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解决措施

董平
  
大鑫媒体号
2024年64期
扎鲁特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 029100

摘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是单位运转的重要基础工作。然而,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仍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如档案管理意识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信息化建设滞后等。为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应着力提高档案管理意识,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创新服务方式,强化安全保密意识,拓展档案利用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问题与对策

引言:档案是事业单位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对本单位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保护档案完整与安全,有效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推动单位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管理体制、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还普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档案管理效能的发挥。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档案管理意识淡薄,认识不到位

在部分事业单位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档案管理工作往往被视为一项无足轻重的辅助性工作,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职工参与积极性不高。档案管理部门地位偏低,"重业务、轻档案"的现象较为普遍。对档案管理在单位发展中的基础性、资源性、战略性作用缺乏清晰认识,未能将档案管理上升到事关单位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对待[1]。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往往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流于形式,缺乏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档案管理人员的主体意识不强,缺乏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二)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约束力不强

目前,不少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尚不完善,覆盖面不广,操作性不强。一些单位虽制定了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但内容陈旧,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衔接;有的制度条文表述过于宽泛,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在制度执行方面,一些单位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档案管理制度成为"稻草人",约束力严重不足。管理松懈,责任不清,奖惩不明,导致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制度执行不力。

(三)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能力欠缺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队伍普遍存在专业化水平不高的问题。一些档案管理人员非档案专业毕业,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专业能力不足;有的虽是档案专业出身,但知识更新跟不上时代发展,专业视野不宽,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不强。队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青年骨干力量偏少,信息化技能欠缺。较多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主动学习意识,满足于现状,自我提升的紧迫感不强。培训学习实效性不高,缺乏常态化、制度化的教育培训机制,档案管理人员综合业务素质亟待进一步提升。

(四)档案信息化建设滞后,数字化水平低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总体上还比较落后。档案数字化转化率低,数字档案资源严重匮乏。现行档案管理系统功能单一、性能不稳定,大多仅具备档案目录的录入、检索等基本功能,缺乏档案扫描、光学字符识别、全文检索等智能模块[2]。各类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相互割裂、壁垒森严,缺乏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设备老化严重。缺乏专门的信息化管理技术人才,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和操作技能亟需加强。

二、解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突出问题的措施

(一)强化档案管理意识,提高认识水平

要切实解决档案管理意识淡薄的问题,事业单位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全方位强化全员档案管理意识。一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印发宣传手册、制作展板海报等多种形式,普及档案管理知识,传播档案管理理念,提高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营造重视档案、爱护档案、有效利用档案的浓厚氛围。二要将档案管理纳入单位整体发展战略和工作大局,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推动形成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分工协作、全员广泛参与的档案管理工作格局。三要树立"大档案"工作理念,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并进,促进各门类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发挥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效能。四要创新宣传方式,依托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档案工作成效,展示档案服务风采,提升档案部门形象和地位,使档案管理真正成为单位上下的自觉行动。

(二)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

规范高效的档案管理制度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事业单位要以档案法律法规为依据,立足本单位实际,系统梳理档案工作流程,查找薄弱环节,制定切实管用的档案管理制度。要坚持全面系统、分类指导,建立涵盖档案收集、整理、保管、统计、利用等各个环节的制度体系,做到档案工作全过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要突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针对档案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细化量化管理要求,明确岗位职责,完善工作机制,使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严格档案管理制度执行,将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单位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范畴,强化过程管控和监督检查,对违反档案管理制度的行为要严肃追责问责,切实维护制度的刚性和权威性,确保各项制度落地生根、发挥实效。

(三)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提升业务能力

档案管理队伍是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档案工作质量。事业单位要坚持把队伍建设摆在档案工作的突出位置,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档案管理队伍。要根据岗位需求,科学制定档案管理人员选拔标准,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引进档案专业背景的优秀人才充实队伍力量[3]。要建立健全在职培训制度,采取集中授课、案例研讨、经验交流等多种培训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要创新绩效考评体系,将工作实绩与职级晋升、薪酬分配等紧密挂钩,调动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数字化水平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加快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带来了新的机遇。事业单位要准确把握信息化发展趋势,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数字化转型。要科学制定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统筹考虑技术路线、建设标准、实施步骤等,形成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机制。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条件,及时更新技术装备,为档案数字化加工、智能化管理、网络化利用奠定坚实基础。要建立功能完善、性能优良、开放兼容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推动档案数字化转换和智能化管理,努力实现档案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要加强档案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完善元数据体系和主题词表,实现档案数据的无缝对接、互联互通,提升协同管理和综合服务水平。

结束语:

事业单位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要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在事业单位运行中的基础性、资源性、战略性地位,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在强化意识、健全制度、加强队伍建设、推进信息化等方面狠下功夫,不断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水平。唯有如此,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切实发挥应有作用,为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和有力的信息保障。

参考文献:

[1]赵慧荣.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N]. 山西科技报, 2024-07-30 (B05).

[2]姜琳琳.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J]. 兰台世界, 2024, (06): 98-100.

[3]吴慧华. 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解决措施 [J]. 文化产业, 2022, (26): 4-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