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生产链、供应链和创新链“三链协同”的背景下的战略展望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代安旭
  
大鑫媒体号
2024年24期
杭州师范大学 311121

摘要: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例,主要运用SWOT模型分析探讨在生产链、供应链和创新链“三链协同”的背景下,该地区的战略展望。首先,文章详细解析了“三链协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强调了生产链、供应链和创新链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协同效应。接着,通过对“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现状、资源禀赋和政策环境的深入分析,揭示了该地区在“三链协同”方面的优势和挑战。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在制造业基础、科技创新能力和物流网络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同时也面临产业链条不完整、供应链风险增大以及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京津冀”地区在“三链协同”背景下的战略建议。这包括优化生产链布局,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强化供应链管理,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创新链与生产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激发区域创新发展活力等策略。最后,本文强调了实施上述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通过“三链协同”,“京津冀”地区有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供应链韧性增强和创新能力提升,从而在新一轮的区域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同时,研究成果也为其他地区推进“三链协同”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生产链;供应链;创新链;三链协同;京津冀;战略展望;产业结构升级。

一、引言

近几年的发展表明,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三链融合、协同发展”能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源泉,这得益于三链之间的相互影响且协同发展的内在关系。首先,产业链和创新链不同环节的高效协同关系犹如 DNA的双螺旋结构,相互依赖、彼此融合、协同并进[1]。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相互合作竞争本身就加强了地区合作,而在合作过程中创新链不断发展所诞生的附加价值就是优化产业链和供应链。想要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发展,企业的规模要适当(日本的小而长寿的企业带给我们的启示)、企业的整体抗压能力也要提升、最重要的是创新链的跟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国政府根据地区发展的综合考量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旨在优化区域有效资源配置,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高度协调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京津冀地区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逐渐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和互动。本文将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存在的现象、问题、原因和对策。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现状[SWOT中的优势(S)]

(一)产业链分工明确,互补性强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达,2021 年地区生产总值(GDP)高达 96 356 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未含港澳台地区。下同)比重达到 8.4%[2]。京津冀地区产业链分工较为明确,三地均有各自的特色。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自然拥有着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创新创业能力,主要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天津作为北方的国际港口城市,具有明显的物流优势,主要发展现代物流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绿色低碳产业;河北作为环首都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主要发展现代农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系较为紧密

京津冀地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系较为紧密,形成了良好的产业模式生态。以汽车产业为例,北京的负责汽车研发设计、零部件制造和销售服务的企业与天津、河北的负责整车制造企业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三)产业链和供应链创新链协同创新促成创新链成果显著

京津冀地区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以科技创新为例,京津冀地区建立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如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天津滨海新区等,吸引了大量创新型企业和人才。除此以外,京津冀地区还加强了产学研用合作,大大推动了产业链供应链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以医药研发领域为例,从创新链的视角观看,京津冀的药物创新研发体系已经初步完善了。北京市依托当地 312 家科研机构和清华北大等重点高校在内的医药科研人才优势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天津市拥有生物技术研究所和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实验室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河北省拥有神威药业、石家庄四药、石药集团、华北制药等为主的国内百强企业,附带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实验室和河北医科大学等医药科研资源,为京津冀医药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的融合提供动力源泉。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存在的问题[SWOT中的劣势(W)]

(一)产业链、供应链和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完善

京津冀三地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导致产业价值链的空间联系不紧密,产业链条产业结构较不合理[3]。产业间竞争往往大于合作,北京的“虹吸原理”使得更多的资源(尤其是高技术产业)向其倾斜。虽然国家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在政策体系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目前,京津冀地区的政策体系尚未形成统一的规划和协调机制,各地区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和冲突。

(二)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协同发展的互联互通水平不高

京津冀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相互之间的交流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就好像一纸婚约是有了,但是感情还没到位!首先,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不高,尤其是高速公路、铁路等重要通道的建设和改造滞后。其次,能源、信息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共享程度较低,影响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发展。产业链和供应链协调不善自然三地的创新链也难发展。最后,京津冀城市群在“三链”人才方面呈现结构性不平衡[4] 。

(三)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协同发展的生态环境压力较大

京津冀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压力逐渐加大。一方面,部分地区产业结构偏重,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占比较大,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另一方面,京津冀地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不足,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能力有待提高。甚至有网民在互相指责对方所在地的产业污染导致了三地的雾霾,这同时加大了社会的舆论压力。

通过SWOT模型,我们分析了京津冀一体化三链协同的可能极其未来的战略展望。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助于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通过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同时,这也符合我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要求,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的合作,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繁荣的重要途径和战略选择。未来,需要进一步细化合作措施,强化政策支持,以确保这一战略的顺利实施和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李嘉林, 侯树立. 统一大市场背景下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融合路径[J].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3, 21 (01): 104-106.

[2]国家统计局 . 中国统计年鉴 2022[M]. 北京 :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

[3]李宏宇.京津冀产业链、创新链和供应链协同融合的策略分析[J].品牌研究.2022(8):143-145.

[4]郭润琦,李思淼,陈玉玲,等.京津冀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对策研究[J].山西农经.2022(11).5-12.

[5]新华社.习近平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时强调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N].人民日报,2014-02-28(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