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大单元教学在天文学课程导入策略中的多维创新与实践探索
引言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天文学大单元教学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天文学大单元教学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实践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老师需要建立好学科核心素养与科学核心内容之间的关系,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和情景素材,制定天文学习目标,选择天文学科内容,设计天文学习活动,开展天文课堂教学,进行学习评价,环环紧扣,单元目标确定好后,如何设计达成任务的评价指标?站在教师的角度,如何提前做好知识与方法的难易程度分析,做好单元教学设计的重点和普遍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难点时如何突破的支架设计?
一、天文与物理交汇探索学科课程新领域
天文学是一门研究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天体的构造、性质、运行规律以及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内部结构、能量来源及其演化规律等。在教学结构上,天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通常包括通识类知识、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三大部分。通识类知识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体育、艺术等,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素质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则强调数学和物理学(含四大力学)的学习,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专业知识方面,天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涵盖了理论教学基本内容和观测教学基本内容。理论教学主要包括基础天文、天体物理、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理论力学、原子物理等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天文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观测教学则强调实践性和操作性,通过观测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如何使用天文学仪器进行天文观测,掌握数据处理的技能,并培养实验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二、营造人文环境氛围体现天文文化魅力
大多数天文学学习者都是出于对宇宙和天体的热爱和好奇而选择学习这门学科的。他们渴望了解宇宙的奥秘,探索未知的天体现象,对天文学有着深厚的兴趣。但天文学学习者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因为天文学涉及大量的数学计算和物理原理。他们往往在数学、物理等相关学科中应该更下功夫,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天文学的研究中。天文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者需要具备观测和实验的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来加深对天文学理论的理解。天文学学习者往往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他们需要能够从复杂的观测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解释。天文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新的发现和理论不断涌现。天文学学习者需要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跟上学科的发展步伐。
三、观念个体差异导致教学资源整合困境
教师长期以来习惯了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对于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大单元教学理念可能理解不够深入,难以迅速从注重知识传授的观念中转变过来,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领悟其内涵与意义。学生也可能对新的教学模式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在参与大单元教学和多维创新的导入过程中可能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要让他们从心底认可和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并非易事。
四、凝聚多元力量揭秘宇宙天文科普秘密
(一)跨领域合作
1.邀请资深天文学家参与,他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观测经验,对宇宙中的各种天体、星系等进行详细解读,讲解其形成、演化和独特特征。
2.教育专家则专注于如何将复杂的天文知识以更适合大众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呈现,设计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活动。
(二)创新教育模式
1.举办互动式天文科普讲座,在讲座过程中设置多个互动环节,如提问、抢答、小组讨论等,激发观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开展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和爱好者前往郊外进行实地天文观测,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学习辨认星座等。
3.利用线上直播平台,进行实时天文科普讲解和答疑,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五、探索浩瀚星空下天文知识拓展学习策略
1.激发兴趣策略
精心挑选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高清天文图片,如色彩斑斓的星云、壮观的星系等,在学习场所或线上平台展示,引发视觉震撼。收集生动有趣的天文故事,包括古代天文传说、天文学家的探索历程等,通过讲述或制作成动画短片的形式呈现,激发对星空背后故事的好奇。
2.天文观测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天文观测实践,让他们亲自操作望远镜或其他观测设备,例如天文望远镜,天文模型,天文仪器,天文摄影作品,观察天空中的天体。在观测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设备、如何分析观测数据等。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天文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3.天文讲座与研讨会
邀请相关天文学家或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或研讨会,分享他们在天文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与天文学的故事,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了解天文学的前沿动态和最新进展,同时也能与专家进行交流和互动,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
4.天文科普活动
鼓励组织一些天文科普活动,例如天文知识竞赛、天文摄影比赛、星空露营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天文学的知识和文化,同时也能增强他们对天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5.阅读拓展策略
推荐专业的天文学术文献网站,引导学习者阅读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探讨。 整理一份权威的天文科普书籍清单,涵盖不同难度层次和主题,如《时间简史》《通俗天文学》等。 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习者交流阅读心得和体会。
6.互动交流策略
加入线上天文爱好者社群,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疑问。组织线下的天文爱好者聚会,开展主题交流活动,如观测经验分享会。设立专门的交流平台或论坛,方便学习者随时发布信息和交流。
7.跨学科融合策略
将天文知识与物理中的力学、热力学等知识结合讲解,帮助理解天体的运动和演化。与化学知识融合,探讨天体形成过程中的元素合成等问题。结合历史、文化学科,讲解不同文化中对星空的理解和运用。
综上所述,跨学科视角下的天文科普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是显著的。通过拓展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提升科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个人科学素质的提升,也有助于推动社会整体科学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