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实践探讨

王亮
  
大鑫媒体号
2024年34期
身份证号码 320821198411113939

摘要: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在高层建筑和重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旨在探讨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实践应用,分析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管理要点。通过研究模板工程技术、钢筋工程技术、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技术以及预应力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实践案例,本文总结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措施,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施工技术和严格的管理措施对于确保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和复杂结构工程的需求日益增长,框架剪力墙结构因其良好的抗震性能和经济性成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选择。然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技术难题和管理挑战。

1.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概念与特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结构体系,它结合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特点,以实现更好的抗震性能和空间使用效率。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部分由梁、柱组成,承担着垂直荷载和部分水平荷载;而剪力墙则是由钢筋混凝土墙体构成,主要用于抵抗水平荷载,尤其是地震作用下的剪力。这种结构体系的特点在于其双重抗侧力机制。框架部分具有较好的空间灵活性和可变性,适合于大跨度、多层或高层建筑,能够提供开阔的内部空间,便于建筑功能的布局和调整。剪力墙则提供了强大的侧向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地震力,减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

2.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2.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施工图纸的审查与优化是施工准备工作的基础。施工图纸是施工的依据,必须确保其准确无误。审查过程中,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需要对图纸中的结构尺寸、材料规格、施工工艺等进行详细核对,确保与设计规范和现场实际情况相符。同时,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和施工单位的实际能力,对图纸进行必要的优化,以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成本。其次,施工方案的制定与评审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步骤。施工方案应详细规划施工流程、施工方法、施工顺序以及安全措施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制定完成后,需要组织专家和相关部门进行评审,以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最后,施工现场的布置与管理是施工前准备工作的实施阶段。现场布置应考虑施工机械的摆放、材料堆放、临时设施的搭建以及安全通道的设置等,确保施工现场的有序和高效。管理方面,则需要建立健全的现场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质量控制、进度监控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活动都能按照既定计划和标准进行。

2.2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模板工程技术是确保混凝土结构尺寸精确和表面质量的关键。模板系统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精心设计,以满足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要求。模板材料的选择、支撑体系的布置以及模板的安装和拆除都需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以防止变形和漏浆等问题的发生。

钢筋工程技术涉及钢筋的加工、绑扎和安装。钢筋的规格、数量和布置必须与设计图纸完全一致,以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施工中,钢筋的连接方式(如焊接、机械连接或绑扎)、保护层厚度的控制以及钢筋的防锈处理都是需要严格把控的环节。钢筋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技术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和浇筑速度,确保混凝土均匀密实,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缺陷。浇筑后的养护工作同样重要,适当的养护措施(如覆盖保湿、喷水养护等)可以防止混凝土早期开裂,促进其强度的发展。

预应力技术应用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可以提高结构的抗裂性能和承载能力。预应力筋的布置、张拉和锚固都需要精确控制,以确保预应力的有效传递和分布。预应力技术的正确应用可以显著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减少结构的自重,延长使用寿命。

2.3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质量检测与控制措施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这包括对原材料(如钢筋、混凝土、模板材料等)的进场检验,以及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如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的质量检测。通过定期的质量检查和随机抽样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安全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是保障施工现场人员安全的重要手段。在施工前,应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这包括但不限于施工现场的安全警示标识设置、安全通道的规划、施工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应急预案的制定。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是现代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控制施工噪音、粉尘和废水的排放,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干扰。同时,应加强对施工废弃物的分类管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是推动施工技术进步的直接动力。例如,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纤维增强混凝土等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和抗震性能,还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施工效率。此外,新型模板系统(如铝合金模板、塑料模板等)的使用,减少了木材消耗,提高了模板的重复使用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施工机械化与自动化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随着塔吊、混凝土泵车、自动焊接机等施工机械的广泛应用,施工现场的作业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自动化技术的引入,如预制构件的自动化生产线、混凝土搅拌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等,进一步提高了施工的精确度和一致性,减少了人为错误,提升了工程质量。

绿色施工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使用环保材料、优化施工工艺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实施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等。此外,施工现场的绿化和生态恢复也是绿色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措施,不仅可以减少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提升建筑的生态价值,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结束语

通过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实践探讨,我们可以看到,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施工中,应注重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浇筑与养护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此外,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施工机械化与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以及绿色施工理念的推广,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郑朝林.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J].居业,2024,(05):26-28.

[2]郭国雅.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建设科技,2023,(24):94-96.

[3]韩兴盛,赵鑫.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3,(08):92-94.

[4]钟好.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1,(05):252-253.

[5]李林凯.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1,(08):163-16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