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下的家园共育提高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研究
摘 要:幼儿阶段是一个幼儿身心全面发展,而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幼儿园、幼儿教师能充分结合教育理念,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指导,同时更需要家长能够言传身教,尤其是要在幼儿自理能力的形成中,对幼儿加以引导和帮助。基于此,本文结合幼儿园的教学实践情况,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视角下出发,阐释家园共育在提升幼儿自理能力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通过家园共育来提升幼儿自理能力的策略,旨在能为家园共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陶行知理论;家园共育;幼儿自理能力
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当中明确指出培养幼儿自主意识、提高幼儿自主能力。幼儿的自理能力,即不依赖他人,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包括吃饭、穿衣、如厕等等,为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能力。然而,随着现代人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孩子出生较少,很多家长溺爱孩子,尤其是隔代包办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认为只要孩子开心就好,就按照孩子的要求。家长错误的认知觉得教育要靠幼儿园,孩子只要开心就好,智力开发重要,却缺少对幼儿自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理论观点,提倡生活和教育相结合,以幼儿日常生活为中心,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和能力,且注重家园共育,构建家园共育模式,注重家长对幼儿的影响作用。结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提升家长的教育观念,改变认知,注重家长在生活中对于幼儿的教育。本文结合陶行知生活及教育理论,提出在家园共育模式下,提高幼儿自理能力。加强家园深入交流与合作,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及自主意识和能力。
一、陶行知教生活即教育理论
在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体系当中,生活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理论观点。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是在生活中所原本存在的内容,也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必须要接受的教育[1]。
从本质上来说,教育的意义便是生活的变化,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幼儿所过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子,幼儿所接受的教育便是什么样子,而来自于生活的教育将会伴随一个人成长的全部过程。简而言之,生活教育也就是融合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去对幼儿开展教育[2]。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其中“生活即教育”这一理念可以理解为日常生活属于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教育作用于生活,生活又推动动教育发展。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因此,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以幼儿的生活为中心,将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人与事作为教育背景和材料,生活中处处是教育,在生活中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将幼儿每天入园到离园的各项活动作为教育内容融入幼儿生活中,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做到生活和教育相辅相成。
二、自理能力概念
在《现代汉语词典》当中,“自理”的意思是“独自承担,独自照顾”[3]
在《辞海》当中,“能力”的意思是完成一种工作的能力。其中包括完成工作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和其心理特征。[4]
有关“自理能力”的概念,目前在各种研究中,还没有一个标准的概念。
马利娜在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幼儿自理能力,是指“幼儿不依赖他人的帮助,独立完成自身事务的能力。[5]
郑玲玲在研究分析中得出,“自理能力”指的是“幼儿独自入厕,独自洗漱、进餐、穿衣、独自整理玩具、入睡、独自清理”。[6]
拾晨从“幼儿从依赖逐渐发展到一个独立的过程”出发,提出“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习得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衣、食、住、行等[7]
孙雁觉得,自理能力是指“学会自我管理,照顾自己的生活。”[8]
李勇通过研究发现,“自理能力”是一种幼儿能够自我服务的能力,包括幼儿独立洗漱、独立穿衣、独立进餐等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能力。
本研究通过词典查阅以及结合各种研究者的论点,认为自理能力涵盖以下几个内容: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并能独立的处理一些事物。在生活中能独立地处理一些琐事,比如说做饭做菜、做家务、学习等。在学习中有独立的想法。在幼儿园自理能力指幼儿能够独立穿脱衣裤、独立进餐、独立大小便、正确洗手和安静午睡等。幼儿的自理能力是人生中最基本也是重要的能力,只有各种基本技能学会后,幼儿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
三、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对家园共育提高幼儿自理能力的作用
(一)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生活即教育,不仅仅是在幼儿园创设教育环境,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自主意识、自理能力。家庭同样对幼儿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及父母行为,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幼儿。而家庭对幼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孩子认知、行为、做事的方式等,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幼儿。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旨在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接触的生活方式,即是幼儿接受的教育方式。创设轻松、愉悦、健康、阳光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二)促进家园合作,加强幼儿园高质量建设
