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文献检索与阅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段楠楠 谭延芳 王晓涛 朱元昭
  
大鑫媒体号
2024年54期
河南城建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河南平顶山 4670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材化类专业“文献检索与阅读”课程是高校课程中较为重要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针对当下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学生文献检索途径单一、信息素养缺乏、教学方式过于传统等问题,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BE)为支撑,提出了本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教学优化策略,并提出材化类“文献检索与阅读”教学改革建议。优化后的该课程充分融合了OBE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对培养学生分析、表达、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积极作用,从而实现提升生物类专业学生的学术素养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OBE教育理念;科技文献检索;论文写作;教学改革

引言

科研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养,它包括科研意识、科研方法以及科研精神,而科技文献检索和资料分析能力又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也是基本功[1]。但经过调研,发现河南城建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的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非常欠缺。例如指导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撰写毕业设计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忽视选题的重要性,难以理解选题的知识领域和研究方法;缺乏文献检索能力,不知道如何运用文献检索工具获取有价值的文献;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差,不熟悉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均在本科二、三年级时开设了文献检索课,让学生掌握各种形式的文献检索方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传统的依赖教科书进行文献检索课教授的方式,在教学内容、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容易忽视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出现了脱节。因此,必须对传统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文献检索与阅读课程教学进行基于OBE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改革,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新形势的要求。优化文献检索与阅读课程内容,从专业领域出发,把专业内容有效的与学生日常生活领域材料类文献阅读结合起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文献课程以及增进学生对专业方向的兴趣,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加深学生对专业发展新领域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文献检索与阅读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献检索与阅读课程未得到重视,学生对文献检索与阅读在专业上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文献检索是学生学术成长的过滤器和风向标,而能否真正实现这一点,关键在于学生本身的文献检索能力。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必备能力,为学术成长保驾护航,也为科研工作提供筛选机制和校准服务。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我校材料与化工学院学生进行调查发现:80.52%的学生认为文献检索与阅读对专业能力的提升不重要,仅有极少数学生认为文献检索与阅读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调查结果见表 1。由此可知,目前大部分学生未能足够重视文献检索与阅读,并未投入较多的精力学习。这导致文献检索与阅读课程教学与个人和社会的实际需要严重脱节,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要么已经是基本忘记了文献检索与阅读基本知识,要么对文献检索与阅读了解不够深入,无法很好地应用文献检索,只有重新培训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二)文献检索与阅读学时数较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文献检索与阅读的学习主要是为了使学生了解科技文献的发展状况及应用情况,掌握科技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与检索方法及检索步骤具备使用国内主要检索工具及数据库获取信息和情报的能力。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属于应用型工程学科,涉及材料学、机械工程、化工过程、自动化原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并且各个高校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侧重点不同,又分为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纳米高分子材料、材料加工等多个方向。按照原来的教学大纲规定,文献建筑与阅读的学时总数为32学时-48学时。随着近年来教学改革的进行,受限于总教学学时数的规定,目前大部分高校将文献检索与阅读专业英语学时数限制为16学时—24学时之间。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一个交叉性强的学科,目前文献检索与阅读的学时数不足以使学生很好地在课堂上深入学习,这造成部分教学中存在“囫囵吞枣”的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很好地理解和运用文献检索与阅读基础知识。

(三)高校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缺乏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2]。

但在各大高校中并未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学生缺少对文献检索课程的兴趣,在该课程中参与度较低。除了撰写毕业论文外,通常不会为专业课原因主动查阅文献资料,主观能动性较弱,导致学生信息意识缺乏,从而缺少对该课程的系统和全面的认识[3]。

(四)教学方法过于传统,课程设计不够科学

传统的文献检索与阅读课程主要采用“填鸭式”教学,仅能简单地传授知识,忽视能力和素质培养,导致学生在撰写论文时出现一些列问题(见图1)。由此可见学生文献检索与阅读的基础知识匮乏,文献检索与阅读课程改革刻不容缓,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并加强课堂设计,解决如何进行优质教学的问题。

二、OBE教育理念核心

(一)以学习成果为导向

OBE教育理念强调将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明确教育目标的依据。根据社会各方现实的需求确定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从而明确教育目标,设计相应的教育方案,实现教育目标与社会要求相统一。因此如何达到更好的学习成果是当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以学生为中心

在OBE教学理念中,教师不再是教育主体,学生才是教育的中心,强调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该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更加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

(三)动态评价

对学生学习成果产出效果的评价实际上是在质量上和成效上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并不是简单的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反馈,而是根据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综合评价。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可量化、可测量的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实现。在进行评价时需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评价多元化、利于持续改进、利于个性发展等原则,并且要形成一种评价—反馈—改进的动态评价机制,进而更好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实践[4]。

