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从学生写作过程层面探究读后续写教学授课模式

葛晓芳
  
教研视界媒体号
2023年10期
江苏省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随着高考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英语高考新题型读后续写在几个省试点成功开展,得到师生的热烈响应并从多个层面探索英语读后续写的应对策略。高中英语教师群体面对这一新型写作教学实践,力争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促进英语写作教学的高效开展。基于写作教学“过多关注学生读后续写结果”这一问题,分析高考读后续写评分标准,定位学生读后续写目标档,结合牛津新教材从学生续写过程层面探索读后续写课堂授课模式,力促写作教学高效开展。

关键词: 读后续写  评分标准  牛津新教材  课堂授课模式

一、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交流日趋紧密,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交际功能也越来越凸显。国内英语教学的目标不仅仅局限在英语的应试能力,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需求与日俱增。教育部出版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号召普通高中英语教学中要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日常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这一教学现状催促着英语教师以及英语习得研究专家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出相关问题的应对策略。

除此之外,高考改革的开展在全国各个省份得到响应,“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国家能够筛选出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从而提高我们国家的整体国民素养。”(吴玉芳,2020)英语学科高考改革中的出现的新题型之读后续写非常符合高考改革目标要求,注重对高中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王蔷教授在2015年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进行阐释,她表示“学习者应该以主题意义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与表达的的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形成文化理解,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细细品味这段话,不难发现,读后续写这一写作任务完全符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是高考改革的成功,也是英语学习领域的一大进步。

语言的习得过程包括两大环节,一是语言输入,另一个即是语言输出。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产出导向法指导教师群体不仅重视产出过程,也要重视产出结果。”(秦鑫,2021)在英语读后续写课堂教学中,教师谨遵语言输入与输出不可分割这一理论体系,引导学生阅读所给文本,理解故事主线,弄清人物关系和情感,借鉴文本语言风格。在输入基础夯实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输出,分析所给段首句,构建逻辑情节框架,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完成输出环节。从大层面上看,教学思路符合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规律,是值得继续推荐和延伸的。本文的出发点也是从这一大规律出发,重点研究从学生写作过程层面上如何开展读后续写课堂,探究有效的课堂授课模式,供广大英语教师群体参考。

二、读后续写教学实践现状及问题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课堂主要是由进行读后续写创作的学生学习者和引导学生开展读后续写的教师教授者组成。学生读后续写的成与败,与教师的授课模式和思维息息相关,二者不可分割。根据大量文献提供的研究结果,目前读后续写教学实践现状存在不足之处,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学生方面具体表现为:故事的逻辑和衔接所需要的思维力度不够成熟,甚至存在跑题创作或者不符合常识创作的漏洞;续写所需词汇量未能达标,有所思但不能落笔写出,甚至表达失误影响阅读。秦鑫曾表示“高中生的英语作文都存在词汇储备不足、选择不当、拼写错误、搭配不当、曲解词意义等问题。”(秦鑫,2021)教师层面具体表现为:许多教师依旧沿袭老一套作文传授思路,固定模式没有突破,欠缺课堂设计;习作处理模式固化,给总评获分数,让学生抄并背范文,评价和修改体系未能与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来的目标和要求接轨。吴雪峰认为“教师在课上依然未能针对读后续写整体设计读什么、如何读、续什么、如何续等一些列训练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吴雪峰,2021)

针对于以上提出的读后续写教学现状,笔者想分享自己的教学思路,试图提供科学有效率的读后续写授课模式,望批评指正。

三、以案例牛津新教材必修三U2 Integrated Skill探究课堂授课模式

学生读后续写的过程可分为三个层次——续写前、续写中和续写后,本案例旨在探索学生“续写中”的有效操作。在完成“续写前”的相关任务后,学生心中已有故事梗概以及人物关系脉络,接下来教师就要引领学生做到:落笔有得分自信,心中有故事逻辑,言语有原创风格,词汇句法少失误。

(一)案例素材分析

本案例选取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新教材(2021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的Integrated skills部分。Integrated skills共分为两大任务环节,一个是听力训练任务,另一个是读后续写任务,本案例选取于读后续写任务,标题为“Caught in a flood”。

