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工程施工要点与养护措施分析

曹立飞
  
大鑫媒体号
2024年23期
身份证号码 339005198707273014

摘要:为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养护水平,本文对园林绿化景观工程施工要点和养护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从科学布局景观规划、选择适宜植被种植、精心处理景观细节三个方面,阐述了景观工程施工的关键要点;从运用先进维修技术、实施病虫害防治、加大环保宣传力度三个角度,提出了景观工程养护的有效措施,以期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工程施工;养护措施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园林绿化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宜居水平的重要抓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城市绿化条例》等,为加快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当前,如何从施工和养护两个维度入手,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工程的建设水平和管理质量,已成为行业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工程施工要点分析

1.科学布局景观规划

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工程施工的首要任务是科学布局景观规划。这需要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区域环境特点、生态效益目标等因素,对园林绿化空间进行合理划分和布局设计。在布局过程中,要注重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和层次感,通过乔灌木、地被植物、草坪等不同植物的搭配组合,营造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同时,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季相变化,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逆性强的物种,确保植物的成活率和景观效果的持久性。例如,在炎热干旱的地区,可以选择耐高温、耐旱的植物品种;在寒冷地区,则要选择耐寒性强的植物。此外,景观规划还要与城市基础设施相协调,合理布置园路、水系、景观小品等,提升园林空间的艺术感和功能性[1]。

2.选择适宜植被种植

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工程施工要选择适宜的植被种植,这是确保园林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的关键。植被选择要因地制宜,根据园林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水文特征等自然环境因素,甄选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乡土植物品种。同时,要兼顾植物的观赏性和功能性,综合考虑其色彩、形态、线条等景观要素,营造出丰富多样、四季皆美的植物景致。例如,可以选用常绿乔木打造景观骨架,搭配落叶乔木丰富层次,再点缀色彩鲜艳的花灌木,营造出“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景观效果。在植被配置上,要注重乔、灌、草的合理搭配比例,避免过于单调或杂乱无章。在树种选择上,要注意乡土树种与引进树种的合理性,提升植被的生态适应性和多样性[2]。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雨水花园、生物滞留设施等生态设施日益受到重视。在植被选择上,要更加注重选用耐旱耐涝、根系发达的植物,发挥其对雨水的吸纳、净化和储存作用,打造有韧性、可循环的园林绿化系统。

3.精心处理景观细节

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工程施工需要精心处理各项景观细节,以提升整体景观效果和艺术品质。首先,要重视地形塑造和微地形处理,通过巧妙的高差设计、起伏变化,营造出丰富多元的空间层次和景观意境。例如,可以通过堆山叠石、错落布置,打造出具有自然野趣的山石景观;通过水体的高低错落、曲折回环,营造出动静相宜、流畅自然的水景。其次,要注重园路铺装和场地铺地的细部设计,选用色彩、肌理协调的铺装材料,并采用图案化、艺术化的铺贴方式,提升园路和场地的艺术感受。再者,要用心设计各类景观小品,如廊架、花箱、雕塑、照明等,使其与周边植物、地形相呼应,形成和谐统一的景观意境。同时,景观小品要做到形式新颖、工艺精湛,彰显独特的艺术魅力。例如,可以采用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廊架,配以攀援植物,打造幽深雅致的景观意境;或是点缀个性鲜明、寓意深刻的雕塑小品,为园林空间注入艺术灵魂[3]。

二、城市园林绿化养护要点

1.运用先进维修技术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要积极运用先进的维修技术,以提升养护效率和质量。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机械设备进行园林绿地的维护作业,如采用乘坐式割草机、高空作业平台、喷灌设备等,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提高养护作业的效率和精准度。要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对园林绿地进行动态监测和养护调控。例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园林植被的生长状况、土壤水分、病虫害发生等情况,并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灌溉、施肥、病虫防治等养护措施,实现精准化、科学化管理。此外,要引进现代化的植保技术和设备,提升园林植被的抗病虫害能力。例如,利用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引进天敌昆虫来控制园林植被的病虫害问题;采用植物源农药、仿生农药等环保型植保产品,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园林生态环境。

2.实施病虫害防治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中,实施病虫害防治是一项关键任务,直接关系到园林植被的健康生长和景观效果。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病虫害监测预警机制,定期开展植被病虫害调查,及时发现和诊断病虫害问题,并根据监测结果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其次,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做好园林植被日常抚育管理的基础上,采取生物、物理等多种手段,综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例如,合理修剪植株,疏除过密枝叶,保持通风透光,提升植株抗病性;及时清理病残枝叶,减少病原菌的滋生;释放天敌昆虫,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制约,控制害虫种群数量;合理使用环保型植保产品,在必要时进行化学防治。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道路、广场等人员密集区的安全防护,采取定时、定点、对症的施药方式,减少对人畜的影响。同时,要加强对园林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规范作业行为,确保科学、安全施药。

3.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中,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是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推动园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首先,要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广泛宣传园林绿化的生态价值和环保理念,普及园林养护的科学知识,提高全民参与园林保护的自觉性。其次,要创新宣传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保主题活动,吸引公众积极参与。例如,组织“爱我园林、珍惜绿色”主题摄影大赛,通过镜头捕捉园林之美,引导人们感悟自然、热爱绿色;开展“园林植物认知”主题科普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介绍园林植物的特性和养护要点,培养公众爱绿、护绿的意识和能力;举办“园林健康徒步行”主题户外活动,号召人们走进园林、亲近自然,在感受绿色魅力的同时,了解园林保护的重要性。再者,要重视青少年环保教育,将园林环保知识融入中小学教学和校园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培养勤俭、节约、爱护园林的良好习惯。同时,要发挥社区、志愿者团体等社会力量的作用,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园林认养、护绿巡查等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园林环保的良好氛围。

结语:

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工程施工和养护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极强的工作,需要施工和养护单位协同发力,精耕细作、精益求精。在施工阶段,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适地适植为原则,以景观细节为着力点,力求将景观设计理念、施工操作要领、美学效果追求高度统一,打造精品园林景观。在养护阶段,要积极引进现代技术,严格落实病虫害防治,持续加大环保宣传,多管齐下,实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唯有把施工品质和养护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才能让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更加精致优美、生态宜人,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文明形象贡献绿色力量。

参考文献:

[1]石秋善.园林绿化景观工程的施工要点与养护措施[J].中国林业产业,2023(12):117-119.

[2]王立群.城市综合性公园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要点及管理策略[J].四川建材,2023,49(09):63-65.

[3]华镔.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养护管理工作要点研究[J].砖瓦,2021(11):111-11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