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中英语思政教育实践

张彩凤
  
大鑫媒体号
2024年52期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西安镇西安中学 415726

摘要:在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背景下,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思政教育扮演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角色。然而,如何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融入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学,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将探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促进学生个人成长和价值观的形成。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初中英语;思政教育

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初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政教育,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能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以下是一些实践策略。

1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问题

1.1部分英语教师的相关理论知识不足

英语教师花费大量时间阅读英语教学法方面的书籍,但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知识理解狭窄,教师对于相关的理论书籍阅读少,对国家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理解缺乏深入学习,没有这些理论知识的指导,教师就无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知识,最终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1.2教学目标设计不明确

部分初中英语老师以学生掌握语言知识为主要目标,教学目标过多关注学生对语法知识和单词的掌握以及试题中反复出现的知识点,一些教学目标呈现的是应试教育目标。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设计不明确,缺乏积极的情感态度,不利于学生情感共鸣。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中英语思政教育实践策略

2.1课程内容融入民族文化元素

(1)教材选择与改编:选择或改编教材,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故事、节日习俗等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2)文化角建设:在教室或学校内设立文化角,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品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文化角的设立,不仅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够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在文化角中,可以展示各类传统文化元素,如书法、绘画、剪纸、泥塑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学生们可以通过观赏这些作品,领略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2.2教学方法创新

(1)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形式,让学生在英语交流中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2)跨文化比较: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文化比较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首先,我们可以从价值观的角度进行对比。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而中华文化则更注重集体主义,强调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和谐。其次,我们可以从教育方式上进行对比。西方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而中华文化则更注重传承和继承。通过对比这两种教育方式,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华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2.3课外活动丰富

(1)英语角:定期举办英语角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同时了解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通过丰富多彩的互动环节,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还加深了对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故事和民间艺术的了解。此外,英语角活动吸引了外籍教师及留学生的积极参与,有效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与农村教学环境有所不同。未来,英语角将继续拓展活动形式,邀请更多嘉宾,让更多学生受益,共同推动校园英语学习氛围的提升。(2)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等,亲身体验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通过参观博物馆,学生们得以近距离接触历史文物,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在艺术展览中,他们欣赏到了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美术作品,感受到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和艺术追求。此外,我们还安排了专题讲座和互动体验环节,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2.4教师培训与指导

(1)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培训,教师们深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族政策以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了自身的民族认同感和责任感。同时,培训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形式,使教师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此外,学校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民族文化交流活动,拓宽视野,增进与各民族师生的友谊,为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贡献力量。(2)教学研讨: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讨,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英语教学。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的教学研讨活动。首先,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深入剖析思政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巧妙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讲座中,专家强调了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塑造的过程。随后,教师们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在教学实践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成功案例。有的教师通过引入具有时代特色的英文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国家的发展变化;有的教师则通过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语

铸牢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到民族地区繁荣稳定,初中学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成为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精神,让他们对伟大的祖国产生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工程,初中英语教学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策略还需要深入研究,以此来弥补不足,促进英语学科育人的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中英语思政教育实践策略[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修订版),2022.

[2]刘道义,何安平.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评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21.

[3]程晓堂.核心素养下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2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