本次读后续写任务涉及到的文章是一篇很短而精的记叙文,情节简单易懂,故事进展层次分明,描写语言简洁简短,非常适合初次接触读后续写任务的学生。从标题来看,不难发现故事的主题属于“人与自然”中“灾害防范”,具体而言则是新课标提到的“自然灾害与防范,安全常识与自我保护”(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通过本文的阅读和创作,能够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和掌握自然灾害的防范知识,培养学生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能够起到一定的实践价值。

本问语段主要大意则是:Marry和她的父母被洪水困于家中,外面自然天气比较恶劣。Marry 没有经历过洪水灾害,显得紧张不安,他的父母们则比较沉稳,在被洪水困住的房子里面观察和做充足准备。其中,穿插Marry和父母的对话,凸显Marry对于自然灾害防范意识的匮乏,以及父母沉稳中的关爱。最后文本塑造了一个一家三口抱在一起,安静紧张的等待,外面雨声风声咆哮的场景。接下来的文本收尾则是交给学生去完成。抛给学生一个核心冲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创新,想出冲突的解决方法,是本次读后续写的主要任务。

(二)学生学情分析

参与本堂课的学生主体是某市重点城区高中的高一学生。经过必修三第一单元的学习和第二单元Welcome to the unit板块、 Reading板块以及Integrated skills听力训练部分的学习、操练和拓展,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言积累,可以开展与自然灾害相关话题和语境的表达或描述。并且,在经过高一第一学期的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达到完成这次读后续写任务的标准水平。

特别需要提出来的是,读后续写教学任务是初次出现在牛津新教材中,处在高一第二学期的学生是第一次正是接触和学习读后续写题型,第一次完成读后续写任务。

(三)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

读后续写的教学目标一定要围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来设定,教学的重难点则围绕英语课程六要素来确定。

本案例的教学目标从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都有设定。具体来说,通过词汇词块的赏析、模仿和拓展,实现学生在这一话题下的词汇量沉淀,即语言能力;通过所给文本和续写部分的分析和归纳,让学生配备面对自然灾害的基本常识和处理紧急情况的心态,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即文化意识;通过后文的构思和逻辑推理,使得学生进行思维创新,正确得出合乎实际情况的结局,实现一家三口成功脱险,即思维品质;通过梳理记叙文六要素,进行情节和语言的归纳,利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学习策略,即学习能力。

英语课程所包含的六要素为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依据这六要素,这一续写案例的重点设定为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通俗来讲,这一篇“被困洪水”的读后续写,重点考察的则是学生面对洪水灾害时,是否具备基本的洪水逃生与自救的常识,即文化知识,还有一方面则是如何把自救的的场景用生动的语言,正确的语法,结合符合逻辑的语用知识表达出来,即语言知识。

(四)思维导图呈现课堂授课思路

(五)教学步骤展示

对于本案例选取的教学内容,授课教师计划用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则是由课堂导入,文本梳理,介绍高考评价标准这三项课堂任务的铺垫,最后是学生写作过程层面的授课流程,包括学生在老师指令下进行思维的历练,包括找出段首句的关键词,两段各自的首尾句以及初步构思故事线这三大环节。由于此课本的这段读后续写素材没有给予学生续写的两句段首句,所以课前教师备课时可以设计两个段首句,引导学生进行这堂课的正常进行。笔者设计的几个段首句供参。

第一段段首句如下:

Facing the dilemma, Mary and her parents made a brief discussion.

第二段段首句如下:

Finally, the rain stopped and they heard a sound.

本次教学步骤的展示主要聚焦在——学生写作过程层面的授课流程。教师Teacher用“T”代替,学生Student用“S”代替,第一段用“P1”代替,第二段用“P2”代替。

接下来呈现课堂授课模式中是师生互动实录。

Part 1--段首句关键词

T: Dear students, after having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given passag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sentences.(译文:学生们,对这篇文本有了较好的理解后,让我们来关注一下过给段首句吧。)

P1: Facing the dilemma, Mary and her parents made a brief discussion.

P2: Finally, the rain stopped and they heard a sound.

