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关于建筑师负责制与EPC工程总承包相结合的实践与思考

陆正刚
  
大鑫媒体号
2024年26期
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41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在当前工程建设领域不断发展背景下,建筑师负责制逐渐兴起并得到行业内广泛认可与研究,尤其是与EPC工程总承包相结合实践措施内容成为行业热点话题。基于此,本文研究中将首先对建筑师负责制概念进行阐述,并对其与EPC工程总承包相结合可行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建筑师负责制与EPC工程总承包充分融合的实践路径,为推动建筑领域稳定发展提供相应思路与方向支持。

关键词:建筑师负责制;EPC工程;结合

引言:我国于2020年正式实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该法规将“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应用明确化,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近年来,建筑师负责制作为新兴建筑工程设计管理模式,逐渐得到建筑行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该模式实际开展中强调建筑师在工程项目中的核心地位,要求建筑师负责全面协调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面工作,切实保障项目高质量完成。将建筑师负责制与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充分结合,可切实发挥两者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该结合方式不仅可有效强化工程建设中设计、施工、监理三大主体之间沟通与协作力度,切实保障项目信息传输畅通无阻,同时还可有效避免单项过程交接所产生的资源浪费现象,进而实现提升工程建设整体效率目标。同时,该结合还可有效降低客户成本,提升项目经济效益,实现双方共赢目标。由此将建筑师负责制与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充分结合,对于推动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建筑师负责制概述

建筑师负责制为近年来建筑领域发展产生的工作模式,其核心在于组建以注册建筑师为主导的设计咨询团队。在实际操作中,咨询团队的运作模式依赖于其作为施工单位的代表,由建设方委派并依托其专业背景提供建筑工程全程或特定阶段的咨询和管理服务。该模式核心驱动为,确保最终所提供的建筑产品或服务可精准对接建设方实际期望[1]。其核心机制建立在设计单位可提供一体化设计与施工管理服务的基础上。建筑师角色在该模式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与业主间的紧密合作基于共享的利益基础。建筑师设计不仅体现其的创新思维,而且可满足投资者的投资回报和用户功能需求。通过推行建筑师负责制,现代工程项目的品质提升将得到强有力的保障。建筑师作为项目开展中的关键角色,其可有效确保设计咨询及管理服务连贯性和高效性,从而充分提升工程建设整体质量和效益。

二、建筑师负责制与EPC工程总承包结合的可行性

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建筑师的角色与建筑师负责制的核心要求紧密吻合,只是前者强调设计与管理并重,而后者则将设计和管理作为核心,并融入了实际工程执行环节。推动建筑师负责制与EPC模式深度融合,可显著增强设计核心地位,切实推动行业创新与发展[2]。在国际援助工程的实施策略中,可找到二者相融合的有益启示。

2015年,商务部在《对外援助成套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提出“项目管理+工程总承包”模式,明确项目管理公司在实际工作中需对全程项目管理进行负责,而工程总包方则涵盖从初步勘探到建设总包的EPC职责。在项目实践中,设计团队主要承担项目研究、地质调查、概念设计、深化设计以及全程管理,而工程总包方则侧重于施工图纸设计和建设执行。由此,依据建筑师专业特长和工程特性,可将其职责划分为设计初期策略规划、概念设计和成本质量控制,建筑师需在遵循设计基础、标准和成本目标前提下,进行施工图设计、深化设计以及工程监督,从而建立以建筑师负责制为核心的“设计+工程总承包”(A+EPC)模式,切实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和高效实施。

三、建筑师负责制与EPC工程总承包结合路径

(一)优化设计统筹与规划管理工作

在建筑设计与实施进程中,建筑师负责制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融合过程中,强调建筑师团队在设计管理中的核心角色。其实际工作中需遵循从投资方、总承包商至用户端的价值传递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的专业设计沟通、目标设定与规划布局。

第一,为切实保障项目顺利进行,建筑师团队需构建适应性项目结构,其可设计采用经典的“阶梯式”管理模式,组织框架如图1所示,将设计任务划分为三个层次,各专业领域在责任建筑师指导下有序开展工作,同时实行“职责分明”的工作制度,对任务分配、责任人进行详细划分与明确,并制作详细的设计分工表,将复杂设计分解为操作性较强的子任务,并由各专业人员分别负责。

