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沙池游戏支持中班幼儿深度学习的行动研究

田亚晶
  
大鑫媒体号
2025年6期
广州市番禺区直属机关幼儿园 广东广州 511400

摘要:深度学习作为当前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幼儿在沙池游戏中展现的学习品质与深度学习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但当前教师对其价值认识不足,沙池游戏开展流于形式。本研究以J幼儿园某中班31名幼儿为对象,开展两轮行动研究,探究支持中班幼儿在沙池游戏中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沙池游戏、深度学习、行动研究

当前提升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质量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深度学习尤为关注幼儿的情感积极参与、批判性理解、经验的整合与迁移和问题解决这几个关键因素。沙池游戏自身具备的趣味性和探究性,成为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重要载体。然而,当下沙池游戏组织的质量低下,限制了幼儿深度学习发展。本研究以中班幼儿沙池游戏为切入点,开展两轮行动研究,探索有效支持策略,提升教师支持水平与游戏质量。

一、第一轮行动研究

(一)行动计划

针对沙池游戏组织流于形式的问题,研究者参考高瞻课程“计划-工作-回顾”过程,以期为沙池游戏构建一个富有成效的框架,促进幼儿在沙池游戏中深度学习的发生。

(二)行动实施与观察

1.计划阶段:确定游戏主题,制定小组游戏计划

游戏前,教师鼓励幼儿进行小组合作,先选出小组长,分发纸笔,讨论设计游戏计划。教师关注讨论情况,适时引导。例如在某次一组幼儿在制定计划时意见不一,有的想搭建游乐场,有的想搭建巴士站,没有形成游戏主题。此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要搭建的东西都在哪里见过呀?”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并确定了“沙堡小区”的游戏主题。在多次制定游戏计划及教师引导下,幼儿逐步掌握了与同伴协商制定小组游戏策略的方法,明白了个人计划与小组计划之间的差异。

2.工作:执行小组游戏计划,关注问题解决和过程性评价

游戏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是幼儿在进行探索和发现中的“真问题”。教师要关注这些问题,及时给予关注和支持。

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深化了对空间、材料等概念的理解,同时加强了合作交流,发展了社会技能。这些能力都是深度学习中的关键要素,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回顾:以游戏故事促进幼儿评价反思

游戏结束后,引导幼儿采用“我的问题”“我的方法”二宫格的方式用绘画表征游戏故事,教师再辅以文字介绍,最后,再组织幼儿分享游戏故事,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鼓励其他幼儿参与评价与反馈。

(三)行动反思

在制定小组游戏计划时,幼儿学会通过正确表达自我以及协商讨论来达成小组目标;在执行小组游戏计划中,幼儿表现出更多积极解决问题的行为;在游戏回顾中,加强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评价反思能力。

通过这一系列过程,使得在沙池游戏中幼儿的学习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也让教师有序地追踪幼儿的问题解决程度并提供适宜性支持。

同时,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和定位也发生了转变。教师不再是坐在一旁的安全看护者,而成为了幼儿深度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支持者。他们通过提问、引导、反馈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帮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成长。

但对这一轮的行动研究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后,发现幼儿的沙池游戏主题多为简单的挖沙铲沙、沙堡搭建和搭水管,且不断重复这些沙池游戏。这意味着幼儿的游戏水平仍处于一个阶段,还有待向更高的水平提升。

二、第二轮行动研究

(一)行动计划

基于第一轮行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研究者在第二轮的行动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促进幼儿向下一阶段游戏水平迈进。

(二)行动实施与观察

1.组织教学,拓展幼儿游戏经验

通过绘本阅读、图片展示和实物操作,教师向幼儿展示了沙池的多种玩法,并引导他们认识高架桥、地上和地下管道的各种类型和构造。具体来说,教师收集了U型槽、PVC水管、转接头、弯头、支架等游戏材料,结合具体的搭建案例,帮助幼儿积累了丰富的游戏经验。这些教学活动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更为他们在沙池游戏中的创新搭建提供了灵感。

2.增加区域联动,促进幼儿经验的整合

幼儿教育具有整合性,区域联动能促进幼儿多方经验的整合,有利于幼儿深度学习的发展。如在水池活动中,幼儿通过多次水管搭建运送海洋球的游戏,不仅掌握了物体从高往低滑动的朴素物理知识,还学会了如何通过调整坡度来影响滑动速度,以及利用多种材料(如轮胎)来架高水管等实用技能。这些经验是幼儿在具体操作中获得的,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情境性。

虽然水池游戏和沙池游戏在表面上看似不同,但它们都围绕着“水管搭建”这一主题展开,具有内在的联系和共通性。因此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区域界限,引导幼儿将水池搭建的游戏经验迁移到沙池游戏中,促进知识内化和迁移,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3.加强家园合作,深化幼儿经验

班级秋游时,教师引导幼儿将亲子活动主题定为“搭建护城河”,亲子分组合作,成功搭建沙堡群和挖出护城河隧道,幼儿在活动中迁移深化经验,学会合作,激发探索欲望和创造力。同时也将家长这一重要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共同成为深化幼儿沙池游戏经验的合作者。

(三)行动反思

通过组织集体教学活动,幼儿掌握了更多关于沙池游戏材料的玩法,并尝试搭建高架桥、隧道等复杂作品,提升了空间想象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游戏中,幼儿面对问题主动思考、尝试解决,通过不断试错找到方法,这种自主学习过程培养了他们的深度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区域联动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界限,让幼儿在不同游戏区域自由穿梭、相互学习,促进了多方经验的整合和迁移。同时,家园合作的加强为幼儿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使家长成为深度学习的重要伙伴。

然而,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游戏材料准备需更加充分细致,确保每个幼儿有足够材料操作探索。教师指导也需适时适度,既要给予自主空间,又要在需要时及时引导。此外,家园合作虽取得成效,但仍需拓展深度和广度,鼓励更多家长参与幼儿游戏与学习。

本文为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沙池游戏支持中班幼儿深度学习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202317287)的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