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教学设计B类 基于大数据辅助下的高中语文小说深度阅读教学实践初探

——以《边城》为例教学设计

全会芳 董玉红 刘涛
  
大鑫媒体号
2024年54期
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实验中学 4319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目前,高中学生的阅读质量堪忧,大部分学生尚未树立起积极向上的阅读心态、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更谈不上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面窄,内容简单,偏向教科书及教辅资料的阅读。更是由于消极随意的阅读态度和肤浅狭隘的阅读方式,从而导致阅读质量不高。

本案例基于线上信息技术平台支持融合,开展线下关于《边城》“深度阅读”系列教学活动。该活动主要分为“预习阶段”、“课堂研讨”、“深度解析”和“互动反馈与评估”四部分开展教学实践课。教师借助智慧课堂,利用在线阅读贯穿在四部分教学实施中。

关键词:大数据、高中语文小说、深度阅读教学

【正文】

基于大数据辅助下的高中语文小说深度阅读教学实践初探

——以《边城》为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阅读偏好及水平,制定个性化阅读方案。

2. 结合大数据对《边城》文本深度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主题、人物性格和社会背景。

3. 利用大数据反馈进行动态评估,强化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

结合大数据对《边城》文本深度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主题、人物性格和社会背景。

【教学难点】

结合大数据对《边城》文本深度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主题、人物性格和社会背景。

【学生学情分析】

目前,高中学生的阅读质量堪忧,大部分学生尚未树立起积极向上的阅读心态、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更谈不上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面窄,内容简单,偏向教科书及教辅资料的阅读。更是由于消极随意的阅读态度和肤浅狭隘的阅读方式,从而导致阅读质量不高。

【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应用】问卷调查小程序、希沃电子白板、各种网络终端(手机、电脑)

教学资源变单向传递为多向分享。由于大数据来源广泛,呈现的方式也是多元的。教师可以巧用微课、APP辅助教学等,让学生在立体多维的阅读中加深对文本的感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其想象力、创造力;也可以利用摄影、keynote制作绘本;;利用电子白板进行例题教学;通过电子书包进行解题练习,巩固已学知识。这些方式重在分享语文知识、语文技能,教师可以根据年级的特点合理选择利用。[1]

【教学步骤】

本案例基于线上信息技术平台支持融合,开展线下关于《边城》“深度阅读”系列教学活动。该活动主要分为“预习阶段”、“课堂研讨”、“深度解析”和“互动反馈与评估”四部分开展教学实践课。教师借助智慧课堂,利用在线阅读贯穿在四部分教学实施中。

第一步:预习阶段

(一)个性化推送:利用大数据根据不同班级的特点,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每位学生的阅读喜好和阅读能力,提前推送相关资料(作者生平、创作背景、《边城》简介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了解学生阅读兴趣,驱动阅读教学走向个性化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引导者。从“以教为主”的课程模式转化到“以学为主”的课程模式,可以提高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自觉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用大数据,在课前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难点,不仅从教材出发来制定教学目标,更是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2]

《边城》小说阅读深浅度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有22.27%的同学在本篇阅读中能保持精读这一良好习惯。绝大多数同学在阅读过程中都能做到精读泛读各一半。

(二)在线阅读监测:利用数字化阅读平台,追踪学生在线阅读《边城》的速度、停留时间、标注重点等数据,初步了解学生对文本的接受程度。

(1)阅读速度: 计算每位学生完成阅读《边城》或其章节的总时间,并除以阅读的总字数或页数,以得到平均每分钟阅读的字数或页数。(这可以帮助识别哪些学生可能需要额外的阅读支持或哪些学生阅读效率特别高。)

(2)停留时间: 分析学生在特定段落或页面的停留时间。长时间的停留可能意味着内容难以理解、引起兴趣或需要深入思考。(结合内容分析,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讨论这些部分,解答疑惑或加深理解。)

(3)标注重点: 统计学生标注或高亮文本的频率和位置。频繁标注的部分可能是学生认为的重要信息或难以理解的内容。(这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学习难点,进而调整教学重点。)

(4)学习成效: 将上述数据与学生的阅读理解测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或课堂参与度等后续学习成果关联起来,评估阅读习惯与学习成效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课堂研讨

1. 热点问题导引:结合大数据统计出的学生普遍关注点,设计讨论话题,如:“翠翠的人物塑造与环境的关系”、“小说中的乡土情怀及其现代意义”等。

2. 分组协作:基于大数据划分学生小组,使小组成员在阅读理解上有互补性和合作性。

示例:阅读导引:

“翠翠的人物塑造与环境的关系”

