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探索:基于校企合作视角

刘卫
  
大鑫媒体号
2024年24期
武汉商学院艺术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6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应用型高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双师型”教师作为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类型,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校企合作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当前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培养路径,包括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制定培养计划、完善评价机制等。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双师型”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促进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为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校企合作;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

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高等教育逐渐向应用型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应用型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双师型”教师作为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类型,不仅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因此,如何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已成为应用型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校企合作的视角出发,探讨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路径。

二、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的概述

(一)“双师型”教师的定义和特点

“双师型”教师是兼具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复合型教师,他们不仅在专业理论上有着扎实的基础,同时也具备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在教育教学中,他们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此外,“双师型”教师还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够提升应用型高校的声誉和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报考该校。因此,“双师型”教师在应用型高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力量。

(二)“双师型”教师的作用和重要性

“双师型”教师在应用型高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负责传授理论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行业实际需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此外,“双师型”教师还能够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高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当前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教师实践能力不足

“双师型”教师作为应用型高校的核心力量,其实际操作能力和行业经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一些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对行业内部的最新动态和实际需求了解不足,导致其在授课过程中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也限制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培训和管理机制不完善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需要完善的培训和管理机制。然而,一些应用型高校在这方面存在不足。教师培训的机会和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教师自身发展和提升的需求。同时,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和管理机制也不够科学和完善,导致一些教师在教学方式和态度上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三)教师评价机制不科学

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一些应用型高校的教师在评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往往只注重教学成果而忽视了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行业经验等方面的评价。其次,评价方式过于主观,缺乏客观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这些问题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准确和公正,无法有效地反映教师的实际水平和贡献。

四、基于校企合作视角的“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

(一)建立校企合作平台,促进双方资源共享

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应用型高校可以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双方资源的共享和优势的互补。一方面,高校可以利用企业的实践平台和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实践环境和机会,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借助高校的人才和智力支持,解决技术难题、进行产品研发和改进等,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教师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技术发展,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行业经验。

(二)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应用型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培养计划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行业培训、实践锻炼、学术交流等,让教师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提高技能。同时,还可以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过程,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完善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力

应用型高校应该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评价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行业经验等方面的评价,同时也要考虑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评价。通过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教师的实际水平和贡献,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校企合作在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可以促进双方资源共享,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质量;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推动教师行业经验的积累;完善评价机制可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这些措施的实施,将为应用型高校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有力的保障,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向应用型转变,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罗玉玲.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J].文教资料,2023,(08):193-196.

[2]罗晶.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析[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3,36(01):72-74.

第一作者:刘卫(1981年7月),女,湖北宜昌人,硕士,教授,主要从事广告设计;包装设计;角色设计等研究。

课题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项目(22050545717283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