三、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一)教学目标与内容

1.教学目标。根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毕业要求,该课程优化后的教学目标为:(1)学生要了解科技文献的发展状况及应用情况,掌握科技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与检索方法及检索步骤;(2)学生能够掌握国内网络文献资源检索的基础知识,具备使用国内主要检索工具及数据库获取信息和情报的能力;(3)学生掌握国外主要的检索工具及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具备检索和利用全文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电子报纸的能力。

2.教学内容。 OBE教育理念强调学习者的学习成果优先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课程目标都应该服务于学生毕业的总体要求,因此对于理论教学的内容可以做出以下改革:(1)明确论文组成要素,丰富文献查找途径。首先,教师以学生的专业特点为背景,为学生讲解专业论文的几大组成要素: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参考文献等。不同类型的论文有不同特点,在课堂上通过论文实例为学生介绍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及论文的结构构成,使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前期能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格式等有较为清晰的了解[5]。其次,在理论教学中要向学生分享文件检索的网站和方法(CNKI、万方、Sci-Hub检索、ACS等),讲解如何进行高级检索。最后,带领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如何查阅文献。(2)高效阅读文献,并撰写文献综述。课堂上教师可以教授学生高效阅读论文的方法。首先是快速概览,可以通过论文题目大致了解论文的方向,随后通过摘要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并以此判断是否有必要阅读全文。其次是精读文献资料,在精读的过程中需要关注论文的选题方向、实验方案、研究流程、研究方法、数据处理的方法、结论等[6]。随后教师需要向学生讲授撰写文献综述的方法,让学生明确研究问题,通过“问题先导”的方式进行文献综述的撰写,这种方式能够更加衬托出学生所研究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增强文献综述的学术性[7]。(3)论文的创新与发表。首先,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相关专业的文献,为自己的论文创新打下专业基础。其次,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明确创新的几种形式: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角度创新、过程创新及观点创新等。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及过程创新是最常用的创新角度,教师可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确定自己毕业论文的方向和题目。最后,该课程需要适当涉及论文投稿和发表的相关介绍,为热爱学术研究的学生提供一些投稿途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涉及对学生学术道德的培养,让学生始终对科学研究保持敬畏的态度。

(二)教学模式

根据OBE教育理念的要求,优化教学模式为小班化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

1.小班化教学。我校本科生较多,开设“文献检索与阅读”课程的专业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及材料化学专业。通常大班授课很难营造良好的授课氛围,难以做到高效的师生互动,而小班教学由于班级人数减少,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条件得以改善,师生交往的频率加大,交往时机增多能关注到班上的每一位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在课堂上遇见的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熟练掌握理论知识,让学生更好地主动学习[8]。基于以上优点,我们将“文献检索与阅读”课程改为小班化教学,每班的学生人数控制在25~35人。

2.翻转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法是知识传播的重要创新手段。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教师进行理论讲解,然后学生根据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实验,学生可以获得理论上的知识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由,让学生根据自身爱好选择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来接收新知识。比如在讲解论文的几大要素时,可以让学生选择对自己熟悉的专业课老师的论文进行对比学习,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类型论文之间的异同点。

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根据OBE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评价课程目标是否达成的标准[9]。在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中,可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形成立体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做好提前预习并及时课后巩固。首先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完善线上学习资料,平台自动提醒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任务,课后及时提交作业,形成线上线下新型课堂模式。因此在“文献检索与阅读”课程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够极大地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使学生更加倾向于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

(三)考核方式

结合OBE教育理念及本课程的特点可以将考核方式改变为“日常评价+期末评价”的动态评价模式。

1.日常评价。日常评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比如线上学习、课堂讨论、平时作业、PPT讲解、实践操作等,成绩占总成绩的 20%。线上学习主要是学生通过学习教师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的线上视频进行预习的情况评定;课堂讨论主要是通过课堂问答情况进行评定;平时作业主要指课后布置与当次课程主讲知识点相关的知识点,根据学生作答效果进行评定;实践操作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运用和论文写作的熟练度及准确度,可通过线下上机过程演练、小论文撰写、论文改错、论文投稿等方式考查。

2.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可以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个模块。理论知识包括科技文献的类型以及检索科技文献的途径与方法,论文的结构及写作特点等,成绩占总成绩的50%。实践能力主要考察学生检索科技文献的具体操作,并通过检索的文献撰写文献综述进行判定,这也是最直接有效的考核学生对课程学习情况的方法之一,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四、材化类“文献检索与阅读”教学改革建议

