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智趣课堂戏剧驱动 教育戏剧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设计与实施
——戏剧课“五E”课堂模式探索
新时代的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特别强调,要关注中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养成。但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文性不足、学科核心素养关注不够等问题。当下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1.英语学科教学中过度关注知识性目标,对核心素养中的人文性,即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的关注和培养不够。英语教学中往往关注语言是否教会了,单词、语法等知识性的目标是否有达成,而很少注意培养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学生的主体性容易忽视。在目前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时间过多,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需要是启发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不能简单地告诉知识。老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更多地体验参与。3.英语教学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且单调,英语课堂缺乏生活化设计和趣味性。小学生还处在兴趣是其学习的主要动机的阶段,英语课环节设计得是否有趣、是否吸引人、是否与真实生活相关联、是否能让他们觉得熟悉从而充满兴趣都非常重要。
基于上述背景,为解决问题,在实践中进行了大量探索与尝试。将教育戏剧应用到小学课堂教学中,便是一个可供参考的方案。
一、英语“五E”戏剧课堂范式的基本内涵
小学英语戏剧课“五E”智慧课堂范式是基于“教育戏剧”理念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重构,使其课程化,目标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五E”教学模式共分五步,这五步分别是:
前置卷入(Engage)
理解体验(Experience)
探索实践(Explore)
表达运用(Express)
师生评价(Evaluate)
1.前置卷入(Engage)
是“五E”教学模式的起始环节。常常运用游戏、韵律等教育戏剧范式设计活动,以打开学生的身体和内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卷入学习之中。热身活动中的部分元素应当呼应戏剧情境中的元素,或能够与教学目标进行链接,并与课程内容和教学任务联系起来,学生主动建构学习知识的兴趣。
2. 理解体验(Experience)
理解体验是“五E”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常常运用建构空间、教师入戏、讲故事等教育戏剧范式,将戏剧故事的主体内容转化为故事情境框架中的系列任务或活动。学生在活动或任务的主动理解文本和角色体验的过程中进一步进入文本,逐渐成为文本中的“他人”。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和体验。在此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开始逐步建构主题情和学习文本。
3.探索实践(Explore)
情境探究。常常运用坐针毡、内心独白等教育戏剧习式设计任务或活动,最终指向相关观点的厘清或相关问题的解决。
4.表达运用(Express)
常常运用音乐冥想、我记得等教育戏剧习式设计任务或活动,学生将自己从戏剧情境中抽离出来,回到现实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自己通过具身体验获得的经验。另外,对本堂课的反思,可以帮助学生从戏剧的兴奋中平静下来,教师也可以在此阶段明确下一阶段的任务。
3. 师生评价(Evaluate)
教师可带领学生通过冥想,回顾整节课的知识、重点难点,也可引导学生对整节课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根据评价量规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或组织学生用口头语言陈述本节课的收获和反思。
二、小学英语教育戏剧“五E”教学法的具体实践
根据戏剧课堂活动的不同,教育戏剧的范式选择也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选择不同的教育戏剧范式。
(一)前置卷入(Engage)阶段---热身类教育戏剧范式
戏剧课堂是全体参与的课堂,学生会扮演不同角色,做角色应做的动作,模仿角色用不同的语气说话,感受并表达角色的情绪。为此,在正式开始戏剧课堂前,需要舒展学生的身体与调动学生的语言。在热身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空间行走和好人抱抱,首先,学生在教室随意走动,同时仔细听教师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二)理解体验(Experience)阶段—理解类教育戏剧范式
戏剧课堂是促进课堂的改革和创新,理解情节和文本,对学生十分重要,戏剧课的理解体验阶段将“教师入戏”与课堂相融合本,教师让学生观察图片,猜测图片中的两只猴子在谈论什么,教师戴上头套,教师入戏,化身为主角,与学生对话,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探索实践(Explore)—探究类教育戏剧范式
在输出阶段,教师可以采取环形剧场的教育范式。教师发给学生任务单,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都饰演戏剧中与主角有关的一组角色。之后所有小组围成圆圈,由教师或者一位学生饰演主角,依次进入每个小组访问,与他们展开一段即兴表演,然后离开。表演完或未表演的组则可以暂时作为观众观看。教师根据参加本节课的学生人数,将学生分为四至六人的小组。然后把活动空间划分成几个区域,每组在自己的区域扮演不同的角色,组内成员要商量好说哪些话、做什么动作等。最后展示一段30秒的表演,要求从一个定格画面开始,展示后结束在另一个定格画面上。教师规定小组的展示顺序,一组展示完毕下一组直接开始,以此类推,最后集体鼓掌。
(四)表达运用(Express)—表达运用类教育戏剧范式
由一位学生或教师扮演戏剧中的角色,其他人以戏外人的身份对他进行提问,以此了解故事背景、心理活动、行动原因、人物关系等。被采访的学生或教师可以被称为“坐针毡者”。在范式开展过程中,坐针毡者会坐在教室中间的一把椅子上,以角色的身份来回答问题,其他人以圆形或半圆形围在他的周围,依次进行提问。
(五)师生评价(Evaluate)—评价、反思类教育戏剧范式
在本节课结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参照评价量表进行自评和同伴互评,及时修正和改进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
综上所述,将教育戏剧融入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学,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在学习体验、表达运用、合作探究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戏剧课程,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的开朗,表现得更加自信,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戏剧课是一种值得尝试和推广运用的方式。小学英语戏剧课“五E”课堂新范式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取得了初步成效,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