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习近平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研究综述
摘 要:近年来,学界对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大多是从其形成与发展、主要内容、基本原则及当代价值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研究,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有待创新,研究不够系统、全面、深入,跨学科研究开展不够广泛,研究视野狭窄等问题,只有创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开阔研究视野,才能更好促进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研究的深入。
关键词: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综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1]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一、习近平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概况
从研究的方法上讲,学者们对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文献研究与分析综合,理论综述法的方法。[2]大部分学者是从习近平关于青年的系列重要讲话、权威媒体著作中寻找体现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资料,然后进行提炼概括,综合分析再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相关研究。
从已有的研究路径上讲,研究者的思路都呈现出较为一致的特点和规律。首先,对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重要性等简要说明,然后过渡到对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内容、原则等主体内容。学者们分别从自己熟悉的视角,分门别类的以条目方式进行研究和具体论述,最后从启示、特点等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证。[3]
二、习近平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理论渊源的研究
从理论层面讲,有学者从青年观为角度,认为其来源于对马克思经典作家青年观、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青年观、以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文章指出,习近平青年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观的理论创新、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是对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青年观的经验承续。[4]
从实践层面来讲,有学者根据习近平总书记个人生活,工作经历探析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渊源。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习近平所处的时代,是他青年观形成的外因,而习近平青年时期的人生经历,个人品质是他青年观形成与发展的内因。七年知青岁月,是他人生成长进一步的开端,是习近平青年观形成的历史起点。习近平青年观不仅来源于实践,也在实践中不断成熟完善又进一步回归现实指导实践。[5]
(二)关于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特色研究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6]为此,不少学者克服了以往只关注于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路径等主要停留与对相关论述阐释性的解读上的局限,将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高度上进一步推进、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
有学者集中阐述了“政治性是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的本质特征”“民族性是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的显著特征”这些方面来把握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层面上的研究。[7]另外,还有学者从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的理论特质角度,指出了“时代性是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的特性”“实践性是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的基本要求”这些鲜明的理论特质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的理论高度。[8]
(三)关于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与交叉学科的研究
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层面上的领域,需要有一定心理学、法学、伦理学等交叉学科基础上的研究,才能揭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心理和规律,才能为青年成长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法指导。
有学者从生态学角度集中阐述了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学意蕴。文章从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教育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拔节孕穗”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系统地阐述了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学之间的关系,既为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了富有生态学意蕴的新内涵,有更加明确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使命。[9]
三、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现状简要述评
党的二十大以来,许多学者对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进行了许多方面的探讨,做出了许多学术贡献。但还有许多研究和观点具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主要不足可总结为以下三点:
1.在研究体系方面,对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系统性建设尚不成熟
关于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研究,主要以期刊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为主,这也导致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对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已经颇多,但大多数研究为重复性研究,深入度不够,未从新视角进行研究。
2.在研究关联性方面,对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与交叉学科融合度不足
随着青年成长环境的变化,成长特点和规律和以往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仅从单方面去研究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这种研究视角的单一必然会导致对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内涵和要求缺乏全面和综合性的把握,也就无法更好地为青年成长提供科学的依据。
3.在研究应用领域方面,对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有待深入
理论研究必须回归现实指导实践。关于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研究,几乎都是从理论研究层面上进行探讨分析的,缺乏实践应用层面上的研究。一些学者关于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价值意义关注不足。如何将习近平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与实践方面结合,如何将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指导具体教育实践贯穿于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实证研究等还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新湘评论,2021,No.314(14):4-9.
[2]侯欣彤.关于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的研究综述[J].党史博采(理论),2018(04):14-16+56.
[3]赵爱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综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6):12-16.
[4]董潇珊.历史·理论·实践:习近平青年观的三维探析[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20,34(03):51-55.
[5]何丽萍.习近平青年观的三重维度及其启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30):8-1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马克思,1960.
[7]骆清,刘新庚.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的理论特色与现实践履[J].当代青年研究,2018(01):12-16+22.
[8]王学俭,阿剑波.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及其价值旨归[J].思想教育研究,2018(08):3-9.
[9]崔佳.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学意蕴与启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28):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