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聚焦员工“健康力”,开展健康企业“四大体系”建设探索
摘要:员工健康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有效实施员工健康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备条件。近年来,采油厂面临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增加,亚健康人群逐年增加,员工心理压力上升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立足基地管理中心党支部健康服务管理职能,就如何推动全员职业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相互促进,切实提高油田健康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开展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员工健康;四个体系;大健康
引言
长期以来,石油石化企业面临的主要健康风险主要来自职业病危害,由于工作环境复杂,安全风险大,工作压力大,容易导致员工身心健康出现问题。但随着近年来企业高质量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节能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实现广泛应用,导致目前企业健康形势发生了变化。除因工作场所和岗位导致的职业病外,慢性病、心理健康等新问题成为了企业为员工亟待解决的主要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强调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因此,作为党支部要聚焦员工身心健康,不断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确保员工以强健的体魄和积极的心态投入到生产工作中去,为采油厂高质量发展贡献精神力量。
1 加强员工健康工作的意义
重视员工健康有助于避免减少患病和意外。在目前基层工作环境中,职业病危害隐患常常存在。因此,职业健康素养的提升可以使员工更加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健康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患病。例如,对于一线从事生产岗位的员工,应该在工作前进行相关的职业健康和安全防护培训,了解有关职业病基本知识和危害,掌握相关的预防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重视员工健康有助于提高劳动效率。当员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得到关照时,他们更有精力去完成任务,更具创造力,能够在工作中应对各种挑战。其次,关注员工健康有助于增加员工忠诚度。关心员工健康,能够让员工感受到价值和尊重。积极的工作环境可以增强员工的忠诚度,为企业的稳定性和增长做出贡献。最重要的是,员工健康与员工的幸福感紧密相连。当员工感到幸福时,他们更倾向于积极参与工作,团队协作更加顺畅,创造更加积极的工作氛围。
重视员工健康是企业不可或缺的责任。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制定科学的职业卫生制度,建立职业病防治档案,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监测,开展员工职业健康体检和健康咨询活动,帮助员工更好地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健康问题。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开展EAP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文娱活动,保障员工身体和心理健康。
2 员工健康工作面临的主要风险
2.1 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
油田一线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H2S、苯、CO2、噪音等,例如井场采油机械设备运行会产生噪声,开采出的天然气或伴生气中可能会含有硫化氢,井口加热炉运行时会产生高温,燃烧后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井口需添加缓蚀剂。以采油厂员工为例,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职业危害的员工226人,占全厂人数的45.2%,这些都是我们采油班站人员在巡检井口、取样、加药、清蜡等工作中遇到的危害因素。
2.2 慢性疾病等风险增加
在每年的职工体检工作中发现,部分员工在血压、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指标异常率方面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与之密切相关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发病率也升高明显。除了遗传和年龄因素外,部分员工因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对自身健康情况不够重视,缺少大医院医疗资源等原因,往往耽误了病情。
2.3 员工心理压力逐年变大
油田行业其生产工艺技术复杂,运行条件苛刻,员工长期从事野外生产作业,生活相比城市较单调,工作环境相比机关二线较差,心理上缺少宣泄和释放的渠道。近年来持续深化改革,人员不断优化,对一人多岗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化持续改造升级,工艺技术和信息化发展对员工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地方以及行业对安全环保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对基层一线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切,对一线的石油工人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3 加强员工建设管理的四点思考
近年来,基地管理中心党支部始终把全厂员工健康安全放上首位,树立“大健康”理念,坚持党建引领与员工健康工作融合,聚焦“健康、环境、医疗、关怀”四大体系,推动全员职业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互促互进,切实提升采油厂健康管理工作水平。
一是打造健康体系“三个保障”。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创新设立“1+7+6”管理模式,1个领导小组统筹引导,7个健康管理小组分工协作,6名健康专(兼)职健康管理员日常管理,科学制定清单,落细工作责任。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制定《健康企业建设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健全完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促进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三是强化资金保障。设立专项经费,对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健康体检等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做到专款专用。
二是打造环境体系“三大阵地”。一是营造油区绿色阵地。打造绿色标准化井场,通过绿色能源、绿色生产、绿色科技、绿色环境“四绿”工程,实现环境卫生和绿化覆盖“双达标”。二是共筑工作环境阵地。提升采油厂作业及工作环境,加强信息自动化建设,在采油井口安装数据采集传输系统,避免人接触危险危害等;根据基层岗位职业危害因素不同,配置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正压式呼吸器、防毒面罩、耳罩耳塞等防护设备设施;为员工开展职业健康培训,教会员工掌握职业病防护措施;委托职业病防治所做好职业病危害效果评价。设立垃圾分类箱,发放垃圾分类投放宣传册;开展禁烟宣传,张贴禁烟标识,严格执行卫生消杀制度。三是升级员工健康阵地。建设员工活动室、棋牌室、图书室,丰富员工生活;为一线员工安装净水器,提高饮水质量;对食堂加强管理,每月一检查;建立亲情服务室,集心理辅导、母婴等功能于一体,为员工健康生活提供便利条件。
三是打造医疗体系“四项措施”。一是建立员工健康管理体系。制定年度健康体检计划,动态建立健康档案,确保在岗期间职业健康体检率100%。二是加强医疗基础管理水平。为基层配全急救箱等医疗设备,定期开展应急救援、心肺复苏等培训;三是开展个性化医疗服务。对员工体检进行健康评估,开展增项体检和女工妇检,联系大城市优势医院资源,为员工开启绿色就医通道,切实解决员工就医难问题。四是加强科技创新力度。通过“生产区域无人值守、生产设施远程控制”等手段改善作业环境,有效减少粉尘、噪声、机械等对人体的伤害。
四是打造关怀体系“三种方式”。一是开展健康教育“直通车”。利用每年的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职业病防治周等,多种形式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邀请学院教授健康讲座,聘请专业人员对食堂管理人员进行营养、食品安全等知识培训;每年对“三高”和心脑血管疾病人群开展“点对点”健康医疗服务。二是开展关心关爱员工活动。开展群众性文体组织员工开展健步走、趣味运动会、低碳骑行、健康达人评选等活动,坚持“月月有活动,时刻有精彩”。三是打造员工“心田”工程。员工健康档案“一人一策”,建立一线班站文体活动室和EAP工作室,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咨询、团体座谈辅导、EAP团建、亲子夏令营等活动。对生病住院职工、老党员老员工、生育女职工、单点员工等进行慰问,送去组织的温暖;在除夕、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期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在入夏后开展高温慰问,为员工送去清凉品,在入冬后开展冬季慰问,送去防寒品。通过多种形式,关心关爱员工身心健康,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霜,李涛,任军,等.我国健康企业建设思路与内容框架[J].中国职业医学,2018,45(6):665-668.
[2]蔡培,某石油化工企业员工高血压分布情况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29):20-21,2.
[3]邵宴波.浅谈石化企业员工心理压力形成原因及对策[J].石油教育,2013(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