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立德树人”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思政元素的融入与实践

吴岚 田川
  
大鑫媒体号
2024年63期
湖南省吉首市乾城小学 416000

[摘 要]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已成为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并评估其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文章从小学数学的“四大领域”深入分析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这些领域;通过教学实践活动,验证融入策略的有效性,并探讨其在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双重作用。本文为扩展“课程思政”的科学视野和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实践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政元素;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引言

“课程思政”的核心在于挖掘学科教学中的育人价值,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知识教学有机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这一理念的实施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还能促进其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发展。然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仍是教育实践中的一大挑战。

一、小学数学课程思政开展的途径

(一)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学校应重视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加强数学教师的思政教育培训。通过定期召开教研活动,深入解读国家政策,确保思政教育内容的准确传达与实施。此外,教师应发挥专业优势,借鉴并指导思政课程,以提升教学效果。

(二)钻研教材,挖掘思政元素

教师需深入理解教材内容,遵循有机融合原则,有效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这要求教师不仅传授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社会价值和道德意义。

(三)灵活采取融入思政元素的方法

将思政元素融入数学课堂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促进思政教育的内化。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实践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涵盖“数学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及“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这些领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数与代数”领域

1.内容分析

“数与代数”领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包括数的认识、计算、量的概念及规律探索。本研究通过分析数的运算和数量关系,揭示其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潜在价值。

2.案例分析——有关《单价、数量与总价》的教学挖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二学段内容指出要理解特定情况下常见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单价、数量与总价这部分内容曾在人教版中被删除,而后又重新“归来”,可以看出这一数学模型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及对数学思维逻辑的培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数学其实既简约又丰富。

思政元素在教学中的挖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从单价的本质出发,将节日超市物品的价格与日常超市物品价格进行比较,初步感知单价在日常生活中所反映劳动价值。分析单价背后的劳动价值,并加入国家调控蔬菜和肉类价格的情景来延伸,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单价与社会稳定有密切联系,从而知道单价作为一个常数可以保证顾客的公平及市场的稳定,同时是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第二从实时热点新闻中进行挖掘。第三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开始着手,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二)“图形与几何”领域

1.内容分析

“图形与几何”领域主要包括认识图形(图形的名称,各部分名称,特点,性质,图形之间的关系等等)、观察物体、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图形的运动(平移和旋转)、位置与方向等内容。这些知识点中不管是具象还是抽象、常见还是不容易理解的不同的图形、几何定律、几何公式等都可以延伸到现实中的物品上作为素材,对学生进行既定目标的思政教育。

2.案例分析——有关《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挖掘

思政元素在教学中的挖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让学生自学教材,观察教材中的图形,通过图形感受对称美。剪纸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间艺术之一,让学生在剪纸过程中创造对轴对称图形,弘扬中国剪纸文化的魅力。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同时紫荆花也是非常典型的轴对称图形,其在教材中也有所相应的展示。因此可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爱国教育,让学生深入了解这段历史和紫荆花的设计意图。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

1.内容分析

在统计和概率这一领域,我们可以将主要内容划分为三个专题,分别是数据分类、数据收集整理和表达、以及随机现象的出现概率。

2.案例分析——有关《平均数》的教学挖掘

在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中,平均数作为“统计与概率”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思政元素在教学中的挖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学习数学史,让学生了解与平均数相关的历史,从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元素。第二,可以让学生模拟需要利用到平均数的情境,从其中挖掘思政元素。第三,让学生们观察日常生活,发现有浪费粮食的现象。显然我们现在不缺食物、粮食,有丰富的粮食资源,但是全球人均粮食资源却没有那么丰富,由此直观地给学生们展示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四)“综合与实践”领域

1.内容分析

“综合与实践”这一领域的内容从宗旨出发,致力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思维,积累生活经验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在这一领域中,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是整个课堂会更加的丰富,锦上添花。

2.案例分析——有关《数字编码》的教学挖掘

思政元素在教学中的挖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从教材入手,教材77页展示了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的构成,带领同学们了解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的发展史,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让学生明白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2]。身份证是中国公民的象征,由此挖掘学生的爱国精神,并且以此为拓展,让学生们明白身份证的重要性,强调身份证不可以随意外借或者丢弃。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插入2022年11月29日神州十五号载人飞船升空视频,以此视频作为导入部分,让学生们观察到飞船的编号十五号,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以学生日常生活为出发点,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10],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领悟到数字编码与生活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息息相关,例如,学号、车牌号、门牌号等等。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兴趣,以及感受数学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结 语

本文通过深入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揭示了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实践表明,将思政元素与数学知识教学相结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还能有效促进其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这种融合策略对于实现教育的全面性和深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谭清尹.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研究[D].集美大学,2022.DOI:10.27720/d.cnki.gjmdx.2022.000051.

[2]吕小亮. 课程评价视角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D].厦门大学,2019.DOI:10.27424/d.cnki.gxmdu.2019.001300.

[3]惠英杰,严秀丽,罗瑞.深度研读教材策略一:还原数学知识的本质原理——以“单价、数量与总价”为例[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0,No.1029(11):11-13.

项目基金: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融合的路径研究”(XJK21CJC093)的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