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融合地方特色资源的研学旅行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 要:早在2016年教育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其中提出,需要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纳入研学旅行,大力地推进学校课程和研学旅行的融合,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保障研学旅行得到精准推进。研学旅行的开展可深化学生的感受和体会,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成效显著。至此,在新时期下,学校可挖掘地方特色地研学旅行有效组织,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持续增强。
关键词:地方特色资源;研学旅行;心理健康教育
前言:
和其他的教学方式相比较,研学旅行的优越性是非常明显的,可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和环境。在活动中借助多样的环节和路径,使得学生的心理品质、素养得到形成和塑造,使得学生的心理更加趋向于健康。在研学旅行组织的过程中可适当性对地方特色资源进行融合,使得教育的成效事半功倍。
一、融合地方特色资源的研学旅行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价值
在研学旅行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积极对地方特色资源进行融合,更加有助于学生心理水平的提升[1]。一方面,在研学旅行中可使得学生的自我认知得到提升,引导学生正确且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个体自信和自尊的确立,站在客观的角度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也能使得学生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是学生自我认知增强的重要渠道。一方面,通过地方资源的融合可使得研学旅行的主题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将不同类型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和作用展现出来,使得学生从中获取到道理和启示,感知生活和生命的美好,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困惑扼杀在摇篮中,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和水平得到持续的增强。
二、融合地方特色资源的研学旅行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一)制定计划——资源融合的“基础”
在研学旅行开展的过程中,首先就需要对系统性的计划和方案进行生成,对活动的目标和形式进行确定,为活动的开展指引正确的方向[2]。在其中,学校和教师可以对地方特色资源系统性的进行统筹和规划,在此基础上对研学旅行活动的主题进行选择,并设定目标,为后续研学旅行的开展指明正确的方向。
例如,可对地方红色资源文化积极的进行引入。在研学旅行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可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遗址、纪念馆。借助“看”、“访”、“听”、“谈”、“记”不同环节,使得学生在游学的过程中灵活记录、仔细观察。在其中,应该避免“走马观花”的游学形式,而是可以真正地借助红色特色资源的融合来激活学生的荣辱感、爱国情深。使得学生从伟人身上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以更加从容的心态看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使得学生更好地管理好自己的心理和情绪,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开发资源——资源融合的“关键”
特色地方资源在研学旅行中的融合和渗透,无疑为活动的开展带来更加丰富的资源保障[3]。至此,在新时期下,教师和学校可以对资源有目的和意识的开发,在无形中带给学生一定的心理触动,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得到实现和达成。
例如,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可引入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带领学生探寻当地的民俗美食、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等,使得学生沉浸在其中。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探究”、“分享”,投入到文化的了解和体验中。在其中可使得学生的心理更加放松,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得学生在文化中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使得学生抑郁和焦虑负面情绪得到消除。
(三)拓展阵地——资源融合的“保障”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也可以对当地的特色资源积极的进行利用,对研学旅行的基地进行生成和打造,以此作为资源融合的保障,使得学生在研学旅行中获取到更多。
例如,学校可对本地的资源进行融合对“半山耕耘”研学基地有效的构建和生成,和当地的农户构建合作关系,使得学生投入到不同的实践拓展中。其中可以按照主题划分活动,如种植体验、土坯体验、豆腐体验、纺织体验、饲养体验。使得学生在其中感知劳动者的辛苦付出,持续性丰富自身的实践感受,对社会情怀进行感知。使得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的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心理意志和韧性得到持续增强,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结论:
总之,为了更好地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赋能,在研学旅行中对特色资源进行开发和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使得研学旅行的价值和效能发挥到最大,带给学生触动和感染,使得学生的心理更加趋向于健康。在其中,主要可以借助制定计划、开发资源、拓展阵地,达到预期的教化作用,将研学旅行的价值和作用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周虹利, 刘贵英. 比较生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推进高中生涯教育[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 (31): 66-68.
[2]周泽甬. 基于研学旅行的学校德育特色课程设计与实施[A] 浙江省地理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环境与健康高峰论坛论文摘要集[C]. 浙江省地理学会, 浙江省地理学会, 2020: 1.
[3]张有林. 个体干预 营造环境——预防和转化问题生策略研究[J].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9, 57 (01): 44-45.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协同创新”专项课题“基于地方特色资源的研学旅行课程案例研究”(Fjxczx23-152)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