1.正确看待文献检索与阅读。

正确看待材化类专业文献检索与阅读。我国作为高分子材料消费大国,许多大型企业每年需要大量熟练掌握科技论文写作并同时具备较强专业知识的材料类人才。相当一部分学生专业知识非常扎实,然而对科技文献检索及论文写作不够重视,导致科学研究能力不达标而丧失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因此,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均正确认识文献检索与阅读学习的重要性。

建议从学校层面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从培养应用型人才考虑,建议相应地增加文献检索与阅读的学时和学分,合理分配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真正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科技文献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以适应今后社会的需要。

2.合理选择高质量教材。

教材是文献检索与阅读学习中的重要参考,文献检索与阅读教材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对于教师来说,没有合适的教材就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学生们非常期望拥有质量高、内容新的教材。高质量的文献检索与阅读教材是完成文献检索与阅读教学的基础,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特殊性也使得教材涉及面更广泛,或者更具有针对性。建议各高校可以针对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组织专业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专业内容编写合适的教材,或者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补充和完善,使其更加专业化和系统化。充分考虑专业基础课、以及文献检索与阅读之间的耦合关联性,使教材除了具有科学性、可读性、知识性、思维性、启发性和教学的适用性之外,还应具备真实性、实用性、针对性、层次性、综合性、灵活多样性和前瞻性。

3.教学模式需要创新。

专业英语课程不同于基础英语和专业课,因此教学不能拘泥于“科技文件检索基本概念→中英文数据库的应用→科技论文写作的一般步骤”的传统基础英语教学模式,也不能拘泥于“原理学习→难点剖析→习题训练”的传统专业课教学模式。建议各高校根据自己所开设的专业,制定合适的文献检索与阅读培养方案,并在文献检索与阅读课堂上多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平时多搜集整理高分子材料与工作专业领域的相关技术图文资料,借助多媒体教学,用科技文献对各类高分子材料相关技术的起源、发展现状及研究方向进介绍,并结合学院内部专业课教师的科研领域及研究成果等文献资料,令学生能利用所学文献检索与阅读知识了解行业发展情况。通过引入新的专业知识和新的专业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避免被动学习,让学生自主地融入课堂学习中,逐步增强学生的文献检索与阅读水平,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水平。

4.教师素质提升。

材化类专业文献检索与阅读的讲授主要由本专业的教师承担,这些老师普遍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但是大部分老师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理论教授,而忽略了实际运用这方面的教学工作。这造成相当部分同学学完文献检索与阅读后,虽然具有了一定的阅读专业文献和专业书籍的能力,但利用科技文献进行论文写作的能力依然欠缺,依然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建议任课教师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平,首先通过向身边教师学习、网络课程学习等方式,提高自身的文献检索与阅读实操能力。然后将文献检索与阅读教学与专业知识教学相结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构建跨专业的新型教育理论与模式。最终以学生为主导,使学生在文献检索与阅读课堂上完成科技文献检索到论文写作过渡并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科技文献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结语

材化类“文献检索与阅读”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通过文献研究,调研和分析高分子材料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悉并掌握材化类文献高级检索的方法,使学生具备搜索、获取、使用科技文献、写作科技文献的基本能力,进而提升在高分子材料专业领域的综合创新能力。通过对我校材料与化工学院“科技文献检索与写作”课程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存在文献检索素养欠缺、论文写作能力和论文创新能力不足、理论知识缺乏、课程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不能满足当下材化类人才的培养要求和毕业要求。本文就以上问题,以OBE教育理念为依据,从毕业要求和学习成果出发,优化了“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评价方式,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积极作用,为学生今后本科毕业设计和研究生深造打下坚实的功底,为大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打下了坚实基础。

项目:河南城建学院2024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工科视域下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文献检索与阅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2024JG223)

作者简介:段楠楠,1990年出生,女,助教,研究生,功能高分子材料,河南城建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雅宁,马蕾.专业文献阅读能力在地质学本科课堂教学中的培养[J].中国地质教育,2016,25(01):87-88.DOI:10.16244/j.cnki.1006-9372.2016.01.022

[2]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A/OL].(2018-04-18)[2022-08-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3] 张国强.《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8,5(9):102-103.

[4] 陈兴文 , 黄永东 , 袁传军 , 等 . 基 于 OBE 的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方法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 ,2022,8(3):62-65+69

[5] 刘红霞,王敏,赵旭升.生物专业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76):58-59.

[6] 张明霞.电子文本阅读与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19-20.

[7] 李润洲.“主题编织”抑或“问题先导”:对教育学科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的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3):57-60

[8] 张爱娟,焦万丽,乐红志,等.小班授课为契机促《材料工程基础》信息化教学改革[J].山东化工,2019,48(20):174-175

[9] 王顺,赵小苗,王仁杰,等.基于OBE理念的材料化工类专业《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改革探索[J].山东化工,2021,50(6):217-21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