病情的转诊以及上报,必要时落实科学的急救措施,保障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减少因资源分配不当而出现的患者病情延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满足医疗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医疗过程中数据的互联互通、预警干预以及紧急处理,比如,以某社区医院为例,智慧家医为居民提供签约服务,满足对社区居民的急救以及预约转诊,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在全科医学方面,我国的起步相对较晚,尤其在一些偏远地区,医疗水平相对较差,全科医生严重不足,利用智能诊疗平台可以满足对医疗医生数量的弥补,改善医学治疗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实现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各个社区内得到了有效推广。
3全科医师培训
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针对全科医学住院医师的培训也逐渐走向了规范化和合理化,以国家建立的医师协会为基础,搭建相应的管理平台,满足对动态学习的数据分析,落实云计算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的运用,结合住院医实际医疗技术等进行全面分析,构建智慧课堂以及智慧学习,满足对国内住院医师的全面培训。在近些年来,全国医学住院医师的水平测试以及结业考核实行了全国统一考核,并且满足对考核现场纪律的监督,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对试卷的分析有助于,指导教师开展相对应的教学模式变更。人工智能技术的引进可以结合不同学员的学习状况以及医疗水平等进行分析,开展个性化的学习内容探讨,全面开展带教教师的授课效果分析,更好的落实人才培养计划。
4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人工智能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满足对传染病的防控以及疫苗注射管理,以传染病模型为基础,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搭载,满足数据和信息的监测与上报,有利于开展居民的群测、群防、群制。比如,在此次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中,基层医院可以与当地的疾控中心进行配合,利用智能语音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等满足社区疫情的筛查,落实患者的分诊与管理,保障疫情得到精准控制。除此之外,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过程中,可以满足医学影像的分析,对疫情控制提供了更多支持。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进全民健康档案的建立,落实科学的疫苗接种管理,满足对患者的疾病控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与基层医疗相结合构建良好的评价体系,满足对疫情的科学防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不断发展,在应用效果方面实现了突破。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全面的开展智能医疗的应用与研发,满足全科医疗体系的升级。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居民日常健康检测、医生预约、健康筛查以及健康管理,提供更多的医疗支持,为全科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巧,周翊,封玉琴,叶明浩.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院科室轮转计划改进思考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7):2369-2371.
[2] 柯箫韵,周桂桃,毕朝芳,谈惠群.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实践基地出科考核问题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09):32-33.
[3] 张金玉.全科医学理论为指导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效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0):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