第二,在EPC总承包模式与建筑师责任制相融合项目中,责任建筑师的角色地位尤为凸显,其职责在于创新性地构建设计愿景。具体开展设计工作中不仅需依据项目特定需求和商业策略设定设计目标,而且此过程中需始终坚守以用户为核心原则,通过深度剖析项目任务书,精细掌握项目的财务预期、工程范围、经济效益和技术规格、质量标杆以及进度计划等关键信息并以此确定设计核心要素,切实保障所有决策均精准且符合项目整体战略需求。如考虑到项目多功能性要求,责任建筑师可将项目设计要素划分为规划方案、建筑设计、深化设计细节、选材设备以及可能存在的特殊设计部分几方面。

(二)明确监造工作方向并确定主要任务

在建筑师负责制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融合项目中,建筑师团队角色不再局限于传统设计范畴,其工作职责扩展到项目全周期管理维度。为切实保障项目有序推进,建筑师团队需肩负起关键职能,包括工程监造任务分配以及合同文档严谨把控,这标志着责任建筑师工作职责范围已深度融入工程项目的全流程管理。

第一,监造任务外包管理。相较于传统承包方式,在建筑师负责制模式下,建筑师团队需接管招标流程,客户无需亲自参与或另签招标代理协议。这就要求建筑师团队策划发包策略、编制招标文件[3]。在策划阶段,建筑师需协助客户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包策略,筛选出适宜且经济性较强的工程承包模式,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工程类别。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常见合作模式可分为DBB和DB模式两种,建筑师在相关模式发挥的角色作用尤为重要。其工作中需根据项目特性和客户实际需求,灵活选用上述两种模式提供相应服务。编制招标文件是建筑师专业职责,其既是投标者制定投标策略的关键蓝图,同时也是合同形成的关键依据。按照《标准化施工招标文件》规定,建筑师需负责设定清晰条款和条件。在接手招标工作时,建筑师团队需首先要深入理解项目细节,包括工程划分、所需材料设备等,随后主导答疑解惑的环节,确保所有参与者均可充分理解招投标文件相关内容。随后建筑师团队即可参与到公开竞标和评审工作中,对专家报价分析和设计提案进行公正的审议,并与各方进行深度讨论。其在此环节中的工作目标是为客户提供全面且精准的选择建议,相关建议主要基于建筑师团队专业的判断和详尽的评估。该服务不仅体现出建筑师的专业素养,也是保障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步骤。

第二,合同文档管理。在EPC工程总承包与建筑师责任制结合实践中,确保建筑师对合同文档进行有效管理是其关键任务之一。此方面工作涵盖合同文件解读以及图纸设计自我审查和改进。首先,建筑师在全程管理中直接参与文件创建和管理,其对文件内容理解较深,因此建筑师团队需承担解释合同文件的责任,及时解答客户和投标方的所有疑问。其次,建筑师责任制要求图纸审核模式从传统第三方监理转向自我检查。在施工阶段,无论是承建商还是建筑师,一旦察觉到图纸设计存在问题,则必须进行详细的瑕疵分析,探究问题产生根源,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三)改进工程交付与质量跟踪管理方式

第一,工程验收交付。在EPC总承包模式中应用建筑师责任制时,虽然需要客户主持最终验收工作,但建筑师团队介入可使得验收流程有所优化。传统监理和建筑师验收可合并为《一体化建筑师质量评估报告》,其可有效简化客户验收程序[4]。此外,建筑师团队还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档案接收和提交,其可有效减轻客户行政负担。

第二,工程质量追踪管理。从建筑使用寿命层面分析,EPC总承包模式中的建筑师职责并不仅限于初期设计,其工作范围可延伸至项目全程质量监控方面。建筑师团队作为客户的顾问代表,会在项目交付后持续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维护指导。如在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建筑师团队需承担建筑日常运营管理职责,通过制定详细的运维计划,指导客户针对不同建筑结构和材料进行相应维护保养工作,进而实现提升建筑使用安全性以及结构稳定性目标。

总结:综上所述,在当前工程建设领域不断发展背景下,建筑师负责制与EPC总承包模式深度结合成为其发展重要方向,其优势也已在工程项目实践中得到充分显现。由此建筑行业在实际发展中应进一步加大对建筑师负责制的研究力度,探索其与EPC总承包模式的结合路径,为推动建筑工程有序高质量开展提供必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炜,艾旭,滕志刚,etal.建筑师负责制工作实践与思考——以北京城市副中心0701街区A2标段EPC项目为例[J].中国勘察设计,2023(10):26-33.

[2]刘文路,叶炜,王新,等.基于建筑师负责制的融合式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5(1):11.

[3]张元刚.EPC项目建筑师负责制组织模式探讨[J].城市建筑,2023,20(4):165-168.

[4]舒萍.建筑师负责制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的发展探究[J].房地产世界,2023(21):70-7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