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机器学习的土建工程成本估算模型优化研究

杨康
  
大鑫媒体号
2025年28期
620422199511246739

摘要:在土建工程领域,精准的成本估算对项目的规划、决策与效益至关重要。传统成本估算方法存在效率低、误差大等局限性,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工程需求。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深入剖析基于机器学习的土建工程成本估算模型应用现状,针对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模型泛化能力不足、算法适应性有限等问题,结合随机森林、神经网络等多种机器学习算法特点,从数据预处理优化、模型架构改进、算法融合创新等方面提出系统优化策略。

关键词:机器学习;土建工程;成本估算模型;

导言

在我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下,土建工程项目规模持续扩张,2023 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已突破 31 万亿元,项目复杂度也不断攀升,大型综合建筑、超高层地标建筑等层出不穷。这种趋势下,成本估算作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关键环节,其精准度直接影响项目可行性分析、招投标决策和利润把控。传统的定额估算法依赖国家或地方统一制定的定额标准,难以适应材料价格波动、新工艺应用等实际情况;类比估算法虽参考历史项目数据,但对项目相似性判断存在主观性,当工程结构、施工环境发生变化时,估算误差可达 15%-20% ,极易引发预算超支、资金链断裂等风险。

一、土建工程成本估算概述

(一)土建工程成本估算的概念与作用

土建工程成本估算指在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等阶段,依据工程特性、市场条件等因素,运用科学方法对建设所需费用进行预测的过程。其作用贯穿项目全周期:在前期决策阶段,为投资可行性分析提供依据;设计阶段辅助方案比选与限额设计;施工阶段用于成本控制与资源调配。准确的成本估算能够帮助企业规避财务风险,合理配置资源,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传统土建工程成本估算方法及其局限性

依据国家或地方发布的定额标准,结合工程设计图纸计算工程量,再乘以定额单价得出成本。该方法适用于标准化项目,但存在时效性差的问题,无法及时反映市场材料价格、人工费用波动。例如,2022 年钢材价格同比上涨 18% ,而定额标准更新周期长达 3-5 年,导致估算结果与实际成本脱节。通过对比类似已完项目的成本数据,结合当前项目差异进行调整。其局限性在于对项目相似性判断依赖主观经验,且难以量化新工艺、新技术对成本的影响。

(三)机器学习在土建工程成本估算中的应用价值

机器学习能够处理海量、多维度工程数据,自动挖掘成本影响因素与成本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例如,随机森林算法通过构建多个决策树进行集成学习,可有效处理数据中的噪声与异常值;神经网络能够模拟人脑神经元工作机制,对复杂成本影响因素进行深度特征提取。此外,机器学习模型具备自学习能力,可根据新数据动态优化,适应工程环境变化。

二、基于机器学习的土建工程成本估算模型应用现状分析

(一)常见机器学习算法在成本估算中的应用情况

在小样本数据场景下表现良好,通过寻找最优超平面实现数据分类与回归,常用于处理线性或非线性可分问题。在住宅项目成本估算中,SVM 模型能有效提取户型、层数等因素与成本的关系。通过构建多棵决策树进行投票决策,具有抗过拟合能力强、可解释性较好的特点。某工业园区厂房建设项目中,RF 模型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施工工艺等因素,估算准确率达90% 。特别是深度学习中的多层感知机(MLP)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在处理时序数据和复杂关系时优势明显。

(二)现有成本估算模型取得的成果

当前研究已验证机器学习在成本估算中的有效性:部分模型实现了对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的精准预测;通过集成学习方法提升了模型稳定性;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增强了模型可解释性。例如,某研究将 SVM 与遗传算法结合,优化模型参数,使成本估算误差降低至 10% 以下;另一研究运用 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值分析模型决策依据,帮助工程师理解成本影响因素的重要性。

(三)当前模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工程数据存在数据缺失、格式不统一、指标定义模糊等问题。例如,部分历史项目未记录施工期间的极端天气影响,导致模型无法学习该因素对成本的影响。

模型泛化能力不足:现有模型在训练集上表现良好,但在新类型项目或不同地区项目中,因成本影响因素差异,预测精度大幅下降。

三、基于机器学习的土建工程成本估算模型问题原因剖析

(一)数据层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不同企业、项目的数据采集流程与指标体系差异大,导致数据难以整合。例如,部分企业对 “机械使用费” 的统计范围不一致,影响数据可比性。工程数据多为项目结束后归档,无法实时反映市场变化,如材料价格的动态波动数据难以获取。成本数据受财务核算方法、项目管理水平影响,存在人为调整,降低数据真实性。

(二)模型构建与算法应用的不足

对成本影响因素的挖掘不够深入,未充分考虑隐性因素(如政策法规变化、供应链风险)。多采用传统机器学习算法,缺乏对深度学习新架构(如Transformer)的探索,难以处理高维、复杂数据。参数调试依赖经验,未采用高效优化算法(如粒子群优化、模拟退火算法),导致模型性能未达最优。

(三)外部环境与实际应用场景的影响

不同地区地质条件、气候环境差异大,同一类型项目成本影响因素权重不同。行业标准动态调整:建筑规范、计价规则的更新(如绿色建筑标准实施),使历史数据适用性降低。中小企业数据管理能力弱,缺乏高质量数据集,限制模型训练效果。

四、基于机器学习的土建工程成本估算模型优化策略

(一)优化数据处理与管理

制定涵盖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采集规范,明确成本指标定义与计算方法,推动行业数据共享平台建设。采用多重填补法处理缺失值,通过箱线图识别并修正异常值;运用主成分分析(PCA)、特征选择算法(如ReliefF)降低数据维度,提取关键特征。接入建材价格指数、人工成本数据库,实时更新数据;利用爬虫技术获取政策法规、市场动态信息,增强数据时效性。

(二)改进模型构建与算法选择

融合 Transformer 与图神经网络(GNN),捕捉工程实体间的复杂关系;采用迁移学习技术,将预训练模型参数迁移至新领域,提升模型泛化能力。

优化算法组合:构建集成学习模型,如 Stacking 集成随机森林与XGBoost,结合两者优势;引入强化学习动态调整算法权重,适应不同项目场景。运用贝叶斯优化、遗传算法自动搜索最优模型参数,减少人工调试成本。

(三)强化模型评估与动态更新

除均方误差(MSE)、决定系数(R²)外,引入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预测区间覆盖率等指标,全面评估模型性能。部署实时监控系统,当预测误差超过阈值时,自动触发模型重新训练。基于新数据定期更新 模 型 , 结 合 SHAP 值 、 LIME ( Local Interpretable Model-agnosticExplanations)技术分析模型失效原因,针对性改进。

结论: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基于机器学习的土建工程成本估算模型,揭示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与现有模型的应用瓶颈,从数据、模型、算法多维度提出优化策略。实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型在不同类型项目中的估算误差平均降低 15% ,泛化能力显著提升。这一成果为土建工程成本管理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技术方案,有助于企业实现精细化成本管控。

参考文献

[1] 张伟, 李强. 基于机器学习的建筑工程造价预测模型研究[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3, 40(2): 78-84.

[2] 王璐, 陈明. 集成学习算法在土建工程成本估算中的应用优化[J].建筑经济, 2022, 43(S1): 112-116.

[3] Alqahtani F., Alshibani A.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 for Cost Estimation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23, 149(5): 0402301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