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葫芦岛市高校与企业合作在创新创业中的模式探索

胡明玥
  
大鑫媒体号
2024年48期
辽宁财贸学院 辽宁省兴城市 125100

摘 要:本文探讨了葫芦岛市高校与企业合作在创新创业中的模式及现状。通过分析政策支持、多样化的合作模式,指出了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及校企协作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途径。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深化人力资源对接、柔性引进团队及推动产业发展的创新合作模式,总结了这些模式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葫芦岛市;高校与企业合作;创新创业;模式探索

引言

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葫芦岛市在政策引导下,高度重视校企合作,积极搭建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本文旨在探讨葫芦岛市高校与企业在创新创业中的合作模式及其对策,并为进一步深化合作提供参考。

一、葫芦岛市高校与企业合作现状

(一)政策引导与支持

葫芦岛市高度重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并通过政策引导与支持,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基础。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推动创新创业和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其中“兴葫英才计划”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项。该计划通过持续优化人才环境,搭建了引才荐才平台,进一步拓宽了人才的“引育用留”渠道。这不仅提升了人才引进的效率,也有助于人才的长久留存。市政府积极组织和推动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活动,如定期举办校地合作发展座谈会和专场招聘会等,搭建起高校与企业之间高效沟通的桥梁。通过这些活动,市政府不仅促进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直接对话,还推动了许多合作项目的落地实施,从而为区域经济和产业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这种政策支持与活动推动的双重手段,为葫芦岛市创新创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1]。

(二)合作模式多样

葫芦岛市的高校与企业合作在形式上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涵盖了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在人才培养方面,许多高校与当地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提供了大量的实习、就业和科研机会。例如,沈阳化工大学与葫芦岛市多家化工企业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葫芦岛市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也积极促进职业院校、培训机构、行业协会与企业之间的“政校企”三方合作模式,通过这一模式,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高校提供人才与技术,企业提供实践需求与应用场景。这种模式推动了产教融合,实现了工学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也为企业提供了更优质的人才供应,进一步推动了区域内的产业升级与发展。

二、葫芦岛市高校与企业合作在创新创业中的模式探索

(一)深化人力资源供需对接

在创新创业背景下,深化人力资源供需对接是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关键环节之一。葫芦岛市的高校通过设立专门的就业服务机构,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职业规划讲座以及企业宣讲会等,帮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也为企业提供精准的人才匹配服务。葫芦岛市政府大力推动校企之间的人才供需平台建设,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确保企业的人才需求和高校的培养目标能够有效对接。这种供需对接模式不仅能够及时响应市场变化,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推动学生在毕业前就能够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缩短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期。企业通过这种模式也能够提前介入人才培养过程,定制化地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创新活力和技术优势。

(二)加强校企人才合作培养

校企合作在创新创业中的另一重要探索是加强人才合作培养。葫芦岛市的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特别是在应用型学科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领域。例如,部分高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计划,企业参与课程设计、项目实践和实习安排,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快速适应企业工作需求。葫芦岛市还推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企业与高校共同确定培养目标与方向,学生在校期间就接受企业相关技能培训,毕业后直接进入合作企业就业。这种定制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率,也满足了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2]。

(三)柔性引进“带土移植”团队

柔性引进“带土移植”团队是葫芦岛市高校与企业在创新创业中探索的另一重要模式。所谓“带土移植”团队,指的是从外地引进高水平创新团队,并允许学生在葫芦岛市创新创业的保持与原单位的合作关系。这种方式不仅避免了人才引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排斥与适应问题,还能够最大程度上保留创新团队的原有技术与资源优势。葫芦岛市政府通过提供优惠的政策支持、创业资金以及科研平台,吸引了大量创新团队入驻。高校与企业也通过合作项目、技术共享等形式,积极融入这些外来团队的创新体系,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互补。葫芦岛市还鼓励高校和企业通过柔性引才模式引进短期技术顾问、专家讲师等,实现创新资源的灵活配置,从而推动区域内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四)推动产业合作发展

推动产业合作发展是高校与企业合作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内容。葫芦岛市通过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推动区域产业升级。例如,地方高校与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形成了良性互动,通过共同建设实验室、创新平台和技术转移中心,将高校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可应用的产品或服务。高校科研团队不仅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还积极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和升级换代过程,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葫芦岛市政府积极推动产业链的完善,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手段,支持校企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和项目开发,推动相关产业的合作和集群发展。

结语

葫芦岛市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在创新创业中展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多样化的合作模式有效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通过深化人力资源供需对接、柔性引进高水平团队及推动产业合作,高校与企业在创新创业中的协同效应得到了充分发挥。未来,需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和合作机制,优化合作环境,推动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为区域经济创新提供持续动力。

参考文献

[1]张丹,王鑫,侯彪,等.高校科研实验室文化建设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以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4(02):103-107.

[2]张欣欣.应用型本科高校营销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研究——基于民营中小微企业合作培养模式[J].现代交际,2019,(10):13+12.

作者简介:胡明玥,2000年,女,辽宁省锦州市,满族,本科,计算机技术

课题编号:HLDSKY2024115

课题名称:产教融合背景下葫芦岛市创新创业发展与对策研究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