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英语新课标下的德育渗透

刘晓霞
  
教研视界媒体号
2023年10期
阳西县第一小学 广东省 阳江市 5298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英语教学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躬耕,实现对师德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透过深入分析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际案例,突出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引导学生发展全面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新课标、师德、德育渗透、社会责任感

一、引言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小学英语作为基础学科,其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传递,更应融入德育,引导学生发展积极的人生态度。本文将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探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通过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教学策略。

二、小学英语新课标下德育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一些令人关注的问题。首先,一些教师在师德观念上存在短板,更偏向于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这意味着,尽管学生可能掌握了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却可能缺乏对社会责任和道德行为的深刻理解。其次,部分教师对德育的理解较为狭窄,德育方式相对单一。这一单一性表现为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局限,缺乏多样性的德育策略。因此,学生可能无法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全面发展,限制了其在品德和道德方面的成长。最后,德育评价方面存在缺失。在教学评价中,德育方面的评价不够完善,而且缺乏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考核。这使得教育者很难全面了解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发展情况,也很难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培养建议。

因此,我们亟需改进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观念和实践,以确保学生在语言知识的同时,能够全面培养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德。

三、理论依据

本文的理论依据是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的建构主义。皮亚杰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发展心理学家之一,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认知发展方面。他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了个体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经验来建构知识和理解的过程。这一理论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实际问题解决方面。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了个体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经验来建构知识和理解的过程。这一理论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实际问题解决方面。

四、小学英语教学渗透德育的具体策略

1. 主题式教学

主题式教学是一种以特定主题或核心概念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跨学科的方式深入探讨与主题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强调将学科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五年级英语”Nature Park”单元的英语教学中,教师紧密围绕社会责任感这一主题,设计了一系列充满实践性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首先,教师以环保为中心,通过英语教学向学生传授环保知识。课程涵盖了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词汇、短语和句型。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引发他们对环保的思考。接下来,教师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们在小组内分享彼此的看法,探讨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环境。这个过程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还激发了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环境的变化,教师组织了实地考察活动。学生们走出教室,亲身感受校园环境的变化。如何通过社会责任感主题的引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英语绘本阅读

绘本的道德教育价值不仅体现在故事情节中,还在其图画和符号元素中。视觉元素能够直观地传达情感和道德信息,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故事背后的道德含义。例如,通过描绘清澈的河流和繁茂的森林,绘本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之美,并理解环保的紧迫性。同时,描绘环境破坏和垃圾堆积的场景也能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改善环境的愿望。

在六年级课外阅读中,教师运用英语绘本《Eco-Friends Adventure》设计了环保主题活动,促进英语和环保意识培养。学生不仅学英语单词,还深思环保议题,如垃圾分类和节约用水。这融入社会责任感设计培养了学生环保敏感性和责任感。教师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学校内可实施的环保项目,强化口语和团队协作能力。学生提出创意环保计划,如垃圾分类和节约用水宣传。通过将道德主题融入绘本阅读,并设计相关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道德原则,还能够在实践中培养责任感和积极的社会价值观。这种综合性的教育方法有助于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全面成长,同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关心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公民。

3. 结合角色扮演英语对话进行德育渗透

角色扮演英语对话在德育渗透中具有关键作用。首先,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学生更深刻体验道德抉择的过程,培养道德判断力。其次,这种实际对话参与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道德议题的能力,培养沟通和表达技巧。角色扮演不仅提高语言技能,也增进对道德问题的理解,全面发展学生。

在六年级英语单元"What does he do?"中,教师创新英语角色扮演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此活动不仅提升英语口语水平,还引导学生认识社区助手的价值。学生选择并扮演社区助手角色,如邮递员或医生,深刻了解和体验这些职业的特点和重要性。学生以英语对话展示他们扮演的社区角色,通过模拟真实场景,锻炼口语能力,感受各职业对社区的贡献。教师鼓励学生创编对话,促进创造性思维。这一活动不仅训练英语技能,也培养社会责任感。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不仅获得英语实践,还建立社区服务的认同感。这种融入社会责任感的教学方法符合新课标,将立德树人理念贯穿英语教学,为学生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