T: Think about which words are more important for your plots in your writing.(译文:想一下,哪些关键词对你的续写情节有所帮助。)

T: Tow minutes, and then discuss it with your pairs.(译文:两分钟,跟你的伙伴讨论一下。)

Ss: ......

T: Share your opinion with us.(译文:一起分享你的想法。)

S1: In the first sentence, dilemma, discussion are important.(译文:第一句话中dilemma和discussion比较重要。)

S2: they, a sound, in the second sentence.(译文:第二句话中,they和a sound比较重要。)

....

T: You are all right. Can you explain why you choose these useful words? Chinese is OK.(译文:你们的观点都很不错,能否说一下为什么选择你觉得重要的单词吗?可以用中文。)

S3: 第一段的主要内容要围绕“discussion”这个词展开,解决“dilemma”这个主要冲突。

S4: 第二段的“sound”暗示下文应该有新的人物出现,或许是救援队的人。

T: In these two sentences, you have found out the key word. Good job!(译文:这两句话中关键词已经被大家确定。做的很棒。)

Part 2--每段首尾句

T: Now, let’s a creative activity. When facing these two given sentences, you must think out the following sentence logically. So here are the plotting structure. Do them on your own.(译文:现在,我们做比较有创造性的活动。当面对这两句段首句时,我们必须相处紧接着的下一句话,逻辑性衔接到位。我提供给大家谋划每段首尾句的结构图,大家自己构思和完成。)

P1: Facing the dilemma, Mary and her parents made a brief discussion.

First senten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ast senten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2: Finally, the rain stopped and they heard a sound.

First senten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ast senten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分钟后,学生分享自己的构思成果。本案例提供第一段首尾句的师生对话实录。第二段的首尾句操作模式与第一段雷同。尊重学生的合理想法和创造性思路,给予鼓励为主。若发现不符合逻辑的思路,给予正确引导和分析。

S1: 第一段第一句话为:“Dear,Dad. Are you sure we should be waiting in our house?”Mary said with an anxious uncertainty.

T: Good. Referring Mary’s words is a logical connection.(译文:很好。用妈妈的话来衔接很逻辑。)

S2: 第一段第一句话为:Their discussion was stopped by a crash from the window.

T: And what are their results of the discussion? Can you continue saying?(译文:那他们讨论的结果是什么?可以继续下一句吗?)

S2: Mary’s father dragged Mary and her mother rushed to the upstairs.

T: Very good.(译文:不错。)

S3:......

Part 3--构思故事线

T: Let’s go on the last step of our writing. According to our second step, you can make a story line in each paragraph. Every paragraph doesn’t need so many words. Can you have a try? (译文:让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通过上一环节,大家可以对每一段进行故事线构思了。每一段无需太多词。可以试一下吗?)

学生进行8分钟两段故事线创作,教师在学生周边走动和辅助。8分钟后,根据时间安排,教师选取三个档次的学生作品,先投影低档,其次是中档,最后是最佳创作。这样的安排以鼓励学生为目的,引领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四、结语

时代在进步,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标准理应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近几年来,新课改推动下的新高考改革,新高考改革带来了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总之,大环境的进步,作为知识传播的主流,学校和老师的义务和责任不容懈怠。对于英语学科而言,英语教师群体们时刻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和理念来实践自己的教学思路,虽然不同地区有不同等次的进步和落后,但大家只要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就会齐头并进,为国家输送优质的英语学习者。

笔者在此表示,读后续写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任重道远,潜力巨大。希望广大英语教育者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自己的莘莘学子们共同研究读后续写的教学模式或者授课思维。既要坚持前人的优秀理念,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带领学生进行系列读后续写素材的阅读训练,逻辑构思训练,落笔成文训练以及评价修改训练或者系列活动设计,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力争做到每堂课都包含着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

参考文献

[1]秦鑫.读后续写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交际,2021,19:172-1741.

[2]共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王初明.学相伴用相随——外语学习的学伴用随原则[J]. 中国外语(5),2009.

[4]王初明.读后续写——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J]. 外语界(5),2012.

[5]王蔷,孙薇薇,蔡铭珂,汪菁.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2021(2):17-25.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基于“续”理论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行动研究》;课题立项号:D/2021/02/15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