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数字化教育转型视角下的民办高校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本文以数字化教育转型为视角,通过对民办高校数字化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探讨了民办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找到了民办高校数字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数字化时代推进民办高校教育的策略,并呼吁民办高校积极深化数字化教育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育质量。
关键词:数字化教育;民办高校;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教育的兴起,教育领域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数字化教育的背景下,数字化技术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民办高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化教育转型的浪潮中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以数字化教育转型视角为出发点,探讨民办高校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民办高校数字化教育的发展现状
数字化教育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的教育模式。数字化教育的兴起,使得学习成为了更加自主和灵活的过程,让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拓展了教育的边界。
民办高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升级,民办高校在数字化教育方面的投入和实践也越来越多。从线下到线上,从传统教育到创新教育,民办高校数字化教育正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数字化教育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灵活的学习环境,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扩大教育资源的范围和覆盖面,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就感,增强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民办高校在数字化教育领域的投入和实践还不够,大部分高校缺乏必要的数字化教育设施和硬件设备,同时也缺少对数字化教育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导致数字化教育的推广和应用进展缓慢。许多民办高校由于资金有限,无法提供足够现金的设备和网络基础设施,会影响数字化教学质量和效果。部分民办高校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数字化教育的评价体系也不够完善,无法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无法有效提供反馈和改进的机制。
二、数字化教育对民办高校教学改革的影响
(一)教学模式的变革
随着数字化教育的兴起,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数字化教育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民办高校带来了在线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的新机遇,在线教学通过网络平台,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课程内容,同时提供互动交流的渠道。混合式教学则将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促进了课堂时间的更好利用,这些教学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
数字化教育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为其量身定制学习路径,可以为每个学生推荐适合其个性化需求的学习资源和活动,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数字化教育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民办高校可以引入问题导向和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探索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这种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更贴近职业需求。
(二)师生关系的重构
在数字化教育转型的背景下,给民办高校的师生关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教师和学生在不同的角色中更好地合作和互动。数字化教育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这也对师生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逐渐演变为“学生中心”模式,教师更加扮演辅导和引导的角色,这要求教师积极适应变化,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学生也需要发挥更大的主动性,与教师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数字化教育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线教学平台、社交媒体、在线讨论等工具成为师生交流的桥梁,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平台与学生互动,解答疑问,布置作业,分享学习资源。
(三)课程设计的创新
数字化教育为课程设计带来了更大的创新空间,通过数字化技术,教师可以设计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的课程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促使课程跨学科融合,提供更全面的知识视角。数字化教育技术为互动式课程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实时投票、在线测验等方式,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度。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增强学习效果。数字化教育为课程设计引入了多媒体和虚拟资源的应用,使用图像、视频、模拟实验等多种形式来呈现课程内容,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三、数字化教育下的民办高校教学改革策略
(一)提供师资数字化培训
数字化教育转型中,民办高校需要注重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技能,提升适应数字化教学的能力,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工具,所以民办高校应该加强师资培训,涵盖数字化教育的理念、方法、工具和技能,不仅有助于教师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教育环境,也能够提升教育的整体水平,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应对数字化教学带来的挑战。
培训教师在线教学平台的使用、教学工具的应用、数字化教材的设计等方面,了解如何设计在线课程、组织在线讨论和互动,以及如何评估在线学习成果。培训教师熟悉数字化教育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他们在教学中的技术应用水平。培训教师思考如何将数字化技术融入教学,设计更有趣、有深度的课程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果。
(二)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
数字化教育的推进需要有稳定可靠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支持。强化网络建设、提供必要的硬件设备、开发教学平台、建设数字化教材和资源以及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都是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环节。民办高校应该投入资源开发或购买适合自身需求的在线教学平台,具备课程管理、学生互动、在线评估等功能,以支持教师进行有效的在线教学和学生管理。积极采集和建设适合自身特点的数字化教材,包括电子教材、多媒体资源、虚拟实验等,以满足多样化的教学需求。
(三)鼓励教学创新
在数字化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民办高校应该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提升教育质量。民办高校可以设立教学创新奖励机制,以鼓励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这些奖励可以包括教学成果奖、教育研究奖等,以激励教师在教学创新方面取得卓越成就。提供研究经费和支持,鼓励教师深入研究教育问题,探索适合数字化时代的教学策略。建立教学创新社区、研讨会、在线论坛等,为教师创造一个交流和分享教学创新的平台,让教师可以互相借鉴经验、分享成功案例,促进教学创新的交流与合作。
四、结论
数字化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民办高校应该抓住数字化教育的机遇,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数字化教育的投入和实践,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数字化教育意识和能力,建立数字化教育评价体系,加强创新教育实践,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教育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孙铭.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等院校艺术类电子教材建设研究[J].时代报告(奔流),2021(11):154-155.
[2]单德鑫,代英杰.数字化转型下基于BOPPPS模型的环境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肇庆学院学报,2024,45(02):47-52.
[3]温哲非,周华明.地方本科高校教师教学数字化转型对策探讨[J].龙岩学院学报,2024,42(02):76-81.
[4]刘阳.数字化转型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革[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4,43(03):135-138.
备注:本论文为中国民办教育协会 2023 年度规划课题(学校发展类)“数字化教学转型在民办高校教学中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ANFZG23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