翠翠这个形象,用“青涩”来概括也许是最恰当的。翠翠的青涩体现在她的年龄上,十三岁未经历社会的习染。翠翠的青涩体现在在纯朴边地民风的滋养下,有一些普通边地人所没有的品质——自然天性的纯美。翠翠的青涩跟她所处的环境也有关。她生活在青山绿水之间,跟爷爷住在远离市镇的溪边。得自然的影响多,而得社会的影响少。翠翠是沈从文笔下的一个理想人物,寄托了作者对自然人性的赞美。但作者应该也认识到了这种自然人性与习俗社会的冲突。

第三步:深度解析

[5]数据驱动讲解:利用大数据分析结果,针对学生疑惑较多或者理解不深的部分进行深入剖析和讲解。

如:通过大数据反馈出学生们不能准确把握湘西的一切是孕育翠翠这个角色的本源的问深度思考,设计如下问题进一步探讨:

阅读课文,简述作品是如何体现其沈从文创作主旨要表现的“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

明确:风景美:天朗水秀;偏远安定(世外桃源);风俗美:端午龙舟竞渡;中秋月夜对歌;新年舞龙耍狮;人情美:原始、淳朴、自然。

在边城人的生命形态和生活方式中,隐含着作者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作者推崇边城人的生活方式,也想以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

【板书】三美: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

[6]多媒体资源整合:通过大数据匹配相关的音视频资源,帮助学生立体感知故事场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播放影视作品《边城》,体会黝黑健美的翠翠形象与我们心目中的翠翠形象对比,和体会边城至真至美的风俗人情。

[7]打造精品课堂:围绕课堂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以“做中学、学中玩”为核心目标,构建高效课堂模式。

小组自由分享书中精彩片段,形成自主、多元、个性化的人物评价。也可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写作讨论和分享,最终呈现出高效课堂模式。如以下教学主题的问题设置:

汪曾祺在《又读〈边城)》中说,“《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又说,“《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

你是否有类似的阅读感受?循着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去思考探究,形成对作品的理性认识。还可以搜集相关的评论,看看这些评论中有哪些说法可以支持或者丰富你的观点。然后以《边城》中的“矛盾”为题,写一个发言提纲,在班级或者小组内交流。

第四步:互动反馈与评估

1. 实时反馈:利用课堂互动环节,收集学生即时提问和回答的数据,动态调整教学节奏和重点。

2. 自适应练习: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在线阅读数据,通过智能题库推送针对性的阅读理解题目和写作任务。

3. 综合评价:依据大数据积累的各项学习行为数据,对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价,并以此作为后续教学改进的依据。

通过学生完成《小说阅读实战自测表》的数据,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阅读能力是否与高考衔接,根据问题,制定后续教考衔接的教学改进。

【总结与反思】

在语文考试中,学生最易丢分的就是阅读,最畏惧的仍然是阅读。老师教学最纠结的也是阅读。在高中阶段,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并应用新的理念和技术,努力打造优质的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提高信息化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通常会以身作则,主动学习习多方面的信息技术,增强自身的信息素养。[3]

如今我们已生活在信息时代,掌握的文字信息越来越全面。我们不再受限于教材的选择,我们拥有的不再只是手头的单一文本,而是包含了与这一文本相关的大量甚至全部的数据。我们所教学的内容就不必再局限在样本这一个点上,而是能不能无限扩大至所有的相关面;我们所教学的内容也不必再一味追求过度单一的纵向精深度,而应走向更为丰富的横向广泛度。……这样,就可以为多元解读与个性化学习提供更广的空间。[4]

在网络与计算机的辅助下,在新型分析技术的推动下,我们可以尽量搜集语文教学中各方面的资料,对教与学的状况作出客观、科学的反映,从而提出参考性意见。大数据时代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是本论文所要探究的区别于传统教学新式高效教学模式。运用大数据捕捉时政热点,并选择部分时文辅助教材。运用大数据抓住话语热点,在恰当的时机对阅读时文进行适度拓展,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在生活的迁移中得到应用。在教授与新闻相关的文章时,学生可以浏览报纸上关于某一事件的新闻报道和评论,与学生共同进行点评,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独立思考良好习惯和辩证思维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通过大数据来辅助《边城》阅读教学,不仅实现了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和精准化,也推动了教师基于数据的教学决策和学生自我认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海燕.“大数据”背景下变革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思考[J].七彩语文,2023(36):71-73.

2. 胡静.教育大数据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与探索——基于SWOT分析框架[J].学语文,2021(05):24-26.

3. 王申振.运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3,25(17):191-193.

4. 朱芸.大数据时代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走势[J].教育,2019(01):41-42.

备注:本文未发表,参与如下课题研究,请参评时备注如下内容,谢谢!

课题类别:湖北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23年度专项课题

课题名称:《基于大数据的高中教学中教、学、练、测、评、管一体化实践研究》

课题批准号:230205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