生活即教育需要共同发挥家庭和幼儿园的作用,教育时时刻刻渗透在幼儿生活中,包括幼儿一日作息即入园、早点、教学活动、午饭、午睡、游戏、离园等。在幼儿园一日常规中,注意把幼儿一日生活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幼儿教育以生活为中心,生活促进教育,教育服务生活。幼儿园活动中举办家长开放日、家长进课堂、亲子迎新会等,这些活动邀请家长入园,和幼儿一起参与。既能提升幼儿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又能提升家长对幼儿在园活动的了解与信任,加强家园合作,幼儿园活动隐隐约约可以推动家长教育理念。
(三)生活推动教育、教育服务生活
教育来源于生活的点滴,在家中,家长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鼓励幼儿自己吃饭,自己入厕、洗手,鼓励幼儿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生活中,家庭成员间的相处方式,家庭温馨和谐轻松的氛围,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好的性格、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父母给予足够的爱,孩子会有能力爱自己,将来也会有能力爱别人。假日活动时,家长带着幼儿出去感受大自然,体验自然风光,探究自然奥秘。节日时,幼儿通过烈日陵园、元宵节赏月等活动,生活中接受教育。幼儿所接受的教育能帮助幼儿理解生活中的常识,并帮助幼儿学会生存技巧。如幼儿通过教育懂得交通规则、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适应生存环境。生活推动教育、教育服务生活,家园共育模式共同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
四、陶行知理论下家园共育提高幼儿自理能力策略
(一)加强幼儿园中生活教育理念
在幼儿园教育中,注重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不只是注重发展幼儿的智力,更注重幼儿在园的一日体验。生活融入教育,在活动室开设区角游戏,植物角种植大蒜、花房餐厅中投放仿真厨具、包括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洗手池、电磁炉、、茶具、围裙等。幼儿通过尝试做饭,体验生活,提高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在用餐环节,幼儿自主取餐、拿勺子、自己吃饭,自己收拾餐具;在午睡前,小朋友间相互帮忙脱外套、裤子,既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生活融入教育,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独立、自主、自信的性格。
(二)提高家长生活教育理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革,我国最近几年家庭子女人数较少,父母长辈给予孩子富足的爱和丰盛的物质生活条件。新时代年轻父母整体教育理念有了一定的提高,注重孩子的身心发展,给予孩子极致的呵护和爱。对孩子有很高的期待,父母更注重孩子对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开发,而对于孩子的动手能力,及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的认知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在生活教育理念背景下,孩子是社会中的人,孩子不仅需要专研知识的海洋,更需要了解生活生存技能,生活是幼儿最熟知的,因幼儿年龄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更应该通过体验生活,理解生活,从而接受教育。因此家长,应树立生活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在幼儿能力范围内,自己穿衣、自己吃饭、自己如厕,整理好自己的玩具用品等,学会解决自己的问题,有困难时候,懂得请人帮忙。
(三)加强家园合作深层次链接
随着学前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注重与家庭合作,充分利用家庭资源,为孩子更好地发展。多数幼儿园举办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家访,家长进课堂等,加强家园合作。但家长的体验,多是以园方为主,家长多是观摩的方式,作为一个观察者,家园间联系多是浅显的。在合作深度上,需要双方不断加强,教师不仅是家园合作的主导者,更是引领者,结合每个幼儿特点,不同的家庭生长环境,而采取不同的合作方式,针对不同的幼儿制定不同的教育方式,做到因材施教。
总结:综上所述,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给予了明确地指引,把生活融入课堂,融入教育。在园一日生活中,通过盥洗、如厕、游戏等不通过的活动,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让幼儿学会收拾,学会整理自身及活动室的物品。在家中,家长要树立生活教育意识,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不包办、不代替、敢放手。相信幼儿,以幼儿为中心,把幼儿看成独立的个体。家园合作不只是形式,更是深层式的交流、探索及共鸣,结合幼儿年龄特点,生存环境,性格特点,加强家园合作,对幼儿进行针对性指导和教育。让每一个独一无二的幼儿茁壮成长,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琨.浅谈家园共育中幼儿良好饮食、运动习惯的培养[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3(04):95-96.
[2]朱玲,陈曼.乡村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现状及对策——以广东省汕头市为例[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01):23-28.
[3]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42-43
[4]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M].北京:商务印书本出版社,1973.5-6
[5]马丽娜.“80后”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影响[D].沈阳师范大学,2013.
[6]郑玲玲.幼儿自理能力培养观念的代际差异研究[D]海师范大学,2018
[7]拾晨.幼儿自理能力分析及培养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8,01(01):77-79
[8]孙雁.3-5岁幼儿自理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